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電視臺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1日,歐洲《芯片法案》正式生效。歐盟執行委員會在當天發表的宣言中表示,將通過《歐洲芯片計劃》促進核心技術的產業化,并鼓勵公共和民間企業對半導體制造企業及其供應商的制造設施進行投資。
在法案框架內,歐盟將建立成員與委員會之間的協調機制,加強成員之間的合作,監測芯片供應,預測需求,必要時啟動應急機制。
歐洲還不到世界半導體生產市場的10%,非常依賴第三國的供應企業。如果全球供應鏈嚴重中斷,歐洲產業部門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見底,從而使歐洲產業陷入低迷。
根據芯片法案,到2030年,歐盟將集中歐盟機構和各成員國的公共投資,利用大量民間投資。
今年7月,歐洲議會正式批準歐洲聯盟一項計劃,將大幅增加歐盟自制半導體的供應量,此舉戰略目標著眼減少對亞洲的依賴。歐洲議會通過了《芯片法案》,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將芯片產量提升4倍,讓歐盟芯片在全球的比重達到20%。近數十年來,全球化和亞洲制造業崛起,導致歐洲在芯片業活動減少。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088瀏覽量
435241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495瀏覽量
231562 -
供應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99瀏覽量
3965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TüV SüD助力應對歐盟AI法案合規挑戰
臺積電獲15億美元美國芯片法案補貼
歐洲啟動1nm及光芯片試驗線
美國芯片法案或被取消!
歐洲芯片補貼初見成效,但仍需加大投資力度
美國政府加速推進芯片法案補貼協議
臺積電擬在歐洲增設多座工廠,重點布局AI芯片市場
德州儀器獲16億美元美國“芯片法案”補貼,助力擴產與就業
英特爾暫停法國與意大利芯片投資,歐洲微芯片雄心受挫
4億美元!又一晶圓廠獲美《芯片法案》補助
歐盟《網絡彈性法案》CRA概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