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在一起來學802.11物理層測試標準(WiFi 0/1/2/3/4/5/6/7)中總結過,802.11n又可稱為Wi-Fi 4 以及HT(High-throughput)。相比于之前的11b/a/g,11n最大的進步是有了更大的帶寬40MHz,以及MIMO的使用,使得數據速率進一步提升。即使在十年前支持11ac(Wi-Fi 5)的設備開始普及,也沒有影響11n的繼續使用,因為它的速率足以滿足少量用戶存在下的同時傳輸。
對于Wi-Fi 聯盟而言,為了促進早期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在2007 年就發布了初步的 "Draft-2.0 "規范,也稱為 "Draft-N"。正式的 "Wi-Fi CERTIFIED n "標準于 2009 年獲得批準。
01—11n PHY概述
對于HT OFDM系統的物理層,是在802.11的第19章中規定的。正如我們之前曾在11g的學習中提到過的一起來學802.11物理層測試標準(11g ERP-1),兼容是802.11系列物理層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在19章的最開始給出的便是11n如何與之前的11b/a/g兼容的要求:
除了19章的要求外,HT STA還應能發送和接收符合以下要求的11a及11b/g的幀:
在17章11a中,當HT STA在5GHz頻段以20MHz信道寬度工作時; 在16章11b和18章11g中,當HT STA在2.4GHz頻段以20MHz信道寬度工作時;
相應的,工作在5GHz 頻段的HT STA應符合17章的所有規范要求;工作在2.4GHz頻段的HT STA應符合18章的所有規范要求。
基于第17章11a定義的OFDM物理層基礎上,802.11n 技術帶來了多天線的使用,從而提高了距離、可靠性和速度。除了使用11a支持的20MHz帶寬,還定義了在40MHz帶寬下同時發送多達四個數據流的傳輸,理論最高數據傳輸速率可達 600 Mbps。
HT PHY 數據子載波采用BPSK、QPSK、16-QAM或64-QAM 進行調制。使用前向糾錯(FEC)編碼(卷積編碼),編碼率為 1/2、2/3、3/4 或 5/6。LDPC 編碼是可選的。
發送和接收端的其他可選功能包括400 ns(短)保護間隔(GI)、發送波束成形、HT-greenfield格式和 STBC。HT PSDU 的最大長度為 65535 個字節。
此外,19章還定義了基于HT PHY 的變異(variant)PHY("2 類 HT PHY")。規定很多,我們把它放在本篇的最后。
02—11n PPDU
11n HT 的PPDU有三種格式,通過這三種格式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11n是如何與之前的11b/a/g相兼容的:
NON_HT:這種格式的數據包是根據第17章OFDM或第18章ERP規范。支持NON_HT 格式是強制要求。
HT 混合格式(HT_MF):這種格式的數據包包含與第17章11a和第18章11g接收機兼容的前導碼。定義了非HT-STF (L-STF)、非HT-LTF (L-LTF) 和非HT 信號字段 (L-SIG),以便它們能被17章和18章的非HT STA 解碼。數據包的其余部分不能被11a或11g STA 解碼。支持HT mixed 格式也是強制要求。
HT-greenfield 格式(HT_GF):這種格式的 HT數據包不包含非 HT 兼容部分。對 HT-greenfield 格式的支持是可選的。不支持接收 HT greenfield格式數據包的 HT STA 應能檢測到 HT greenfield格式數據包是 HT 傳輸(而非NON_HT 傳輸)。在這種情況下,接收機應解碼 HT-SIG,并確定 HT-SIG 循環冗余校驗(CRC)是否通過。
PPDU各組成部分的解釋如下:
L-STF:Non-HT ShortTraining field; L-LTF:Non-HT Long Training field; L-SIG:Non-HT SIGNAL field; HT-SIG:HT SIGNAL field; HT-STF:HT ShortTraining field; HT-GF-STF:HT-Greenfield ShortTraining field; HT-LTF1:First HT LongTraining field (Data); HT-LTFs:Additional HT LongTraining fields (Data and Extension);
用公式的形式寫一下三種PPDU的幀格式組成如下:
NON_HT Frame= L-STF(2 sym) + L-LTF(2 sym) + L-SIG(1 sym, 4 us)+ Data symbols; HT_MFFrame=L-STF(2sym)+L-LTF(2sym)+L-SIG(1sym,4us)+HT-SIG(2sym)+HT-STF(1sym)+HT-LTFs(4us per LTF)+ Data symbols; HT-greenfield Frame= L-STF(2 sym) + HT-LTF1(2 sym)+HT-SIG(1 sym)+HT LTFs(4 us per LTF) + Data symbols;
