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晶振和無源晶振的區別,有什么方法能快速辨別兩者之間的不同;下面揚興科技簡單地介紹有源晶振和無源晶振定義,從定義中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有源晶振: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內部振蕩器,信號質量好,比較穩定,而且連接方式相對簡單(主要是做好電源濾波,通常使用一個電容和電感構成的PI型濾波網絡,輸出端用一個小阻值的電阻過濾信號即可),不需要復雜的配置電路。
有源晶振引腳定義,也就是說通常的接法:一腳懸空,二腳接地,三腳接輸出,四腳接電壓。相對于無源晶體,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號電平是固定,需要選擇好合適輸出電平,靈活性較差,而且價格高。
對于時序要求敏感的應用,個人認為還是有源的晶振好,因為可以選用比較精密的晶振,甚至是高檔的溫度補償晶振。有些DSP內部沒有起振電路,只能使用有源的晶振,如TI 的6000系列等。有源晶振相比于無源晶體通常體積較大,但現在許多有源晶振是表貼的,體積和晶體相當,有的甚至比許多晶體還要小。
無源晶振:
無源晶振需要用DSP片內的振蕩器,無源晶振沒有電壓的問題,信號電平是可變的,也就是說是根據起振電路來決定的。同樣的晶體可以適用于多種電壓,可用于多種不同時鐘信號電壓要求的DSP,而且價格通常也較低,因此對于一般的應用如果條件許可建議用晶體,這尤其適合于產品線豐富批量大的生產者。
無源晶體相對于晶振而言其缺陷是信號質量較差,通常需要精確匹配外圍電路(用于信號匹配的電容、電感、電阻等),更換不同頻率的晶體時周邊配置電路需要做相應的調整。建議采用精度較高的石英晶體,盡可能不要采用精度低的陶瓷警惕。
有源晶振和無源晶振的區別就是有源晶振有電壓無負載,無源晶振有負載無電壓。
晶振幾點注意事項:
1、需要倍頻的cpu需要配置好PLL周邊配置電路,主要是隔離和濾波;
2、20MHz以下的晶體晶振基本上都是基頻的器件,穩定度好,20MHz以上的大多是諧波的(如3次諧波、5次諧波等等),穩定度差,因此強烈建議使用低頻的器件,畢竟倍頻用的PLL電路需要的周邊配置主要是電容、電阻、電感,其穩定度和價格方面遠遠好于晶體晶振器件;
- 時鐘信號走線長度盡可能短,線寬盡可能大,與其它印制線間距盡可能大,緊靠器件布局布線,必要時可以走內層,以及用地線包圍;
4、通過背板從外部引入時鐘信號時有特殊的設計要求,需要詳細參考相關的資料。
-
有源晶振
+關注
關注
1文章
918瀏覽量
21090 -
無源晶振
+關注
關注
1文章
845瀏覽量
16444 -
揚興科技
+關注
關注
1文章
141瀏覽量
268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