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是一種非常小的度量單位,相當于一米的百億分之一。它通常用于表示原子和分子的尺寸。在半導體行業中,埃米也用于表示IC器件的尺寸。2021年,英特爾率先制定了一個具有開創性的埃米級制程路線圖,并計劃于2024年投入生產(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此外,獨立納米和數字技術研究中心IMEC也提出了一個芯片微縮路線圖,預測到2036年,半導體行業將能夠發展到2埃米級別。
要實現埃米級芯片設計,需要整個半導體生態系統的協作和創新。從光刻領域的創新,到新型晶體管結構的創新(如GAA和CFET),再到Multi-Die系統的發展,這些領域的創新技術將引領下一代埃米級芯片設計。
在埃米時代,納米已經不再小了。埃米時代的世界是什么樣的?電子行業又如何才能充分發揮埃米制程的潛力?
埃米級芯片,拓展摩爾定律,打破性能瓶頸
摩爾定律指出,每一代的晶體管密度都能達到上一代的兩倍,在納米制程時代,摩爾定律正在趨近極限。在埃米級時代,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數量將多達數十億個,器件將能夠以更低的功耗提供更高的性能。芯片制程進入埃米級有望擴展摩爾定律的優勢,為打破芯片性能瓶頸提供新的可能。
埃米級的設計為自然語言處理、基因組測序、工業4.0制造和科學計算等應用奠定了新的計算可能性基礎。未來,以下場景都可能會實現:
生產線配備更緊湊的機器人設備,這些設備經過訓練后,能夠比當今的工廠自動化設備更快、更精確地完成任務
通過更快、更準確的建模能力,預測氣候變化的影響、加速新疫苗研發、提供對財務投資組合和風險管理的更深層次的見解
為汽車等行業提供更高效的研發和產品設計流程
埃米級設計,消除阻礙SoC性能的瓶頸
芯片的各個層面都存在著瓶頸。以神經網絡處理為例,神經網絡用于深度學習算法,它可以識別原始數據中的模式和相關性,進行聚類、分類,并從中學習以實現持續改進。這些算法依賴于大量并行處理器的協同工作。一塊芯片上可以放置的處理器越多,芯片運行這些海量工作負載的速度就越快。然而,為了實現支持此類應用的SoC所需的PPA,芯片開發者必須克服以下多個瓶頸:
晶體管層面,在將晶體管連接在一起的互連組件周圍存在著一系列瓶頸。
處理器層面,開發者需要在以下各個方面做出權衡。比如處理器的復雜性和數量、連接它們所需的互連組件數量,以及在處理單元與系統內存之間快速移動數據的需要。
內存層面,由于片上內存的微縮速度不及標準單元迅速,二者之間會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隨著邏輯器件變得越來越小,如果內存尺寸無法相應地縮小,能夠提取的內容就會受到限制。
更大的處理器似乎更易于編程且能夠執行更多任務,但開發更大的處理器雖然看起來更容易,其實會增加高效設計和制造的復雜性,還可能導致并行任務的數量減少、簡單任務的功耗增加。所以采用埃米級設計才是解決之道。
埃米級制程的設計基于大量的研發實踐,涵蓋了整個設計鏈中的諸多技術,包括核心制程定義、芯片設計構建塊,以及支持芯片設計的一套設計自動化工具和流程。其構成要素包括:
用于增強傳統光刻微縮的新晶體管結構
用于構建數字孿生候選晶體管結構的技術,以及用于評估和選擇最有前景的結構的制程定義
作為芯片設計構建塊的新邏輯庫和內存架構
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中的新算法,使開發者能夠實現和驗證使用這些構建塊設計的芯片(晶體管數量呈指數級增長)
利用先進的光刻工具,晶圓廠能夠刻印更小的結構。目前正在研發的高數值孔徑(High-NA)極紫外(EUV)都是預計將于2025年交付給晶圓廠的先進光刻工具。此外,GAA晶體管結構允許將多個通道堆疊在一起,從而增加芯片密度。
將埃米級架構中的供電從晶體管上方移至晶體管下方,這一工藝被稱為背面供電(BSPDN)。背面供電可以充分發揮GAA結構的高密度潛力。通過將供電置于背面,開發者能夠縮小邏輯單元的高度,因為在背面供電中,邏輯單元已不再需要頂部和底部的寬導線(稱為電源軌)來傳輸電力。此外,這還節省了單元上方布線層上的大量布線資源,使得芯片的正面可用于信號路由,并防止互連引發的瓶頸。
不僅如此,GAA還可以實現FinFET結構無法實現的內存擴展,同時減少漏電流并增加驅動電流,以進一步提升芯片整體性能。CFET是GAA更為復雜的版本,它由垂直堆疊的晶體管組成,具有顯著的面積和性能優勢,尤其是對于存儲器而言。由于CFET針對的是2.5納米及更小制程的設計,因此有望在埃米時代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另一項與埃米級裸片相媲美的創新是Multi-Die系統,它由多個裸片(通常稱為小芯片)組成,裸片之間相互堆疊和/或與中介層連接,最終集成在單個封裝中。這種相互依賴的架構可通過分解的方式來構建,也就是將大的裸片劃分為較小的裸片以提高系統良率并降低成本,或是將使用不同工藝技術的裸片組裝到一起以提供出色的系統功能和性能。與大尺寸單片SoC相比,Multi-Die系統能夠加速系統功能的擴展,并具有降低風險、縮短產品上市時間、降低系統功耗以及快速開發新產品版本等優勢。
埃米級裸片可以在Multi-Die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支持帶寬密集型應用所需的處理能力,而基于舊制程節點的裸片可用于滿足負擔較小的芯片功能。
半導體行業的新發展之路