再來看一下實際的信號波形:圖a和圖b的兩種波形分別是40MHz帶寬的HT混合格式,和HT greenfield格式,所謂的“greenfield”就是不帶有以前版本的純11n模式,頻譜上看不出太大的區別,但時域上還是有所不同的:
(a)HT 混合格式(HT_MF):時域圖的從左到右以8us,8us,8us,4us。。。可以看到各對應域的頻譜。
(b)HT-greenfield 格式(HT_GF):時域圖的從左到右以8us,8us,4us,8us,4us。。。可以看到各對應域的頻譜。
03—2類HT PHY
非AP STA 如果滿足以下所有要求,且不屬于HT STA,則屬于2 類HT STA:
1) STA 應在 2.4 GHz 頻帶內工作,信道帶寬20 MHz。
2) STA 應支持 DSSS 1 Mb/s 和 2 Mb/s 的傳輸和接收。
3) STA 應支持傳輸和接收 ERP-OFDM 6 Mb/s。
4) 如果 STA 支持 HR/DSSS 11 Mb/s,則應支持 HR/DSSS 5.5 Mb/s。
5) 如果 STA 支持 ERP-OFDM 24 Mb/s,則應支持 ERP-OFDM 12 Mb/s。
6) 如果 STA 支持任何 NSS = 1 HT-MCS > 0,則應支持所有 NSS = 1 HT 較低 HTMCS 和所有較低 ERP 速率。
7) 除 4)、5)和 6) 所述外,每個(非 DSSS)HR/DSSS 和 ERP-OFDM 數據速率和每個 HT-MCS 都是可選的。
8) STA 應支持 DSSS 長前導和短前導。
9) STA 應支持短時隙時間。
10) 應支持 18.4.6 a) 和 b) 中 ERP-OFDM 的 CCA 功能和 19.3.19.5.4 中 HT 的 CCA 功能。
11) 第 15、16、18 和 19 章的最低接收靈敏度要求應適用于所有支持的模式。
12) 2 類 HT STA 應在關聯和重新關聯期間,以及在探測請求中,在支持速率和 BSS 成員選擇器元素(如果適用)和擴展支持速率和 BSS 成員選擇器元素(如果適用)中指出對以下速率的支持
1、2、5.5、11、6、12和24Mb/s(無論是否支持所有這些速率),以及 2類HT STA支持的9、18、36、48、54 Mb/s中的所有ERP速率,且不得表示支持其他 ERP 速率。
13) 2 類 HT STA 應在關聯和重關聯期間以及在探測請求中傳輸 HT Capabilities 元素,并應在 Supported MCS Set 字段中表示對 HT-MCS 0-7 的支持(無論是否支持所有 HT-MCS)。
14) 2 類 HT STA 應傳輸 "補充2類能力"(Supplemental Class 2 Capabilities)元素。
15) 在所有其他方面,STA 應遵循 ERP 和 HT PHY 的要求。
注:如果一個 BSS 的 AP 在基本速率/HT-MCS 集中只包含 STA 不支持的速率/HT-MCS,并將其用于傳輸分組尋址幀,則 2 類 HT STA 將無法在該 BSS 中運行。
-
帶寬
+關注
關注
3文章
954瀏覽量
41100 -
MIMO
+關注
關注
12文章
596瀏覽量
77020 -
wi-fi
+關注
關注
14文章
2173瀏覽量
125115 -
物理層
+關注
關注
1文章
152瀏覽量
34564 -
PHY
+關注
關注
2文章
305瀏覽量
51884
原文標題:一起來學802.11物理層測試標準(11n HT-1)
文章出處:【微信號:無線通信標準解讀,微信公眾號:無線通信標準解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802.11物理層測試標準解析
什么是以太網物理層?Ethernet物理層有哪些功能?
串口通信的物理層與協議層的相關資料推薦
WCDMA系統的物理層(FDD)
物理層的作用
如何破解WiMAX物理層測試瓶頸
基于IEEE 802.11a標準建立OFDM-WLAN系統的物理層建模與仿真分析
![基于IEEE <b class='flag-5'>802.11</b>a<b class='flag-5'>標準</b>建立OFDM-WLAN系統的<b class='flag-5'>物理層</b>建模與仿真分析](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91/8E/o4YBAFzYzSyAGRVHAAAqh64pJBE886.jpg)
WLAN物理層關鍵通信技術
![WLAN<b class='flag-5'>物理層</b>關鍵通信技術](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E/pIYBAF_1ac2Ac0EEAABDkS1IP1s689.png)
802.11物理層測試標準(11n HT-4)匯總詳解
![<b class='flag-5'>802.11</b><b class='flag-5'>物理層</b><b class='flag-5'>測試</b><b class='flag-5'>標準</b>(11n HT-4)匯總詳解](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3/D5/wKgaomT-hayAamlwAAAaI46kMEE846.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