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蝶陳禮明
芯片制造的全過程是一個“點沙成金”的過程,從上游的IC芯片設計,到中游的芯片制造,再到下游的封裝測試,其間要經過數千道工藝的層層精細打磨,方可制成芯片成品。
由于其技術復雜性,產業結構高度專業化。隨著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張,產業競爭加劇,分工模式進一步細化。
全球半導體產業有兩種商業模式,即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垂直整合制造)模式和垂直分工模式。垂直分工模式主要包括Fabless(無晶圓制造的設計公司)+Foundry(晶圓代工廠)+OSAT(封裝測試企業),另外還有IP核(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提供方等。
半導體行業四大發展趨勢
趨勢1: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需求暴增,智能手機、電腦、服務器、汽車等需求恢復,助推半導體新的增長勢頭。
隨著人工智能從云端到邊緣、從消費到工業、從安防到醫療的應用,市場對半導體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旺盛。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彈性增長,也助推半導體行業新增長機會。據IDC預測,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市場將達到5000億美元,比2023年增長20%。
趨勢2:國際合作將加強,產業鏈高度全球化,全球供應鏈網絡將進一步擴大和深化。
半導體行業是一個高度全球化的產業,涉及到從材料、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到應用的各個環節,需要各國的協同和配合。隨著半導體技術的不斷進步,單個國家或企業很難掌握所有的核心技術和資源。因此,半導體行業的國際合作將加強,實現技術交流、市場拓展、風險分擔、效率提升等目標,促進半導體行業的健康發展。
趨勢3:海外封鎖與國家政策加速驅動中國半導體自主創新與國產進程。
2022年10月7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發布半導體出口限制措施草案,包括九項新規則,旨在對先進芯片、高性能計算系統的交易,以及涉及實體清單上某些實體的交易實施出口管制。這些規則涵蓋了技術、產品、設備、服務等方面,從源頭到終端,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形成了全方位的圍堵和封鎖;打破了中國原有的全球產業鏈格局,導致供應鏈分裂和重組,影響全球產業鏈的穩定和效率。同時近年來國家一系列政策例如國務院《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驅動中國半導體產業自主創新和高速發展。
趨勢4:數字技術賦能半導體產業鏈加速生態一體化與智能協同。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新興技術賦能下,借助數字化技術系統,實現產業間的供需互聯對接,半導體設計、晶圓、封測、分銷等產業鏈上下游間的鏈接日益緊密,驅動打造全產業鏈一體化的交付體系生態,同時支撐各個環節實現以良率和產能為基礎的“人-機-料-測”的高度智能、高度協同。
半導體行業數字化轉型核心痛點
痛點一:產品及物料特性化參數復雜,物料及供應鏈管理難度大。產品種類多、迭代快、參數規格精細復雜、替代復雜,認證要求高等加大了供應鏈管控難度,導致物料缺料與積壓「冰火兩重天」。
痛點二:分銷與直銷并存,終端服務響應慢。半導體產品全球分銷與直銷并存,難以有效管控分銷渠道和終端,難以及時響應、支持與服務客戶,導致客戶滿意度和粘性降低。
痛點三:專業性強、創新要求高,迭代速度塊,研發成本不可控。半導體、集成電路產品研發技術性強,驗證要求高,研發與試產周期漫長,常出現研發失敗、項目延期、成本不可控等狀況。
痛點四:進口依賴,造成供應鏈不穩定。半導體高端材料和設備受政治制裁、進口依賴等因素,造成供應鏈不穩定和牛鞭效應,導致生產齊套缺料無法保障訂單交付。
痛點五:多組織網絡化協同制造,上下游之間協調難。受需求與政策驅動,半導體產業擴產迅猛,涉及多組織、多工廠、多車間、多工序與上下游的一體化計劃難以協調,造成生產資源利用不均衡。
