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PN結的雪崩擊穿和齊納擊穿在溫度升高的情況下,擊穿電壓變化方向相反?
PN結是半導體器件中最基本的組成部件之一,廣泛應用于電力、電信、信息處理等領域。PN結的雪崩擊穿和齊納擊穿是PN結失效的兩種主要形式,它們在溫度升高的情況下,擊穿電壓變化方向相反。下面我們來詳細探討一下它們的原理和機理。
PN結的基本原理
PN結是由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組成的器件,其中n型半導體具有多余電子,p型半導體具有多余空穴,兩者結合后生成的PN結在界面處形成帶電區域,其中電子從n型半導體濃度高處向p型半導體低處擴散,減少了p型半導體空穴的濃度,形成了負電荷;同樣地,空穴從p型半導體濃度高處向n型半導體低處擴散,減少了n型半導體電子的濃度,形成了正電荷。在帶電區域內,電子和空穴重組釋放出能量,產生電場,形成了PN結電勢壘。在零偏值情況下,PN結中無電流通過,稱為反向偏置;當外加電壓的極性與電場相同時,電子和空穴的擴散方向相反,帶電區域加深,電勢壘增加,阻止電流通過,稱為正向偏置。
PN結的雪崩擊穿
PN結的雪崩擊穿是指當電壓從零偏置狀態向正向偏置狀態增加時,PN結電勢壘減小,外加電場增強,電子被加速進入p區,空穴被加速進入n區,達到足夠的動能后與離子相撞而產生新的自由電子和空穴,加速后繼續與離子撞擊,自由電子和空穴不斷增多,帶電區域瞬間擴大,形成通道,發生擊穿流,PN結失效。
雪崩擊穿的擊穿電壓與溫度升高的關系
PN結的雪崩擊穿電壓與溫度升高的關系是復雜的。由于溫度升高會導致PN結內載流子的濃度、遷移率和碰撞概率的變化,從而影響電壓-電流特性。一般來說,隨著溫度升高,載流子濃度增加,遷移率降低,碰撞概率增大,電動力下降,電勢壘減小,擊穿電壓降低。但同時,由于碰撞概率的增大,雪崩電離的幾率也增大,從而導致擊穿電壓的上升。因此,在不同條件下,PN結的雪崩擊穿電壓的變化方向是不一樣的。
PN結的齊納擊穿
PN結的齊納擊穿是指當PN結反向偏置電壓繼續增大時,受到電勢壘的攔截,不能再進一步地加速,而空穴和電子的遷移模式轉變為熱發射,熱電子和熱空穴從電勢壘兩側分別穿過電勢壘,形成了電荷載流子,進而產生擊穿流,PN結失效。
齊納擊穿的擊穿電壓與溫度升高的關系
齊納擊穿與雪崩擊穿不同,擊穿電壓隨溫度升高的變化方向也不同。隨著溫度升高,載流子濃度增加,電動力也增加,電場強度隨之上升,增加了電子穿越電勢壘的能力,齊納擊穿電壓隨之上升。
PN結的溫度對擊穿特性的影響是復雜的,并不是單一的因素決定的。正因為如此,設計PN結時需要兼顧溫度和電壓對器件的影響。當環境溫度上升或電壓升高時,PN結的擊穿電壓可能會上升或下降,需要合理選擇電壓級別、材料、工藝等參數,以充分發揮PN結的性能。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08瀏覽量
222645 -
擊穿電壓
+關注
關注
1文章
59瀏覽量
90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