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指一類人工智能系統或模型,其能夠生成新的內容、文本、圖像或音頻等。它基于深度學習技術,使用生成模型來學習數據的潛在分布,并通過隨機采樣的方式生成與原始數據類似的新數據。
生成式人工智能主要依賴于生成模型,其中最知名的是生成對抗網絡(GAN)和變分自編碼器(VAE)。生成對抗網絡由生成器和判別器兩個部分組成,生成器負責生成樣本,而判別器則負責區分生成的樣本和真實樣本。通過對抗訓練,生成器逐漸學習生成接近真實樣本的內容,而判別器則不斷提高識別生成內容的能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許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包括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音頻合成等。例如,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用于自動文本摘要、文章創作、對話系統等任務。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可以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逼真的圖像或視頻。
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存在一些挑戰。由于其生成內容的隨機性,無法完全控制生成結果。此外,生成的內容可能存在版權問題、不當內容、虛假信息等風險,需要在使用中采取適當的監管和控制措施。
中國出臺業務管理規范
根據國家網信辦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7個部門公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將于2023年8月15日起生效。這一舉措旨在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和規范應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開發的ChatGPT(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是最為著名的例子之一。ChatGPT的成功引發了競爭對手的涌現,也引發了全球監管機構對該技術領域潛在風險的擔憂。根據報道,中國國家網信辦發布的暫行辦法為科技巨頭在技術方面提供了業務規范。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尤其是以ChatGPT為代表,正引領全球新一輪科技發展潮流,被視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風口。預測機構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每年可為全球經濟帶來2.6萬億至4.4萬億美元的增長。盡管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對全球經濟社會系統產生深遠影響,但也引發了對其風險的擔憂。各國迫切需要在促進AI技術創新和有序監管方面取得適當平衡。
發布《暫行辦法》表明中國在平衡AI技術創新和安全發展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該監管規則的出臺釋放出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明確信號,將引導企業在規定范圍內加速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加速落地將推動新動能的發展壯大。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已成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新領域,可以有效提升勞動生產率,并成為國際科技競爭的關鍵領域之一。
編輯:黃飛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4文章
48449瀏覽量
244854 -
生成器
+關注
關注
7文章
322瀏覽量
21551 -
ChatGPT
+關注
關注
29文章
1584瀏覽量
86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安全可信評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