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年,軟通動力與華為在很多領域的合作都實現了突破,在合作規模與級別突破的背后,是我們在技術、能力、生態、市場等各個維度的提升與進步。”
時隔近一年,當筆者3月15日在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2024上又見軟通動力董事兼首席人力資源官黃穎博士的時候,他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眾所周知,軟通動力是中國領先的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商,是華為體系中典型的能力型合作伙伴,長期為超過230家世界500強或中國500強企業提供軟件與數字技術服務、數字基礎設施服務和數字能源與綠色算力服務。而今軟通動力更在年初并購同方計算機,借助其鯤鵬與昇騰服務器硬件生產能力,開辟了自己的算力賽道和“軟硬一體”新賽道,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很顯然,軟通動力與華為的合作升維,或許能更好地詮釋華為如今的“讓數智世界一觸即達”和“伙伴+華為”理念對于合作伙伴的價值和意義。本文嘗試通過黃穎博士的解讀,希望為大家提供借鑒。
雙向奔赴,因聚而生
“對軟通來說,我們還是堅持圍繞著客戶和市場需求下功夫,提升和強化與之匹配的能力,比如咨詢的能力、云的能力、數據和AI的能力、行業深度運營的能力等,在需求中發現痛點,不斷解決用戶痛點,打通可落地的商業閉環,從而實現與客戶的共同成長。”黃穎表示。
2024年,軟通動力在分析研判市場和行業后,明確會在繼續做好傳統軟件與數字技術服務業務基礎上,重點在智能化、自主化、綠色化和國際化這四大方向持續發力,持續圍繞軟件和服務、硬件、系統運營,構建全棧數字化能力,以確保公司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據悉,軟通動力在市場上的主要行業和重要賽道都有布局,比如金融、電信、能源、制造、互聯網等行業,比如央國企、雙碳、智能汽車等領域。
面對這些市場商機,軟通動力去年就與華為聯合發布了“煤礦綜采面瓦斯隱患預測輔助系統”。華為的強項在于設備、底座、云和平臺,軟通動力的強項是應用開發和服務,客戶的CTO則是行業的專家,所以三者強強合作,可以為政企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加速引擎。
隨后,軟通動力還聯合華為推出了面向軌交行業的旗艦解決方案——ISDP動車維檢解決方案,落地應用并有效提升了動車維檢場景的數字化作業能力。今年,軟通動力又聯合華為在本次伙伴大會上發布了ISDP化工數字化維護解決方案和智慧養殖解決方案等,可以看出軟通動力與華為的雙向奔赴在持續加速。
過去一年中,軟通動力已經在全國成功完成了商超、制造、化工、校園等幾十個不同類型園區項目的交付,獲得了華為多個代表處的“優秀解決方案合作伙伴”的嘉獎。
軟硬一體,數智有為
當然,軟通動力與華為共同推出的諸多聯合解決方案,都少不了AI的影子。比如“煤礦綜采面瓦斯隱患預測輔助系統”打通了瓦斯及相關業務(含通風、礦壓、綜采)的全流程數據,借助人工智能推理對瓦斯數據的突然變化做出提前預警,并支持對瓦斯濃度超限的根因進行分析,提供處置建議,從而降低對安全和生產的影響,降本增效。
正如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吳輝所言,“過去數智化是一個可選題,今天數智化是一個必答題”,因此“數智化將會是一個公司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不得不面對、不得不選擇的問題”。這也是華為為什么要聚攏合作伙伴體系幫助行業企業輕松實現數智化的核心原因:“讓數智世界一觸即達” ——只有一個強健的“伙伴+華為”體系,一支專業的ICT隊伍,才能真正幫助客戶輕松實現數智化的轉型升級。
“軟通動力很早就開始關注AI領域的技術發展并持續進行投入,近來又全面升級AI戰略,加速構建‘算力、算法、數據’三位一體的硬科技創新生態和以AI咨詢、AI模型開發、AI數據治理與安全、AI計算中心運營為核心的專業AI服務能力。”據黃穎介紹,“軟通動力希望為企業的AI及大模型應用提供一站式服務和企業賦能平臺。”
正是在這樣的全新AI戰略框架下,軟通動力在不久前選擇并購了同方計算機和同方國際,借助其鯤鵬與昇騰服務器硬件生產能力,開辟了自己的算力賽道和“軟硬一體”新賽道。日前,軟通AI訓推一體化平臺與同方超強系列通用計算服務器在央視新聞聯播中獲得報道。
“同方計算機本身就是華為鯤鵬、昇騰領域重要的合作伙伴,加入了軟通動力之后,結合我們的軟件技術與行業優勢,可以進行更多的軟硬件整合,推動AI算力的一體化發展。”黃穎認為,此前軟通動力與華為在鯤鵬、昇騰計算就有深入的合作和積累,在國央企、制造、金融、教育等企業的150余個智能自動化場景中得到應用,因此軟通動力的軟硬一體有很好的基礎,可以實現1+1>2的效益。
據悉,雙方合作的基于昇騰AI基礎硬件平臺的解決方案,AI機器人昇騰一體機,為深圳機場客戶信息管理系統提供多種AI能力加持,全面實現數字化、智能化運營管理。軟通動力還作為首批簽約合作企業,入駐北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共同推動北京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今年2月29日,軟通動力又聯合華為等20余家企業發起“大模型應用產業聯合體”。
