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儀器學院先進光電成像技術研究室(IPIC)李浩宇教授團隊在生物醫學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針對目前活體細胞超分辨成像領域中光子效率不足的難題,團隊提出一種基于無監督學習的自啟發去噪方法,通過無監督深度學習技術,在無需大訓練集和高信噪比真值圖像的條件下,將光子效率提升了兩個數量級,實現了在低光照條件下的溫和、長時程活體成像。長期以來,現有顯微成像技術無法兼顧弱光毒性、高空間分辨率和高時間分辨率等方面的需求,而該技術突破了這一瓶頸,僅使用單一噪聲幀即可去噪,在轉盤共焦超分辨顯微系統上成功觀察到了長達3小時的五維(xyz-顏色-時間)有絲分裂過程,分辨率達到90nm。該技術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可廣泛應用于各種超分辨系統,為在超分辨尺度下研究細胞器相互作用原理及其他生物醫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學影像工具。9月11日,該研究成果以《自啟發學習用于活細胞超分辨率顯微鏡去噪》(Self-inspired learning for denoising live-cell 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為題,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于國際權威雜志《自然方法學》(Nature Methods,2023年影響因子49.0)上。
活細胞超分辨熒光顯微成像技術的發展目標是在生理友好的成像條件下保持足夠的時空分辨率。然而,提升空間分辨率通常需要增加照明強度或延長曝光時間,同時還需匹配時間分辨率以防止運動偽影,因此活細胞超分辨成像中光子效率的提升至關重要。深度神經網絡利用監督學習擬合噪聲圖像與干凈圖像之間的映射,能夠顯著提升光子效率,然而其需要收集大量配對的干凈圖像,難以應用于活細胞。無監督學習去噪方法給超分辨成像提升光子效率提供了另一種選擇,但仍需要大量的噪聲圖像對其進行學習,去噪效果有限且數據效率低。因此,如何能在有限的數據下、在無需噪聲圖像對條件下,開發無監督學習去噪方法提升超分辨顯微系統光子效率,實現活細胞超分辨尺度下長時程成像目標,仍是目前該領域內的挑戰。
針對上述問題,李浩宇教授團隊提出了一種自啟發學習超分辨去噪方法(Self-inspired Noise2Noise, 以下簡稱SN2N)。SN2N利用超分辨系統的空間采樣冗余特性設計自監督數據生成策略,從單張圖像生成所需的噪聲對圖像作為數據集,并開發自約束學習策略,進一步提高去噪性能和數據效率,使去噪效果逼近監督學習水平。最終,SN2N能夠將超分辨顯微系統的光子通量提升兩個數量級以上。此外,SN2N可與多種常用光學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結合,成為一種易于使用的光子通量提升工具。該方法還包括細胞器結構的高精度分割解決方案,并提供智能預分析功能,有望促進下游高通量生物信息分類和細胞器的高精度智能分割與追蹤。
四色活細胞超分辨成像——揭示細胞器互作現象
研究團隊將SN2N方法進一步結合解卷積技術(RL-SN2N)提高分辨率,并應用于基于轉盤共聚焦超分辨顯微系統(Spinning Disk Confocal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以下簡稱SD-SIM),實現了清晰的四色活細胞成像(圖片1)。SN2N使得快速而復雜的細胞器動態過程得以可視化,通過對不同細胞器的軌跡和空間分布進行詳細記錄,追蹤多個細胞器之間的相互作用事件,深入探索細胞器之間的協同作用和相互作用關系。
圖1.SN2N在SD-SIM系統上的四色活細胞成像結果:線粒體(綠色)、內質網(灰色)、溶酶體(紅色)、高爾基體(藍色)。
五維活細胞長時程超分辨成像——完整記錄有絲分裂過程
研究團隊還使用所開發的方法在SD-SIM系統上成功實現了分辨率高達90納米的五維(xyz-顏色-時間)長時程活細胞超分辨成像。該技術揭示了在整個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內質網(洋紅色)、線粒體(綠色)和細胞核(青色)之間的動態組學互作,監測時間超過3小時,為生物學家進一步探索細胞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關系提供了重要的實驗依據(圖片2)。
圖2.SN2N實現五維長時程活細胞成像,記錄有絲分裂完整過程。
形象地說,SN2N技術就像一面神奇的鏡子,通過自我反射和自我啟發,將模糊的圖像轉化為清晰的圖景,把那些難以辨識的生物信息逐漸呈現出來。它就像一位出色的解密者,能夠將隱藏在迷霧中的生物世界的秘密一一揭示。SN2N巧妙地利用了超分辨率顯微成像系統的物理特性,無需大量匹配圖像的輔助,使得活細胞溫和、長時程的超分辨成像成為現實。SN2N不僅打破了傳統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在光子效率和數據需求方面的瓶頸,還能應用到多種現有的超分辨顯微鏡系統。通過SN2N,生物學家能夠在長時程、高分辨率下,清晰地觀察細胞內部復雜的動態變化,從而更精準地解讀細胞的功能與機制。這一技術的應用,為深入探索細胞內部結構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同時也為生物醫學研究和疾病機制的解析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
