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家公司在芯片生產中扮演著像TSMC這樣關鍵的角色,也沒有哪家公司像它一樣受到尋求經濟優勢和供應穩定性的政府和客戶的追捧。出于許多原因,印度或許是TSMC下一個晶圓廠選址的首選。? TSMC引以為豪的是,其資本支出決策以預期或可驗證的客戶需求為基礎。然而,地緣政治和供應安全對這一政策帶來了沖擊。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TSMC現在在德國、日本和美國增設了晶圓廠。這也是印度長期以來表示希望在當地建立芯片工廠的原因,現在印度很或許能夠如愿以償。不過,TSMC是否會成為第一個填補印度空白的企業,還有待觀察。 從表面上看,印度和TSMC似乎是芯片生產領域的天作之合。
印度是當今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而TSMC是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商。根據公司高管的說法,TSMC視自己為客戶的伙伴,無論客戶基于何地,均致力于為其服務。這一政策塑造了TSMC的資本支出預算和晶圓廠管理決策。 TSMC的CFO Wendell Huang在公司最近一次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的每一年資本支出都是為了應對未來幾年的增長。我們支持客戶結構性增長的承諾保持不變,我們的資本支出和產能規劃依然基于長期市場需求狀況。” Huang的評論應該有利于印度。印度經濟總量達4.1萬億美元,是一個重要的市場。根據經濟學家的說法,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印度在全球排名第三。印度決心加強其經濟、軍事和國防能力,半導體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 僅這些因素就似乎應該使印度成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首選的廠址。但事實并非如此。印度迫切希望改變這種情況,并在近年采取了措施吸引全球頂級芯片制造商。TSMC會上鉤嗎?
一廂情愿??????
如果TSMC真考慮過在印度建立生產基地,意愿也是微弱的。 TSMC正在北美、歐洲和日本的新晶圓廠上投入數十億美元。高管們似乎并沒有認真考慮在印度設廠。 公司高管們承認他們在歐洲和北美的成本將高于臺灣,但他們仍在這些地區推進建廠計劃。幾年內,TSMC在臺灣以外的晶圓廠數量將超過自1987年成立以來的任何時候。 同時,TSMC也在臺灣加強布局。根據新聞報道引用董事長Mark Liu的話,1.4nm晶圓廠將設在臺灣,而不是歐洲或北美。印度就更不在該公司的計劃之內了。
不要低估印度??
印度和TSMC能否成功合作? 盡管觀察家們質疑印度吸引先進芯片制造商的能力,但這是該國決心追求的目標,我們相信最終會實現。為什么?因為有強大的經濟和安全因素推動這個國家朝這個方向發展。 根據美國國際貿易管理局(ITA)的數據,印度的半導體需求有95%需要進口,預計該國的芯片市場將在2028年之前以25%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ITA表示,到2030年,印度的芯片市場規模可能達到1,100億美元,而2026年的預測值為800億美元。
ITA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由于對小型電子設備的高需求、IoT的日益普及以及先進消費產品的出現,印度即將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領導者。印度政府正在專注于建立一個強大的半導體制造生態系統。” HCL的聯合創始人、印度政府負責幫助建立芯片生產生態系統的機構“India’s Semiconductor Mission”的顧問Ajai Chowdry在一次演講中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Chowdry說:“地緣政治變化、對可靠的合作伙伴和強大供應鏈的需求正促使全球各地的公司重新評估其戰略并考慮替代方案。我們非常清楚,我們必須成為全球價值鏈的一部分。憑借有利的政策和激勵措施,印度獨特地位于提供一個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印度提供了誘人的激勵措施,高達資本成本的50%。根據India’s Semiconductor Mission的數據,印度各邦也同意投入20%到40%。 Chowdry說:“這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廠激勵計劃。如果印度要在半導體資本支出上投資多達70%,我們希望該公司能夠成功。”
懷疑??
近期,也有不少行業高管和分析師對印度成為半導體強國的目標表示懷疑。
印度面臨的障礙包括嚴重的官僚主義和腐敗、落后的基礎設施,以及缺乏有經驗的半導體工程人才。觀察家們還指出,印度還沒有發展出能夠支持高端半導體制造設施的供應鏈。
這些都是合理的擔憂。
但是,臺灣和中國大陸等其他經濟體在其半導體發展歷程的某些階段人們也曾表達過類似的擔憂。
作為對印度的回應,一些老牌芯片制造商正進入該國開展后端制造服務。去年,Micron開始在古吉拉特邦建設一座新的半導體組裝和測試工廠。這個價值27.5億美元的設施部分由印度國家政府資助,后者承諾支付50%的成本。Micr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古吉拉特邦將額外增加20%的投資。
Micron的總裁兼CEO Sanjay Mehrotra表示:“政府的支持將有助于為該項目提供資金,并促進獲取基本半導體基礎設施和資源,以推動創新和加強本地人才發展。我們在印度的新組裝和測試基地將使Micron能夠擴大我們的全球制造基地,并更好地服務于印度及全球客戶。”
印度成為一下個中國????
印度將自己視為下一個先進電子制造的候選國。
印度有足夠的動力去追求這一夢想。更難的問題是它將與誰合作。包括TSMC和Intel在內的能夠資助這種昂貴且不確定探索的公司,在較為簡單和成熟的地區也是同樣受追捧的企業。
TSMC應該加入嗎?投資回報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實現,但它將在一個在十年或更短時間內或許與中國一樣充滿活力的市場中形成優勢。
自從臺灣與大陸首次進入這個行業以來,半導體市場已經發生了變化。設計工程,曾經是西方的專屬,現已全球化。工程師們現在與全球各地的同行合作項目。盡管規模經濟和供應保障推動了大型制造工廠的建立,但本地設計對市場的成功更為關鍵。
換句話說,競爭不再關于設計工作在哪里完成,而是關于制造在哪里進行。
這就是為什么美國和歐洲希望在自己的后院擁有更多的制造設施。這也是北美、歐洲和日本等地區芯片法案誕生的原因。
這也是為什么中國一直在投資數百億美元,努力試圖擺脫美國和歐盟主導的半導體供應鏈和創新體系。在世界領先經濟體中,軍事、安全和經濟因素正在推動對本地半導體生產的需求。
對于印度或任何主要的經濟和軍事大國來說,繼續任由其他國家瓜分供應鏈的風險太大了。
為什么是TSMC?
TSMC在全球電子供應鏈中占據獨特地位。
但TSMC正面臨著與臺灣總部和客戶尋求穩定供應有關的挑戰。作為對手和客戶的Intel,一直把自己定位為西方半導體制造的“冠軍”,也在競逐TSMC的技術領導地位。
作為全球第一的晶圓代工廠,TSMC不能滿足于現狀。它必須繼續在技術創新、成本結構、客戶互動以及將晶圓廠戰略性地布局在靠近客戶的地方。
在印度,TSMC或許可以一石二鳥:化解對供應安全的擔憂,并在這個可能轉變為其最大市場之一的市場中確立領先地位。
印度的經濟格局正在變化。它希望成為電子價值鏈中的主要參與者。其安全需求要求創建一個可行的本地半導體制造生態系統。如果TSMC能證明其投資是印度自身發展的一部分,它就能幫助印度實現這一夢想。
審核編輯:黃飛
-
TSMC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7瀏覽量
84617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88瀏覽量
128361 -
半導體晶圓
+關注
關注
0文章
35瀏覽量
5163
原文標題:TSMC的下一座晶圓廠在印度?
文章出處:【微信號:Astroys,微信公眾號:Astroy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