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科技推動力》欄目組一行蒞臨北京夢之墨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夢之墨市場總監吳聰接受采訪,并向記者介紹了夢之墨電子增材制造技術及產業應用情況。
夢之墨專注于“線路板級”電子增材制造技術的研究及應用,技術源于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液態金屬聯合研究團隊,通過底層圖案化材料的創新與工藝耦合,構建了“材料-工藝-產品”三位一體的柔性電路增材制造模式。以綠色簡捷的生產加工模式,加速推動電子制造業降本增效、低碳環保進程,在全球率先實現“線路板級”柔性電路增材制造的產業化,以顛覆性科技創新重構生產方式,解放電子制造生產力。
基于自主核心“電子增材制造技術”,夢之墨現已建立兩條成熟業務體系:桌面級電子電路增材制造設備及工業級柔性電子印刷生產服務,分別滿足于即時快速的個性化電子制造以及工業柔性線路板(FPC等)的批量化生產加工。
采訪現場,記者親身體驗了夢之墨“個人電子制造”設備的使用。

吳聰介紹說,夢之墨桌面級電子增材制造設備的最大特點在于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電子線路板的快速制作,為個性化電子制造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目前,夢之墨桌面級設備已成功服務于全國90多所高校以及多項國家級、省級賽事,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創意快速打印自己設計的電路板。

此外,吳聰表示,在工業應用領域——柔性線路板(FPC)的生產制造方向,與傳統蝕刻法相比,夢之墨電子增材制造工藝具有兩個顯著優勢:降本增效、低碳環保。工藝流程的簡化可帶來產品生產成本的降低,支持大面積、批量化卷對卷方式生產,同等條件下生產效率實現量級提升;另外,由于免去了多道污染性較高的工藝,相比傳統電子制造,加工過程更節能環保,可減少碳排放70%以上,廢水廢液排放減少90%。


夢之墨生產線
目前,夢之墨柔性線路板產品已經完成了從探索驗證向工業化生產的跨越。今年,夢之墨全球首條柔性線路板增材制造產線已正式投產,新產線正在籌劃,多個海內外主流終端客戶的采購訂單也正在接洽,訂貨量均在10kk級以上。2024年,將是夢之墨工業生產業務的騰飛之年。
科技是最強的推動力,一直以來夢之墨正是靠著不斷地自主創新,一步步向既定的目標邁進。未來,我們將繼續發揚創新精神,以科技力量為產品、為產業賦能!
-
設備
+關注
關注
2文章
4616瀏覽量
71332 -
電子制造
+關注
關注
1文章
239瀏覽量
22983 -
柔性電子
+關注
關注
4文章
182瀏覽量
1617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羅克韋爾推動軌交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兩會”熱議“機器人和飛行汽車”,核心動力電機可能會火
表面貼裝技術(SMT):推動電子制造的變革
Banana Pi 與瑞薩電子攜手共同推動開源創新:BPI-AI2N
SMT技術:電子產品微型化的推動者
AI Agent智能體平臺:如何助力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飛躍?
軟件定義汽車是智能駕駛發展的關鍵推動力?

2025電子設計與制造技術研討會
進軍國際市場:出口日本變壓器讓三相200V轉三相380V成為可能

電子束光刻技術實現對納米結構特征的精細控制

中國星坤FPC連接器X05B20U10T解析:為何它在消費電子領域如此重要!

網關與IO模塊:產業數字化與智能化的關鍵推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