該論文是第一篇哈工大為論文第一單位的《自然方法學》文章。哈工大儀器學院博士研究生曲麗穎為論文第一作者,北京大學趙士群副研究員和哈工大儀器學院博士研究生黃園園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哈工大儀器學院趙唯淞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李浩宇教授和譚久彬院士為論文共同作者。該項工作受到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審核編輯 黃宇
-
成像技術
+關注
關注
4文章
296瀏覽量
31522 -
光電成像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瀏覽量
6905 -
深度學習
+關注
關注
73文章
5518瀏覽量
12160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河南工業大學選購我司同步熱分析儀,助力科研與教學創新
![河南<b class='flag-5'>工業大學</b>選購我司同步熱分析儀,助力科研與教學創新](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1/D4/wKgZPGdY9a-AdFejAACp2rr7hkM195.png)
遼寧工業大學選購我司HS-DR-5導熱系數測試儀
![遼寧<b class='flag-5'>工業大學</b>選購我司HS-DR-5導熱系數測試儀](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0/CE/wKgZPGdOXgeAch4_AAD97rt6Q6M353.png)
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全固態電池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西北工業大學OpenHarmony技術俱樂部正式揭牌成立
![西北<b class='flag-5'>工業大學</b>OpenHarmony<b class='flag-5'>技術</b>俱樂部正式揭牌成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C/C5/wKgaomc7c9CAbIgTAAI4-FHoE1s156.jpg)
哈爾濱工業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聚焦離子束制備高分辨率電化學-電致發光耦合雙極納米電極陣列傳感器
![<b class='flag-5'>哈爾濱</b><b class='flag-5'>工業大學</b>/南方科技<b class='flag-5'>大學</b>:聚焦離子束制備高<b class='flag-5'>分辨</b>率電化學-電致發光耦合雙極納米電極陣列傳感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4/56/wKgZombNiuCAXdHQAABOsPVXEj4560.png)
在高維光場探測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b class='flag-5'>在</b>高維光場探測<b class='flag-5'>領域</b><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突破性</b><b class='flag-5'>進展</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A/86/wKgZomZY_vaAAOdgAAGBf4QP12c465.jpg)
感謝湖北工業大學對我司高低溫試驗箱的認可
![感謝湖北<b class='flag-5'>工業大學</b>對我司高低溫試驗箱的認可](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A/0A/wKgZomZWi_GAT7vJAABxtymLSkA976.png)
中圖儀器與合肥工業大學共探3D顯微形貌測量技術
科技前沿 |?學術交融:中圖儀器與合肥工業大學共探3D顯微形貌測量技術
![科技前沿 |?學術交融:中圖儀器與合肥<b class='flag-5'>工業大學</b>共探3D<b class='flag-5'>顯微</b>形貌測量<b class='flag-5'>技術</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7/82/wKgZomYUoQCAbqVtAAC0unXYEM842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