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GBT中的若干PN結”一章中我們提到,IGBT是由BJT(雙極型晶體管)和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所構成,BJT的結構和機理前面已經做了詳細論述,下面我們來看看MOS,其截面如圖所示,紅色虛線框內。
注意,這里我們直接以最先進的溝槽柵IGBT中的MOS結構為例進行論述,MOS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不同的結構演變,包括平面型、V字型等,基本原理相似,但各有優缺點,在此不做對比,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另查閱文獻了解。
IGBT中的MOS由N+、P-base、N-drift、N-buffer以及Poly(氧化硅包裹)組成,其中顯然包含了一個寄生的三極管,由N+、p-base和N-buffer組成,工作中要盡量避免這個三極管工作,其原因在上一章中已做論述;此外還包含了一個寄生二極管,由P-base和N-drift組成。
MOS也是一個三端元器件,分別為N+對應的源極,N-buffer對應的漏極,以及Poly對應的柵極。
當給柵極施加正電壓,當電壓增大到一定程度,靠近柵極的局域P-base會發生反型(陰影部分),變成N型,使得N+區域與N-drift區域連通,MOS導通。所以,與BJT不同,MOS是一個電壓控制性器件。下面簡要分析一下,反型層的形成機制。
回顧一下P型和N型的定義,是根據半導體能帶與費米能級之間相對位置而來,所以,對于反型層的理解,我們也需要從能帶的變化來著手分析。
從圖中A到B的截面,分別為半導體層、氧化硅層和多晶硅層(柵極)。假設柵極上施加電壓為,我們看看
和
三種情況下的能帶變化。
1.
因為在溫度確定的情況下,費米能級的位置是確定的,所以圍繞費米能級,很容易畫出MOS結構的能帶圖如下。(這里把多晶硅視為金屬,且功函數與硅相同,這是與實際情況是有偏差的,后面再做分析)。
2.
柵極施加負電壓,柵極及靠近柵極區域的能級電子被排斥,相當于電子占據導帶能級的概率降低,即向真空電子能級方向遠離費米能級。電子被排斥,相當于空穴被吸引,所以在半導體與絕緣層界面會形成一層空穴積累層。
3.
柵極施加正電壓,但本征能級在費米能級
以上。柵極及靠近柵極區域的能級電子被吸引,相當于電子占據導帶能級的概率升高,即向費米能級靠近。
4.
柵極施加正電壓增大,使得本征能級依然達到費米能級
以下。定義
=
所對應的電壓為
(Threshold Voltage,閾值電壓)。半導體表面附近的費米能級更加靠近導帶,P型半導體即反型為N型半導體。
-
MOSFET
+關注
關注
147文章
7242瀏覽量
214272 -
IGBT
+關注
關注
1269文章
3834瀏覽量
250082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46瀏覽量
138908 -
MOS
+關注
關注
32文章
1283瀏覽量
94314 -
寄生二極管
+關注
關注
0文章
49瀏覽量
32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N溝道耗盡型MOS場效應管的結構與原理
8輸出增強隔離型IGBT門驅動反激電源參考設計包括BOM及層圖
IGBT和MOS管以及可控硅的區別在哪
MOS管和IGBT的結構特點與區別
![<b class='flag-5'>MOS</b>管和<b class='flag-5'>IGBT</b>的<b class='flag-5'>結構</b>特點與區別](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E/pIYBAF_1ac2Ac0EEAABDkS1IP1s689.png)
igbt和mos管的優缺點
igbt與mos管的區別
igbt和mos管怎么區分 igbt和mos管能互換嗎
MOS管和IGBT的結構區別
![<b class='flag-5'>MOS</b>管和<b class='flag-5'>IGBT</b>的<b class='flag-5'>結構</b>區別](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B/E6/wKgaomZcDzWAYGIOAAFQPL_T-IA24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