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知名MCU芯片制造商盛群董事長蔡榮宗于2月21日透露,盡管農歷新年過后大陸市場尚未出現明顯的需求復蘇跡象,但公司預期3月將有所回暖。關于價格,他表示上半年應該不會進行調整。
蔡榮宗承認,今年價格變化可能不大,已與客戶和代理商進行充分溝通。至于晶圓成本,盡管供應商已適度下調價格,但若想進一步降低成本,需增加訂單數量。現階段還沒有積累到足夠的訂單。
在國際市場拓展方面,今年盛群計劃在印度北部德里設立分支機構,以更好地服務當地客戶。蔡榮宗預計,吊扇產品將給公司帶來約1000萬新臺幣的收入,且隨著該地區市場的擴大,未來有潛力成為數以千萬計設備的出貨地區。此外,他們還對本地的電壓穩壓器產品抱有樂觀態度。
2024年1月的財報數據顯示,盛群的營業額為1.54億新臺幣,環比下降了0.8%,同比大幅下跌了38.75%。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324瀏覽量
352656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7瀏覽量
128316 -
供應商
+關注
關注
0文章
340瀏覽量
201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英飛凌第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但優于預期
近日,全球領先的汽車芯片制造商英飛凌公布了其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盡管面臨汽車及工業需求下滑的挑戰,英飛凌的營收仍然表現出了一定的韌性。
三星或受內存芯片價格下跌影響
近日,信榮證券分析師Park Sang-wook對三星電子的未來前景表達了擔憂。他預測,由于客戶庫存過剩,三星電子在2025年上半年可能會面臨內存芯片價格下跌的挑戰。 Park指出,盡管下半年芯片價格
2023年全球DRAM內存模組市場營收下滑,金士頓領跑
,導致DRAM內存產品價格大幅下滑。同時,三星電子、SK海力士和美光等三大DRAM內存原廠的高產能利用率策略進一步加劇了價格下跌,直至2023年下半年市場才初現反彈跡象。 在全球DRAM模組廠
英偉達H20芯片在中國供應過剩,面臨營收下滑風險
英偉達中國市場在2024財年貢獻了17%的營收,而AI芯片價格趨于平穩反映出市場競爭壓力增大。同時,此現象亦給投資人以警示。
ADI預計第三財季營收將高于預期,樂觀預測推動股價上漲
ADI預計第三財季營收超越市場預期,受益于工業芯片需求回暖,助推股票價格上漲超8%。樂觀情況證明,工藝制造商ADI客戶在經濟減速背景下積極消
英偉達Q1營收飆升262%,預計Q2營收280億美元
此外,英偉達預計次季營收將達280億美元(上下浮動2%),而據LSEG數據,分析師平均預期營收為266.6億美元;調整后的毛利率
友達、群創4月面板出貨與營收雙增,奧迪斯電視面板需求下滑
友達4月份面板總出貨量為166.6萬平方米,相比3月降低了16.6%,但同比增加了1.5%。群創光電4月大尺寸面板出貨量為1005萬片,較3月
英特爾預期二季度營收將低于預期中值
受此影響,英特爾股價5月8日下跌2.22%,收盤價為30美元,盤后交易繼續下滑0.23%。此前,該公司曾預計第二季度營收將在125億美元至135億美元之間。
意法半導體營收大幅下滑,2024年全年營收預期下調
受汽車行業芯片需求放緩影響,意法半導體一季度營收未達分析師預期。公司表示,鑒于汽車行業需求疲軟,將2024年度營收預期由原先的159億~16
臺積電:3月營收再創新高,首季營收位列歷年同期最盛
盡管臺積電僅提供美元財測,未提供新臺幣預測營收,但美元營收實際數據將在18日的法說會上公布,預計在財測中間值185億美元左右,符合預期。
臺積電2024年2月營收下滑15.8%,1至2月累計增長9.4%?
臺積電近日公布了2024年2月份的業績數據,當期營收達到1816.5億新臺幣(約合415.98億元人民幣),同比2024年1月下滑15.8%,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有11.3%的增幅。
功率半導體與MCU芯片價格上漲
自2022年至今,從二極管到MOSFET等功率器件,再到各類用途的MCU芯片均歷經供求反轉及大幅降價。受整體經濟疲軟影響,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下滑,企業紛紛集中精力清理庫存。直至2024年,庫存逐步回歸正常水平,降價戰看似告一段落。
西部超導2023年度營收下滑 同比減少1.61%
西部超導2023年度營收下滑 同比減少1.61% 根據西部超導業績公告數據顯示,西部超導在2023年營業總收入41.59億元,同比減少1.61%;歸母凈利潤7.53億元,同比減少30.25
DRAM芯片銷售大幅增長,全年銷售額預計增長46%?
搬運自集微網此前的報道得知,自今年起DRAM存儲芯片價格呈現明顯漲勢,且中國客戶已接受這種情況。預計2024年度,需求復蘇的PC制造商和智能手機制造商會引領NAND Flash和DRAM價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