行業深入,AI加持
當前,全球人工智能尤其是通用大模型的發展對AI算力的需求呈幾何級增長,技術領先的AI硬件越來越成為稀有的緊缺資源。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鯤鵬+昇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被“助攻”成為國內企業數智化轉型升級的首選算力,特別是AI大模型從模型訓練到推理落地,加速進入應用創新階段。
除了文章前面提到的煤炭、軌交、牧業、機場、教育、制造等行業,軟通動力還幫助保險行業客戶實現了數據的智能分析及行業模型訓練落地,并率先推出了保險行業大模型;面向軟件研發領域,軟通動力的工程效能提升套件AISE、測試輔助支撐軟件AITD平臺已正式投入使用;面向企業招聘,軟通動力相繼上線面向大型企業的通聘寶Pro版以及面向中小企業的梧桐招聘Plus版,其中梧桐招聘還榮獲中國信通院優秀實踐,并入選中國首部大模型應用權威案例集。
實際上,軟通動力推出的天璇2.0MaaS平臺、自研EZ-Train模型微調工具、AIAgent及知識庫引擎已經形成完整的技術支撐生態。其中,天璇2.0MaaS平臺去年就已經與華為昇騰Atlas800訓推服務器完成了兼容性測試認證,為AI需求提供更多選擇。軟通天璇AI Copilot還榮獲了2023第一屆開放AIGC開發者大賽一等獎。正是基于以上生態支撐,軟通動力的AI系列產品和服務,在上述多個行業都有業務落地。
此外,軟通動力在2023年成為華為云盤古大模型首批合作伙伴,在垂域模型標注訓練、服務交付、應用解決方案和昇騰遷移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軟通動力還推出了AI大模型服務解決方案,集成大數據處理、模型訓練、算法優化等核心AI能力,提供咨詢、軟件、交付、運營、運維的一站式AI中臺體系服務,幫助某知名零售企業快速部署和管理AI應用;而多種基于AIGC的行業及專業解決方案也在企業司庫、財險、法律等領域率先應用。
強健體系,合作共贏
應該說,作為國內領先的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商,軟通動力如今在AI領域的轉型升級已經形成了技術底座,綜合管理、場景應用的全面布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而在筆者看來,對于更多的伙伴來說,需要借鑒的不只是軟通動力的前瞻性戰略思維,更要借鑒軟通動力秉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腳踏實地的發展理念,深化推進的產教融合模式。2023年,由西亞斯集團、鄭州西亞斯學院、軟通動力、軟通教育四方聯合舉辦的全日制本科學院——西亞斯數字技術產業學院(簡稱DTS)獲批“河南省本科高校第二批省級重點現代產業學院”,并首次落地試點了西亞斯 & 軟通教育夢工廠 & 軟通動力遠程交付中心培養計劃,打通了軟通動力人才獲取的新路徑。
有了前瞻戰略、合作協同、人才培養的機制基礎,在數智化大潮來臨之際,企業才能從容應對。根據市場調研機構預測,當前行業數智化、AI的百模千態,必將帶來算力、存力和運力的大幅增加,預計空間達4500億;低碳化實際上也是一個數智化的過程,是一個“比特管理瓦特”的過程,也將帶來ICT產業和行業的新增量,隨著可持續化發展的不斷深入,市場規模預計可達2000億。數字化正蓬勃深入,智能化又強勢興起,這樣巨大的市場和潛力空間,必會催生更多優秀的企業和繁榮的“生態圈”。
本屆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的主題是“因聚而生 數智有為”,軟通動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天文在大會分論壇中,也同樣講到“軟通動力積極構建開放、共享的伙伴生態,共同推動行業的進步和繁榮”,“與華為合作共建數字技術服務生態是最重要的對外合作模式,今年雙方還將共同開拓海外市場”。這其中的共通之處就在于強健“伙伴+華為”的協同體系,與伙伴共筑新一代數智基礎設施和解決方案競爭力,幫助千行萬業的客戶抓住數智化轉型的機遇,共贏數智未來。
“數智轉型對‘伙伴+華為’的要求與時俱進,一直在升級。”黃穎表示,“正因為華為‘伙伴優先’的導向,我們之間才有了越來越多、越來越高效的合作實踐的落地。未來的陣型必定是協同作戰、協同進化出更強的服務/產品組合與解決方案能力,才能更貼近市場需求,更高效地服務好客戶,取得共贏。”
審核編輯:劉清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7瀏覽量
25303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4瀏覽量
240338 -
軟通動力
+關注
關注
1文章
849瀏覽量
15217 -
AI大模型
+關注
關注
0文章
320瀏覽量
349
原文標題:軟硬一體AI為擎,軟通動力+華為開啟數智加速跑
文章出處:【微信號:isoftstone-group,微信公眾號:軟通動力】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