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資訊,隨著半導體產業的激烈競爭愈演愈烈,各主要國家紛紛加強對其的助推,其中,日本實施的高額補貼與一系列優惠政策,成功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投資者。
韓國新聞網站《東亞日報》對此發表評論指出,面臨強大的競爭環境,東京政府毅然推出了高達50%的半導體補貼計劃,這對于吸引當地及國際上的商業巨頭發揮著重要作用。預計本次大規模的補貼行為將使DRAM等多個半導體產業鏈在未來十年超越韓國。
該媒體同時邀請專家進行深度解析,認為美國的美光科技在此期間于日本設立工廠,有望享受到最高達39%的政府補貼紅利,以同樣售價為100韓元的商品為例,在此運營工廠其凈利潤將增加5至7韓元左右。
此外,《東亞日報》進一步推測,美光可能借助日本的制造基地,向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發起挑戰,成為世界前三的DRAM制造商。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內閣近期已批準一筆總計近2萬億日元的半導體行業財政援助項目,并將向臺積電位于熊本的2期浄水站提供9000億日元的補助資金(目前約相當于453.6億元人民幣),資助金額已經超越了建設成本的三分之一。
TrendForce的報告也顯示,日本正積極扶持本土龍頭企業Rapidus,旨在實現2納米的尖端技術。根據規劃,他們打算在北海道建立集成電路中心,并為包括日本先進半導體制造公司(JASM)和PSMC仙臺工廠(JSMC)等外國公司提供必要的補貼。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56瀏覽量
236800 -
DRAM
+關注
關注
40文章
2348瀏覽量
185506 -
產業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55瀏覽量
2636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芯國際和華虹領銜,中國半導體專利“破局”

韓國十大制造業投資額預計達5990億元
人工智能在未來戰爭中占主導地位?
芯片軍備競賽:韓國打造全球最大半導體中心
10萬億,日本投向半導體
中國半導體的鏡鑒之路
英特爾向韓國半導體制造商DS Techno投資約9602.22萬元
ASML CEO傅恪禮:亞洲將繼續主導芯片行業
韓國半導體原材料依賴中國加劇,本土化努力面臨挑戰
英飛凌在馬來西亞啟動全球最大碳化硅電力半導體制造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