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日上午,“香港應科院-蘇州國芯新型AI芯片聯合研究實驗室”在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成果轉化發布會暨蘇州高新區科技交流會上正式成立。該實驗室由香港應科院與國芯科技聯合建立,將重點聚焦汽車電子、工業控制和信創等AI應用領域,協力推動自主研發,加速雙方在AI領域的業務拓展,加快推進國芯科技AI芯片業務做大做強。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成果轉化發布會暨蘇州高新區科技交流會由蘇州高新區管委會、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旨在聯動蘇港兩地科創資源要素,推動高水平成果、高質量項目、高層次人才扎根發展,促進全方位科技創新合作。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葉成輝、物聯網感測與人工智能技術首席總監蔡振榮、集成電路及系統高級總監嚴北平、內地及香港業務拓展總監林碧君;蘇州高新區領導吳旭翔,市科技局副局長張婷秀,以及香港應科院相關課題組代表、科創企業、專業機構代表出席活動。
香港應科院是香港最大的應用科技研究機構和最大的研發中心,在集成電路、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數字健康、智能制造、元宇宙等領域長期深耕,已向產業界轉移轉化1400多項先進技術成果。
在AI時代,RISC-V架構更是迎來發展的新機遇。硅谷芯片知名人士Jim Keller表示,“RISC-V的潛力是無限的。未來我們會迎來前所未見的AI軟件應用,而RISC-V有望打造出下一代的AI引擎”。國芯科技結合自身在RSIC-V CPU的技術積累和應用優勢,將在吸收香港應科院先進的NPU技術的基礎上,積極推進RISC-V和AI技術的融合發展,充分理解客戶需求,持續進行AI芯片技術和產業創新探索,并以此提升公司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芯片、信創和信息安全芯片的水平。公司已有AI芯片產品和技術布局包括:
(1) 融合AI技術的云安全芯片
應公司重大客戶的實際緊迫需求,公司正在開發基于高性能多核RISC-V CPU、融合了神經網絡處理器NPU技術的新一代超高性能云安全芯片產品CCP917T,預計將于下半年完成設計和流片工作,爭取在年內推出芯片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實現對公司已有自主云安全芯片技術與應用的升級迭代。
(2) AI MCU芯片
公司瞄準工業控制等AI應用,已完成集成 NPU 功能的基于RISC-V CPU的AI MCU芯片產品的設計工作,將于近期進行流片。該AI MCU芯片產品將主要應用于工業控制系統的優化控制和可預測性維護。同時,公司積極拓展市場,立足市場需求進行產品規劃和定義,將 AI+MCU 技術在邊緣端實現更加高效和智能的應用。
(3) AI芯片定制服務
公司已有多項人工智能芯片相關的定制芯片業務項目在開展中,相關在手訂單充沛,有望對公司的人工智能芯片業績增長形成良好保障。
(4) RISC-V GPGPU架構創新
GPGPU架構是AI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國芯科技同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以及智繪微電子(南京)有限公司共同基于RISC-V開源指令系統打造新一代開源GPGPU內核架構,預計年內完成內核設計工作。
AI是技術發展的現在進行時,
在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持續增長的用戶需求、不斷涌現的全新應用和終端品類里,人類社會正在邁向全新的智能時代。前瞻性的技術和產業布局需要加強合作與交流,需要積極引進外部先進技術經驗。國芯科技將充分利用現有有利條件,深度參與產業鏈和價值鏈分工合作,奮力拓展出更加廣闊的“智慧未來”。
審核編輯:劉清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412文章
11837瀏覽量
365804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31文章
8168瀏覽量
168852 -
工業控制
+關注
關注
38文章
1503瀏覽量
86473 -
AI芯片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946瀏覽量
35569 -
國芯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1瀏覽量
4381
原文標題:香港應科院 — 國芯科技新型AI芯片聯合研究實驗室揭牌成立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ff276752357a,微信公眾號:蘇州國芯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汽信科牽頭成立汽車北斗應用聯合實驗室
蘇州地鐵與科沃斯成立AI清潔機器人聯合實驗室
龍芯“百芯計劃”聯合實驗室首批高校名單揭曉
鯤云科技與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成立AI+安全生產聯合實驗室
長城汽車成立車載網絡聯合測試實驗室
小米與聚飛光電成立聯合實驗室
vivo Arm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
類比半導體與中石化物探院共同成立聯合實驗室
聲智科攜手天津中醫藥大學成立智慧醫療服務平臺聯合研究實驗室
類比半導體與中石化物探院聯合實驗室成立,開啟中國芯研發新篇章
北京經開區再添一家車規級芯片聯合實驗室
國創中心與長城汽車成立車規級芯片聯合實驗室
香港應科院與蘇州國芯聯合組建新型AI芯片實驗室,推動AI芯片行業發展
達坦能源與寧波數字孿生(東方理工)研究院共建聯合實驗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