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斯特大學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系統,當司機處于疲勞駕駛的危險狀態的時候能夠及時被察覺。
這項突破匯集了兩種新興技術:高速眼球跟蹤技術,通過最前沿的紅外攝像機記錄眼球運動;另外一種是高密度腦電圖儀(electroencephalograph-EEG)技術,通過頭皮的電極來測量腦電活動。
帶領這項研究的Matias Ison博士表示,“從歷史上看,眼球跟蹤和EEG已經逐步形成了獨立的領域。通過開發新穎的信號處理技術,我們已經設法克服了在整合這些技術中遇到的種種挑戰。當眼球移動時,大腦如何做出相應的回應,會產生怎樣的信號,對此,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了解。”
未來這項技術將主要使用于汽車行業,也就是說該系統將用于車輛,并且通過不易被察覺的方式連接到駕駛員,一旦駕駛員出現睡意,EEG將會捕捉到相應的大腦信號。
眼鏡跟蹤則將通過捕捉當駕駛員昏昏欲睡時產生的飄忽保不定的目光來進一步作出判斷,從而加強這一信號的準確性。
此外,Ison博士指出,這個系統還可以提高下一代電腦游戲的互動性,甚至可以使人們在有限的手臂功能下通過眼球運動來控制他們的輪椅。
-
EEG
+關注
關注
4文章
24瀏覽量
14451 -
眼球跟蹤
+關注
關注
0文章
1瀏覽量
56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