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波長尺寸超表面生成高質量渦旋光。
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獲悉,該校科研團隊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科研團隊合作,在微納光學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實現超表面能以亞波長橫向尺寸生成高質量渦旋光,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小的渦旋光生成器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上。
據悉,渦旋光在高容量光通信、超分辨率成像和光學捕獲等多種應用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傳統方法中,每個光學元原子都被獨立對待,并忽略了近場相互作用,因此微納器件通常僅限于單像素級別操作。”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肖淑敏介紹。
科研團隊通過原理創新,從近場模式相互作用出發,發現了光場調控的全新自由度——間隙相位。
“當一個由緊密排列的納米柱構成的元胞被照射時,通過近場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多種混合模式。”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集成電路學院教授宋清海進一步解釋,“當所有混合模式被激發并相互作用時,可以在納米柱間隙中生成相位梯度,并形成間隙相位。”
實驗過程中,科研團隊利用間隙相位提供的額外光場調控能力,使用僅包含4個納米柱的超構四聚體,實現連續渦旋相位,同時實現并驗證具有高效率、高純度、拓撲荷數的渦旋光束。
“通過發揮超構四聚體極小橫向尺寸特性,我們實現了超高密度渦旋光陣列,其密度相當于在頭發絲橫截面大小的平面上同時生成1000余個高質量渦旋光。”肖淑敏表示,該研究對于大通量光纖通信、光學加密等領域具有重要價值。
審核編輯 黃宇
-
光纖
+關注
關注
19文章
4027瀏覽量
74332 -
通信
+關注
關注
18文章
6134瀏覽量
137065 -
光場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瀏覽量
18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湖北工業大學與新銳科創共探產學研前景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選購我司數顯懸臂梁沖擊試驗機

湖南工業大學選購我司同步熱分析儀,助力科研與教學創新

河南工業大學選購我司同步熱分析儀,助力科研與教學創新

遼寧工業大學選購我司HS-DR-5導熱系數測試儀

西北工業大學OpenHarmony技術俱樂部正式揭牌成立

CASAIM與北京工業大學合作開展鋼桁梁鋼材三維掃描試驗,研究高服役期鋼材銹蝕特征及力學性能退化規律
哈爾濱工業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聚焦離子束制備高分辨率電化學-電致發光耦合雙極納米電極陣列傳感器

更精確操縱光束:新型超表面設計推動光學物理學發展

泰瑞達與合肥工業大學“半導體測試技術聯合實驗室”

感謝湖北工業大學對我司高低溫試驗箱的認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