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交流太陽能模組&微逆變器(二)
交流模組測試方法:
1.輸出效能測試:已現有模組測試設備,針對無inverter的模組進行相關測試
2.電應力測試:進行不同條件的溫度循環測試,評估在inverter在操作溫度與待機溫度條件下的特性
3.機械應力試驗:找出黏附較 脆弱的微逆變器與焊接在PCB板上不牢靠的電容
4.使用太陽光模擬器進行整體測試:需使用大尺寸且均勻性佳的穩態脈沖式太陽模擬器
5.室外試驗:戶外環境下紀錄模組輸出I-V曲線,及inverter的效能轉換曲線
6.單獨測試:在室內將模組的各個組件分開測試,以公式計算綜合效益
7.電磁波干擾試驗:由于模組上有inverter組件,需評估在太陽光模擬器照射下,其模組運轉時對EMC&EMI的影響。
交流模組常見故障原因:
1.電阻值不正確
2.二極體裝反
3.逆變器故障原因:電解電容失效、濕氣、灰塵
交流模組試驗條件:
HAST試驗:110℃/85%R.H./206h(Sandia國家實驗室)
高溫試驗(UL1741):50℃、60℃
溫度循環:-40℃←→90℃/200cycle
濕冷凍:85℃/85%R.H.←→-40℃/10cycles、110 cycles(Enphase-ALT試驗)
濕熱試驗:85℃/85%R.H/1000h
多種環境壓力測試(MEOST):-50℃~120℃、30G~50G振動
防水:NEMA 6/24小時
雷擊測試:容忍浪涌電壓達6000V
其他(請參考UL1703):噴水試驗、拉伸強度試驗、防電弧試驗
太陽能相關組件MTBF:
傳統逆變器10~15years、微逆變器331years、PV模組600years、微逆變器600years[未來]
微逆變器介紹:
說明:微型逆變器(microinverter)應用于太陽能模組,每一個DC直流的太陽能模組都配備一個,可降低電弧發生機率,微逆變器可以直接透過交流電源的輸出電線,直接進行網路通訊,只需要在插座上裝置一個電力線網路橋接器(Powerline Ethernet Bridge),不需另外架設通訊線,使用者可以透過電腦網頁、iPhone、黑莓機、平板電腦..等,直接觀看到每一個模組的運轉狀態(功率輸出、模組溫度、故障訊息、模組識別碼),如果有異常的話可以馬上進行維修或是更換,讓整個太陽能發電系統可以運作順暢,由于微逆變器是安裝在模組的背后,所以紫外線對于微逆變器的老化影響也較低。
微逆變器規范:
UL 1741 CSA 22.2, CSA 22.2, No. 107.1-1 IEEE 1547 IEEE 929 FCC 47CFR, Part 15, Class B Compliant with the National Electric Code (NEC 1999-2008) EIA-IS-749(糾正過的主要應用壽命測試,電容所使用的規范)
微逆變器測試:
1.微逆變器牢靠度測試:微逆變器重量+65磅*4次
2.微逆變器防水測試:NEMA 6[水中1米連續運轉24小時]
3.符合IEC61215的測試方式濕冷凍:85℃/85%R.H.←→-45℃/110天
4.微逆變器的加速壽命試驗測試[共110天,需在額定功率下動態測試,已確保微逆變器可耐用20年以上]:
步驟一:濕冷凍:85℃/85%R.H.←→-45℃/10天
步驟二:溫度循環:-45℃←→85℃/50天
步驟三:濕熱:85℃/85%R.H./50天
審核編輯 黃宇
-
太陽能
+關注
關注
37文章
3481瀏覽量
115403 -
模組
+關注
關注
6文章
1593瀏覽量
31029 -
微逆變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瀏覽量
35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太陽能逆變器技術面臨的挑戰
光伏逆變器負載的功能和優勢
太陽能并網逆變器怎么能家用
太陽能并網逆變器并網運行條件
太陽能并網逆變器并網運行條件 太陽能并網逆變器怎么離網使用
太陽能微型逆變器中基于LMR38020 Fly-Buck的輔助電源設計

太陽能逆變器報警是什么原因
優化高性能太陽能逆變器系統中的電力轉換性能

TRINNO特瑞諾1200V太陽能逆變器專用IGBT助力光伏發電

交流太陽能模組&微逆變器(一)LAB COMPANIO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