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硬件開發中,有了基本的思路框架,就要想辦法去實現這些功能了,具體怎么實現,需要選擇什么元器件都是需要有講究的。
不然在實際小批量量產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電源紋波過大,某個信號的干擾強,某個元器件良率很低,產品質量不穩定等等各種各樣的問題。
所以在實際的電子元器件選型的時候,是有很多工作需要進行的
那對于實際的電子元器件的選型要如何進行呢,需要做到哪些工作呢?
具體的工作內容會包括了解項目需求,查閱官方資料,與供應商聯系,進行樣品測試,評估元件可靠性等等內容,最終目的就是能選擇出合適且穩定的電子元器件。
了解項目需求
根據研發項目的需求,記錄了解相關的參數,特性,工作環境等,進而確定所需元器件的性能范圍,可靠性水平,參數符合度,使用條件等等。
查閱官方資料
這點尤其有效且重要,很多電子元器件都是有自己配套的Datasheet資料的,可以查閱到元器件的品牌,型號,基本參數,電性能,機械尺寸,工作溫度,環境要求等等,所以當對某個元器件不是很了解時,查詢官方資料是最有效且高效的方法,也是電子元器件選型要做的一項重要的工作。
與供應商聯系
直接問相應元器件的供應商,他們會幫忙進行回答,可以詢問包括參數,價格,交貨期等信息,方便后面評估產品的供貨周期以及穩定性,同時也需要對比各家供應商的服務和價格,因為有些不靠譜的供應商是不提供技術支持的或質量與供貨不穩定。
進行樣品測試
不管描述文檔說的怎么樣,實際使用還是要測試一下的,所以對于一些元器件在采樣時,需要做一下技術測試,比如說功耗,穩定性,抗干擾能力等,作為最終元器件選型的標準。
評估元器件的可靠性
這個和樣品測試差不多,也是自己進行相關的測試,在某些特定環境下的老化測試,使用壽命,用以保證元器件在設備工作過程中能夠長期使用不損壞,達到安全可靠的目的。
確認采購
通過各項選型查詢與實際比對測試,最終確定所需的元器件,然后與相應供應商協商好價格,交貨周期,測試流程等等細節,確保能夠按時收貨且質量穩定。
-
電子元器件
+關注
關注
133文章
3536瀏覽量
109280 -
元器件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835瀏覽量
95184 -
參數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867瀏覽量
33103 -
電源紋波
+關注
關注
5文章
216瀏覽量
167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常用電子元器件選型
【轉】電子元器件選型指南
常用的浪涌保護元器件選型攻略
如何進行元器件篩選?原則是什么?
Datasheet的使用和參考要如何進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