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芯片都會有幾個core核,有的是CortexM0+、M4、M7、A53、A73等等,有的有著2核、3核、4核甚至6核8核,不同的核的主頻支持度不一樣,適用的具體應用場景也不同,因此需要IPC(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來核間通信,進行數據的交互。
核間通信(IPC)的主要目標是:充分利用硬件提供的機制,實現高效的CORE間通信;給需要CORE間通信的應用程序提供簡潔高效的編程接口。
根據所使用的硬件特性,核間通信的實現機制有:
? ·Mailbox中斷
? ·基于共享內存的消息隊列
封裝-VRING-解析的過程:1、應用程序向給定目的地(CPU、端點)發送消息
2、消息首先從應用程序復制到兩個CPU之間使用的VRING。此后,IPC驅動程序在硬件郵箱中發布 VRING ID。
3、這會觸發目標 CPU 上的中斷。在目標 CPU 的 ISR 中,它提取 VRING ID,然后根據 VRINGID 檢查該 VRING
中的所有消息。
4、如果收到消息,它從VRING中提取消息并將其放入目標RPMSG端點隊列中。然后觸發在此 RPMSG端點上阻止的應用程序。
5、應用程序處理接收到的消息,并使用相同的RPMSG 和VRING 機制在相反方向回復發送方CPU。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1080瀏覽量
217091 -
通信
+關注
關注
18文章
6206瀏覽量
137824 -
內存
+關注
關注
8文章
3125瀏覽量
7527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SoC的核間通信機制—mailbox介紹

關于C6678核間IPC通信的問題
IPC核間通信測試配套IPC例子的PDF文檔里的核間通信時間比我測試的少了4個數量級,請問是什么原因?
【創龍TMS320C6678開發板】關于多核間通信
一種基于Mailbox核間機制的多核處理系統
在OMAPL138的ARM核與DSP核上實現TL IPC雙核通信開發

進程間通信的機制有哪些

核間通信可能的實現機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