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編輯 黃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Linux
+關注
關注
87文章
11420瀏覽量
212328 -
Mini
+關注
關注
0文章
226瀏覽量
32465 -
EVM
+關注
關注
3文章
897瀏覽量
41740 -
創龍科技
+關注
關注
2文章
132瀏覽量
79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基于瑞芯微RK3562 四核 ARM Cortex-A53 + 單核 ARM Cortex-M0工業評估板——Linux應用開發手冊
本文主要介紹TL3562-MiniEVM評估板的AMP(A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開發案例。

SOM-TLT113工業核心板規格書
核心板簡介創龍科技SOM-TLT113是一款基于全志科技T113-i雙核ARMCortex-A7+玄鐵C906RISC-V+HiFi4DSP異構多核處理器設計的全國產工業核心板
發表于 03-18 09:31
?0次下載
【正點原子】全志T113-i開發板資料震撼來襲!異核開發、工控設計方案!
【正點原子】全志T113-i開發板震撼來襲!異核開發、工控設計方案!ATK-DLT113IS開發板是正點原子基于全志T
發表于 03-13 15:37
ARM + RISC-V核間通信方案,基于全志T113-i的OpenAMP非對稱架構
本文主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基于創龍科技TLT113-EVM評估板(基于全志T113-i)的ARM + RISC-V核間通信開發案例,適用開發環境如下。 Windows

哇!5.2秒進入應用界面!Linux快速啟動方案分享,基于全志T113-i國產平臺
環境:TLT113-EVM評估板(NAND FLASH配置)
T113-i快速啟動方案說明
為了滿足客戶需求,我司基于T113-i實現了Linux系統快速啟動進入應用界面方案。經測
發表于 01-23 09:53
快速學習全志T113-S3 開發板時鐘操作
前言:Linux將時鐘分為系統時鐘(SystemClock)和硬件時鐘(RealTimeClock,簡稱RTC)兩種。系統時鐘是由Linux內核所維護的時鐘,用戶一般使用和看到的都是系統時鐘,在

基于全志T113-i的系統快速啟動顯示Qt界面、LVGL界面案例
本文主要介紹基于創龍科技TLT113-EVM評估板(基于全志T113-i)的系統快速啟動顯示Qt界面、LVGL界面案例,適用開發環境如下。 Windows開發環境:Windows 7

全志T113雙核異構處理器的使用基于Tina Linux5.0——RTOS編譯開發說明
3、RTOS編譯開發說明
3.1、RTOS SDK與TinaLinux開發環境
RTOS SDK相關代碼已集成到Tina Linux開發環境,Tina
發表于 11-18 09:45
用戶手冊 | 全志T113-S3開發板——SDK編譯指南
,不像發行版那樣需要編譯整個linux系統,只需要指定特定開發的功能包進行交叉編譯即可。本文為大家介紹全志T113-S3開發板在眺望電子提供的SDK環境下如何編譯。注

如何在低成本ARM平臺部署LVGL免費圖形庫,基于全志T113-i
T113-i)的LVGL案例,適用開發環境如下。
Windows開發環境:Windows 7 64bit、Windows 10 64bit
虛擬機:VMware15.5.5
Linux
發表于 10-29 09:55
哇!0.8秒啟動!Linux快速啟動方案分享,全志T113-i國產平臺!
本文主要介紹基于創龍科技TLT113-EVM評估板(基于全志T113-i)的系統快速啟動方案,適用開發環境如下。
Windows開發環境:Windows 7 64bit、Windows
發表于 08-22 11:54
4.3s,Linux快速啟動優化方法分享,基于全志T113-i國產平臺!
優化方法進行說明,主要通過對U-Boot、內核以及rcS啟動腳本的修改,實現系統快速啟動。下面以NAND FLASH配置TLT113-EVM評估板為例進行方法示例,TLT113-MiniEVM或eMMC
發表于 07-09 11:50
用全志T113做了塊多功能卡片電腦,成本只要60塊
FunnyPi-T113是一款基于全志T113-S3/D1S處理器的完全開源多功能開發板,設計FunnyPi最初的目的是想借此T113卡片電腦來滿足日常學習,并結合T
發表于 06-21 13:48
基于全志T507-H的Linux-RT實時性測試案例分享
實時性更佳。
Linux-RT性能測試
基于全志T507-H(硬件平臺:創龍科技TLT507-EVM評估板),按照創龍科技提供的案例用戶手冊進行操作,測試分別在CPU空載、滿負荷(運行stress壓力
發表于 06-03 09:5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