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三季度,榮昌生物研發投入超8.5億元,同期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5.46億元。
“發生什么事情了啊?跌傻了啊……”榮昌生物(9995.HK,688331.SH)今日開盤便上演的股價“大跳水”,已經把投資者嚇傻了眼。
榮昌生物的這波股價暴跌,在A股、H股兩個市場上同時上演。
在A股市場上,榮昌生物今早一開盤股價就一路飄綠,盤中跌破10%關口后又繼續下探,最大跌幅一度達到17.58%,截至當天收盤,下跌15.71%,報45.50元/股。反觀H股市場的跌幅比A股更大,盤中最大跌幅一度達到26.87%,截至當天收盤,下跌22.73%,報24.30港元/股。
受榮昌生物“領跌”影響,截至收盤,樂普生物-B(2157.HK)下跌14.67%、康諾亞-B(2162.HK)下跌9.42%、康寧杰瑞制藥-B(9966.HK)下跌6.68%、君實生物-U(688180.SH)下跌6.39%。
其他跌幅在5%以內的企業包括但不限于科倫博泰生物-B(6990.HK)、博瑞醫藥(688166.SH)、百利天恒-U(688506.SH)等。
▌逐漸“老去”的ADC項目
從消息面上來看,榮昌生物在今天及前幾天,均沒有來自企業的官方消息放出。最近與榮昌生物有一定關聯的重要消息,或許是輝瑞首席腫瘤官Chris Boshoff在JPM醫療保健大會間隙接受采訪時的說法。
Chris Boshoff透露,“輝瑞現在正在尋找遠東公司的機會,當然還有中國的公司,這對于整個領域,特別是ADC開發都很重要。”
事實上,輝瑞旗下Seagen公司已經與榮昌生物達成合作,從后者引進的HER2 ADC“維迪妥昔單抗”(RC48)也已經在去年進入III期臨床,與K藥聯合用于HER2陽性膀胱癌的一線治療。因此,Chris Boshoff此番表態引發市場擔憂,RC48的后續商業化或會面臨變數。
《科創板日報》記者嘗試從多個渠道撥打榮昌生物電話,試圖了解公司股價下跌原因,但截至發稿,對方電話一直未能接通。
榮昌生物目前擁有2款已商業化的產品——泰它西普(RC18)和維迪西妥單抗(RC48)。前者用于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適應癥已經獲批上市,另有超過5項適應癥進入關鍵III期。
而維迪西妥單抗對于榮昌生物而言意義更大,該產品是榮昌生物研發的中國首個原創抗體偶聯(ADC)藥物,用于治療胃癌和尿路上皮癌的適應癥已獲批上市,還有多項適應癥進入關鍵III期。
2021年8月,榮昌生物與Seagen(西雅圖基因)達成合作,后者以最高26億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以及從高個位數到50%以上的梯度銷售提成,獲得了維迪西妥單抗的全球(亞太區除外)獨家許可協議。
從當時來看,該筆交易額刷新了中國制藥企業單品種海外授權的最高紀錄,榮昌生物也獲得了“國產ADC龍頭”的稱號。
不過,時移事易,隨著ADC賽道更多后起之秀崛起,榮昌生物的風頭早已被蓋過。
稍遠一點來看,2022年科倫博泰將7項ADC項目授權給默沙東,潛在合作款最高達94.75億美元。就近而言,百利天恒(688506.SH)與BMS就雙抗ADC“BL-B01D1”達成的合作,潛在交易總額最高可達84億美元,無疑成為全新的市場“寵兒”。
另外,就在近期,和鉑醫藥全資子公司諾納生物也與輝瑞就靶向人間皮素(MSLN)抗體偶聯藥物(ADC)HBM9033的全球臨床開發和商業化簽訂了獨家授權協議。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且看榮昌生物自身發展,除了靠上述2款上市產品苦撐收入之外,公司還擁有包括RC28、RC88、RC98、RC108、RC118、RC148、RC198在內多款在研產品,高居不下的研發投入已經讓外界質疑其商業化能力不足。
“馬上現金要燒完了,現在融資環境又差,怎么辦?”市場上的質疑聲層出不窮。
數據顯示,2020-2022年,榮昌生物用于研發的投入逐年快速上升,分別為4.66億元、7.11億元、9.82億元,合計超過21億元,期間營收合計22億元,歸母凈虧損14億元。再看2023年前三季度,榮昌生物的研發投入已經超過8.5億元,全年投入大概率將再創新高。
然而,截至2023年9月底,榮昌生物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5.46億元。如果2024年沒法獲得新的資金流,無疑將面臨“無米下炊”的尷尬局面。
不過,從ADC賽道的市場競爭格局來看,榮昌生物的維迪西妥單抗暫且保有一定優勢。2024年國家醫保目錄顯示,4款國外ADC藥物最終均未能納入,談判藥品之中,僅有維迪西妥單抗以到期續約的形式談判成功,與羅氏的恩美曲妥珠單抗和Seagen/武田的維布妥昔單抗形成“三分天下”格局。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維迪西妥單抗是否有可能在2024年創造放量奇跡,加上泰它西普的銷售收入,以拯救榮昌生物于現金流枯竭之中,答案或許很快也會揭曉。
審核編輯:黃飛
-
adc
+關注
關注
99文章
6537瀏覽量
545874
原文標題:ADC龍頭突然跳水 發生了什么?
文章出處:【微信號:chinastarmarket,微信公眾號:科創板日報】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電池充放電測試儀廠家:技術革新與市場競爭的領航者|鑫達能
SiC供應鏈專利戰升溫:市場競爭加劇
藍牙信道探測技術或改變UWB市場格局
比斯特自動化圓柱電池自動面墊機的成本優勢與市場競爭優勢
SK海力士與Amkor攜手推進硅中介層合作,強化HBM市場競爭力
4.晶體和振蕩器 行業研究及十五五規劃分析報告(行業競爭格局)
![4.晶體和振蕩器 行業研究及十五五規劃分析報告(行業<b class='flag-5'>競爭</b><b class='flag-5'>格局</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2/3B/wKgZomZ43HmABtNAAABApf_RYog860.png)
中國FPGA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中國FPGA<b class='flag-5'>市場競爭</b><b class='flag-5'>格局</b>分析](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C/46/wKgaomYrbcuAEZTdAAAT72ycnhI229.png)
國產連接器在國內的發展進度,以及與進口連接器對比的市場競爭優勢分析
何小鵬剖析汽車行業競爭與公司未來步調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3/F8/wKgaomXpWiGAO9q5AAbCrJQ8XFU86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