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6 日,聯發科于北京舉辦媒體發布會,正式推出天璣汽車平臺系列新品。天璣汽車座艙平臺 CT-X1 搭載先進的 3nm 制程芯片,CT-Y1 和 CT-Y0 則采用 4nm 制程,為智能座艙帶來強大算力提升。
此外,天璣汽車聯接平臺融合了 Ku 頻段的 5G NTN 衛星寬帶技術、車載 3GPP 5G R17 調制解調器、高性能 Wi-Fi 及藍牙組合解決方案,實現更全面的智能連接功能。
該平臺集成了 Armv9 架構,內置 AI 計算單元和端側生成式 AI 輕量化技術,既保證了 AI 運算精度,又充分利用了內存帶寬與容量。
在媒體交流環節,聯發科技資深副總經理游人杰、副總經理兼車用平臺事業部總經理張豫臺、天璣汽車聯接平臺副總經理 Weizhi Yu 以及汽車電子事業處副總經理熊健等高層接受了包括 IT之家在內的多家媒體采訪。
針對智能汽車連接平臺的相關問題,IT之家提出疑問:盡管業界早已關注 5G 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但目前尚未出現令人矚目的實際應用場景。隨著 R17、R18 標準的推進,5G 在智能汽車領域將如何發揮作用?
對此,Weizhi Yu 回應稱,5G 在智能汽車中的應用與其生態系統的發展緊密相連,不僅涉及法規和 5G 網絡的普及,還需整個產業鏈共同努力。他以自身在歐洲的經歷為例,指出當地網絡基礎設施落后,缺乏網絡支持,導致許多車企在 2020 年爭相引入 5G 技術后,卻無法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
Weizhi Yu 進一步強調,5G 技術本身并非問題,關鍵在于整個生態系統的支持。當前,Release 17、18 已逐步落地,如何讓消費者切實體驗到車內應用環境的改善,才是更為關鍵的問題。他認為,消費者愿意為 5G 支付費用,他們希望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例如,數據傳輸速度更快、延遲更低,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優勢;然而,對于自動駕駛等應用場景,消費者可能并不了解其背后的技術原理。
熊健副總經理也補充道,5G 應用場景實際上具有強烈的需求。從單屏角度看,其應用價值有限,但對于單個屏幕、操作系統和用戶而言,5G 卻是不可或缺的。
如今汽車內屏幕日益增多,每個屏幕搭載各自的操作系統(OS)并運行多項應用程序。例如,副駕駛可能觀看視頻,中央控制顯示屏顯示導航信息,后排乘客可能同步收看視頻,甚至出現雙屏播放同一內容的情況。在早期,芯片處理能力有限,需借助不同的域控制器分別處理各屏幕,而現今芯片性能大幅提高,能滿足多塊屏幕以及復雜操作系統的同時運作,單個芯片即可支持六個以上的屏幕及多種操作系統。
以同時開啟四個視頻為例,所需帶寬極為龐大,4G網絡無法滿足要求。因此,當前汽車內一顆芯片可實現多屏、多OS、多場景的協同工作,這便需要5G網絡的支持。
此外,IT之家還關注了先進制程的問題。天璣汽車座艙平臺CT-X1已采用3納米制程,相較于手機,汽車對先進制程的需求是否更為緊迫?未來最先進的制程是否將優先用于汽車芯片領域?
聯發科技資深副總經理游人杰對此回應道:“聯發科在過去數年積累了先進制程的研發實力,主要體現在手機旗艦產品上。未來無論是手機、汽車還是其他應用領域,我們都將持續保持先進制程的設計能力,不斷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針對先進制程的問題,游人杰在后續回答中進行了補充說明。他指出,聯發科天璣系列汽車平臺,包括座艙、智慧互聯、Modem、Wi-Fi、GNSS以及關鍵組件、未來智能駕駛等方面,均面向全球市場。同時,他從半導體角度進一步闡述,車載座艙芯片過去主要由恩智浦、TI、瑞薩等企業供應,但隨著未來座艙與智能駕駛場景對算力需求的提升,必須采用先進制程。
游人杰強調,聯發科具備優秀的既有產品平臺,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核心技術,能夠持續投入未來運算平臺、車用平臺的研發,并面向全球市場。從中長期來看,只有具備先進制程能力的IC設計公司才能在未來AI驅動的智能新能源車上占據一席之地,這也是聯發科在市場上所能提供的獨特價值所在。
在此次訪談中,有媒體就AI相關議題提問,其中尤其關注生成式AI在云端爆發后,如何落地區域化,特別是在面臨算力受限如內存、帶寬等挑戰時。當前為止,端側大規模模型的使用仍處于起步階段。那么,聯發科技如何實現擁有超過70億或甚至130億模型部署能力呢?僅僅是通過提升NPU性能,還是另有獨特的技術貢獻呢?
針對此疑問,張豫臺給出了解答。他指出,在端側,聯發科具備顯著的帶寬優化能力,例如將160億至40億的數據壓縮為更小的形式。同時,聯發科還運用了LoRA技術進行算法優化。
張豫臺進一步表示,目前友商在端側支持的大模型參數尚未達到70億和130億的水平,與之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總的來看,AI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汽車行業。生成式AI在人機交互、駕駛體驗、車載娛樂服務及生產效率等方面賦予了新一代沉浸式座艙體驗。對于汽車制造商而言,尋求在AI、汽車、芯片半導體等領域均具有深厚積累的全面合作伙伴,無疑是一項嚴峻且必要的任務。聯發科已經展現出這一潛力,正如游人杰在訪談中所述,聯發科在汽車領域已有近10年的經驗積累,其天璣汽車座艙平臺全球市場出貨量已突破2000萬套。因此,我們有理由期待聯發科在未來的軟件定義汽車、AI定義汽車的時代,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
-
聯發科
+關注
關注
56文章
2692瀏覽量
255159 -
調制解調器
+關注
關注
3文章
860瀏覽量
38941 -
生成式AI
+關注
關注
0文章
514瀏覽量
5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