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近日新增多條專利信息,其中一條名稱為“鰭式場效應晶體管的形成方法”,公開號為CN111477548B,法律狀態顯示該專利已獲授權。
根據專利,本發明提供半導體基板,半導體基板上形成鰭部分,鰭部分形成一層或多層的犧牲層,鰭末端形成類似網格結構。形成覆蓋鰭部側面的第一側壁和覆蓋傀儡柵欄結構側面的第二側壁。對假柵欄結構兩側的鰭部分進行蝕刻,形成露出犧牲層和第一側壁的圓/漏槽。蝕刻部分暴露在犧牲層中,在內部形成凹槽。還有內部凹主場和源/泄漏主場方面的墻上形成隔離層,再醬/泄漏主場方面從墻上分離,消除隔離層內部已經形成了保存在主場,在多次反復,再隔離層形成過程的程序,以及消除隔離層內部凹進形成隔離層直到保留。多次工藝形成了內部隔離結構,有效地避免了源/漏槽的密封,容易形成源/漏,提高了晶體管的性能。
中芯國際表示,隨著半導體元件的大小持續減少,半導體元件正在從現有的cmos元件向finfet效果晶體管(finfet)領域發展。隨著物理大小越來越小,finfet就不能再使用了。gaa (gate-all-around)納米鋼絲晶體管目前正受到研究者的關注。這種環臼結構可以進一步增加通道載流子的移動速度,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減少結構的體積。在形成環狀結構時,納米線先用犧牲層代替,最后去除犧牲層,再形成金屬環狀結構。在形成圓/漏槽后,為了形成內部槽,將部分犧牲層蝕刻,在內部凹槽中形成內部隔離結構。目前,一旦形成內部隔離結構,源/漏水槽就容易堵塞,影響最終晶體管的性能。迫切需要形成不阻擋源頭/漏水槽的鰭式場效應晶體管,并為此提出了專利。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90瀏覽量
223182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82瀏覽量
138990 -
半導體元件
+關注
關注
1文章
22瀏覽量
91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一文解析現代場效應晶體管(FET)的發明先驅
![一文解析現代<b class='flag-5'>場效應晶體管</b>(FET)的發明先驅](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6/FB/wKgZO2eRoMKALh4WAAAOADgIWRc138.jpg)
結型場效應晶體管和N溝道場效應晶體管有什么區別
結型場效應晶體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場效應晶體管工作機制和命名方式介紹
如何選擇場效應晶體管
什么是結型場效應晶體管
場效應晶體管和雙極性晶體管有什么區別
場效應晶體管利用什么原理控制
場效應晶體管怎么代替繼電器 晶體管輸出和繼電器輸出的區別
![<b class='flag-5'>場效應晶體管</b>怎么代替繼電器 <b class='flag-5'>晶體管</b>輸出和繼電器輸出的區別](http://file.elecfans.com/web1/M00/C2/80/o4YBAF8aP12AGGiiAAFoPev-gZU28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