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利用芯片大打科技戰爭,并連續制裁華為。可笑的是,實際上美國并不自己生產芯片,在美國的在一堆專利和eda中占主導地位。
英特爾主要生產電腦用芯片,但進入今年以后開始準備生產7納米手機芯片。高通的芯片也是臺積電代工的, 高通本身申請專利的情況較多。
美國只是利用自己的霸權地位控制了臺積電和三星,還包括了生產***的asml。這也是要將tsmc轉移到美國的理由。因為,外界很難進行控制。
華為的芯片之前基本上都是由tsmc生產的。因此,此次推出新的麒麟芯片時,所有人都懷疑是tsmc生產的,但實際分解的結果發現不是tsmc生產的。從未見過新的長頸鹿結構。
在目前臺灣半導體公司和三星不能進行委托生產的情況下,smic國際應該提供部分幫助,但smic國際不可能直接進行委托生產,華為的新麒麟芯片只能自主生產。
對于華為自主研發和生產新的麒麟芯片,美國其實不會太難過。最終,錯綜復雜的專利是錯綜復雜的,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半導體。
華為的新麒麟芯片無論怎么變更,仍然不能沒有***使用,asml公司現在并不著急,下一步就是攻占***。因此asml很快獲得了授權,并表示可以繼續銷售攝影師。
如果臺積電和美國一起制裁華為,將承受自身研究開發帶來的負面影響。事實上,美國國內很多企業家像比爾蓋茨一樣,正如早前預測的那樣,一直反對不向中國出售芯片。這不是強迫中國自行進行研究開發嗎?這對美國有什么好處?
問題是,tsmc雖然受到美國的控制,但受到的損失并不由美國承擔。因此tsmc保持沉默是有理由的。tsmc的客戶目前正在進行自身研究,不僅會失去這部分市場,還會在未來擴大,失去整個中國市場。
華為mate60 pro在受到制裁的幾年里讓蘋果獨步榜首。現在華為mate60 pro的地位不亞于蘋果。再加上訂單紛至沓來,自然而然地威脅著蘋果。
美國擔心華為的崛起威脅到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正想方設法予以阻止。先后禁止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軟件和設備,并強迫盟國拒絕華為使用5g設備。
面對美國政府的壓迫,華為正在積極尋求應對之策。首先,華為實現半導體自主化,正在增加對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投資。華為推出了自己開發的操作系統“鴻蒙”,降低了對谷歌android的依賴度。
半導體一直是中國科學技術的最大弱點。由于自身的技術持續了30多年,因此很難完全趕上。
美國對華為的芯片封殺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好在華為沒有放棄,中國人也不怕打壓,事實證明,只有通過自主研發和不斷創新,才能在這個全球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703瀏覽量
167068 -
TSMC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7瀏覽量
84638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57瀏覽量
253229 -
麒麟芯片
+關注
關注
6文章
284瀏覽量
156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