隨著芯片上封裝的元件數量變得十分龐大,設計和驗證過程變得愈發復雜,加之埃米級晶體管數量高達數十億個之多,在驅動EDA流程的算法中集成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能夠以比傳統EDA解決方案快幾個數量級的速度,尋找重復性大型任務中的模式或效率優化空間,并發現極其微小的錯誤,例如十億分之一的相關錯誤。
此外,機器學習還使得位于實現周期前端的應用(例如綜合)能夠盡早了解流程后期可能發生的情況,以便開發者做出預測性決策,從而引導流程通向最佳解決方案。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應用不僅有助于提高開發效率和設計質量,還能縮短埃米級裸片的周轉時間。
除了使用AI驅動的設計和驗證流程外,經驗證的IP也能夠降低集成風險,同時縮短先進半導體器件的上市時間。芯片生命周期管理(具有片上監控功能)等解決方案有助于跟蹤芯片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健康狀況和性能,觸發調制電源電壓等方法以延長芯片的使用壽命,并在芯片失效之前請求予以更換。
實現更優化的PPA一直是開發者們努力的方向,埃米級微縮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創新之一。通過這一技術,未來的芯片可能會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影響這個世界。
審核編輯:劉清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409瀏覽量
231194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9瀏覽量
222674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6瀏覽量
208427 -
摩爾定律
+關注
關注
4文章
636瀏覽量
79235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46瀏覽量
138911
原文標題:讓摩爾定律走出極限的,會是埃米級芯片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Synopsys_CN,微信公眾號:新思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擊碎摩爾定律!英偉達和AMD將一年一款新品,均提及HBM和先進封裝
![擊碎<b class='flag-5'>摩爾定律</b>!英偉達和AMD將一年一款新品,均提及HBM和先進封裝](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B/44/wKgZomZdle6AW_nFAAczeJRSA2A115.png)
AI時代的存儲墻,哪種存算方案才能打破?
![AI時代的存儲墻,哪種存算方案才能<b class='flag-5'>打破</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2/95/wKgZomYj_aKALzbsAApn4xVKEvg469.png)
石墨烯互連技術:延續摩爾定律的新希望
摩爾定律是什么 影響了我們哪些方面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F3/wKgZPGd7cBiAdow6AAboEHdc1Pw799.png)
玻璃基板面臨的四大核心技術攻關難點
![玻璃基板面臨的四大核心技術攻關難點](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3/50/wKgZPGdmbsSAXFxVAAAzTpN9O50430.png)
后摩爾定律時代,提升集成芯片系統化能力的有效途徑有哪些?
聚焦EDA AI和3D IC等創新技術,西門子EDA全面賦能系統級創新
![聚焦EDA AI和3D IC等創新技術,西門子EDA全面賦能系統<b class='flag-5'>級</b>創新](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7/C1/wKgZombyj0CAFTq3AAYVONT8wiI223.png)
奇異摩爾專用DSA加速解決方案重塑人工智能與高性能計算
![奇異<b class='flag-5'>摩爾</b>專用DSA加速解決方案重塑人工智能與高<b class='flag-5'>性能</b>計算](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7/C7/wKgaombrnnKAGY13AAKCgBR1DvE660.png)
高算力AI芯片主張“超越摩爾”,Chiplet與先進封裝技術迎百家爭鳴時代
![高算力AI<b class='flag-5'>芯片</b>主張“超越<b class='flag-5'>摩爾</b>”,Chiplet與先進封裝技術迎百家爭鳴時代](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5/1F/wKgZombW4nuAIFNSAIyW64huw2w264.png)
“自我實現的預言”摩爾定律,如何繼續引領創新
天津大學與佐治亞理工學院共創石墨烯芯片新時代
![天津大學與佐治亞理工學院共創石墨烯<b class='flag-5'>芯片</b>新時代](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0/73/wKgZomXVqDiAahY_AAARX2Px-zU134.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