痛點六:生產和委外過程黑匣子,按期交付管控難。生產和委外過程的黑匣子不透明,造成生產調度困難,各類異常造成計劃無法按時完成,進而影響訂單交付。
痛點七:全鏈追溯難,難以控制良率和質量成本。各環節信息斷層或不完整,質量控制與精細化全鏈追溯困難,難以控制生產的良率,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痛點八:成本核算粗放,難以有效降本。成本無法多維度細化分析,難以發現問題,改善問題,難以挖掘降本空間與落實降本目標,無法實現財務價值。
金蝶半導體數字化轉型方法論
金蝶半導體行業解決方案覆蓋半導體設計、Wafer制造、MASK制造、封測生產、模組生產、半導體分銷等。
金蝶半導體行業產品基于統一技術平臺,依托豐富的領域應用場景,沉淀金蝶眾多半導體行業客戶實踐,提煉行業深度應用場景,形成行業化應用。
金蝶半導體行業產品應用架構:基于客戶協同、供應商協同、研發管理、供應鏈管理、制造運營等平臺,助力企業研產供銷端到端的內外協同與管理提升,提升客戶需求響應與協同交付能力;基于財務管理、項目管理、人力資源、運營決策等平臺,助力企業運營管控效能提升。
核心方案1:Wafer與IC多屬性管理,貫穿全價值鏈
通過產品信息、Recipe(BOM/工藝)信息的規范定義、多版本管控、深度應用,實現Wafer與IC的多屬性、多檔級、多版本的精準識別,并整體貫穿企業的銷售、研發、供應鏈、生產制造、成本管控的所有環節。
核心方案2:授權分銷與渠道管控
通過授權分級分銷商管理、渠道分銷庫存統籌管控、需求智能預測、授權分銷分級返利管理,適度管控各級授權分銷商的按規銷售、指定客戶的特價特批與掌握各級分銷市場與庫存。
核心方案3:多組織網絡化協同計劃與制造
半導體行業受需求和政策驅動積極擴產,基于按備貨生產與按訂單生產并存,涉及多組織、多工廠、多車間、多工序與上下游一體化協同計劃,并協調資源保障計劃的達成,跟蹤計劃執行的異常與調整。
核心方案4:良率控制與精細化全鏈追溯
通過質量控制盡可能地提高半導體產品可靠性。電子半導體產品從需求到最終交付,所有設計環節、生產環節、測試環節、物流環節都納入管理并關聯追溯,以便輕松追蹤缺陷,整體提升產品可靠性和良率。
核心方案5:成本精細化核算
通過實際作業成本精細化核算、成本構成與性態分析、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差異分析,將成本核算向精細化管理進行轉變,關注各個環節的投入產出比,提升成本核算的精細度和準確率,挖掘成本改善的空間,并采用針對性策略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依托云原生、分布式、高性能、自主可控的先進數字平臺,借鑒覆蓋半導體設計、Wafer制造、MASK制造、封測生產、模組生產、半導體分銷等眾多企業的實踐,金蝶助力半導體客戶實現從設計到制造的數字連續性,實現統一管理、可視化、精益的運營管理;打造完整覆蓋全業務鏈的需求與計劃體系,實現可追溯、協同化的柔性生產,提高生產效率、資源利用、訂單準交;打造柔性敏捷的供應鏈體系,從容應對供應鏈不確定性和市場需求變化。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1927瀏覽量
433804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342瀏覽量
230252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9132瀏覽量
6288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納芯微攜手孤波,深化數字化轉型,賦能研發與運營管理


華為云CodeArts API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開啟數字化時代的智能園區:破局之道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利器:RFID資產管理系統
恩智浦半導體助力實現ORCA交通卡數字化
如何通過數字化資產管理提升企業運營效率
如何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精益管理?
新點軟件攜手昌吉市數字化發展局,共話數字化智慧政務新篇章

智慧園區管理平臺,助力園區數字化升級
數字化物資管理系統的未來:RFID技術的創新應用

專訪王國浩博士:喆塔科技如何在半導體CIM領域破局立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