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晶晶)生成式AI對存儲芯片拉動最顯著的莫過于HBM,由于GPU搭配HBM可用于AI訓練,三大存儲芯片廠商積極投入HBM的生產。在此策略下,原本供過于求的DRAM恐會出現產能分配不足的情況,從而導致DRAM的短缺。基于QLC NAND的企業級SSD因其替代HDD,為數據中心AI服務器帶來更好的性能、容量以及成本,也將擁有更高的需求。這三大宗存儲產品成為生成式AI之下存儲的熱門產品,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價趨勢。
摩根士丹利在新一期報告中指出,預計商品存儲產品的價格將在2024年每季以兩位數速度上漲,2025年HBM的價格將更高,服務器DRAM 和超高密度QLC SSD將引領價格上漲。
戴爾首席運營官Jelrey Charke指出,在下半年,預計SSD和DRAM 的成本將逐季上漲,漲幅在中到高個位數百分比,即大約在10%到20%之間。
產能提前預定,HBM持續漲價
摩根士丹利指出,AI 快速發展將導致DRAM 和HBM 的供需失衡,預計2025 年HBM 的供應不足率為- 11%,整個DRAM市場的供應不足率為- 23%。特別是HBM的需求量將大幅增加,可能占總DRAM供應的30%。
在產能方面,TrendForce集邦咨詢的資深研究副總吳雅婷預計2023年和2024年HBM占DRAM總產能的比例將分別達到2%和5%,而到了2025年,這一比例預計將超過10%。產值方面,從2024年開始,HBM在DRAM總產值中的占比預計將超過20%,到2025年,這一比例有可能超過30%。
由此來看,兩家機構的判斷基本一致,到2025年HBM將占DRAM供應的30%。
早前,美光在財報中透露公司2024年HBM的產能已經預訂一空。美光還表示目前正積極強化HBM 技術并同步擴充產能,預期能在 2025自然年達到約同于美光DRAM市占率的相同水準,也就是約為20-25%。
最近SK海力士也表示由于AI爆發對先進存儲產品HBM的需求,公司按量產計劃2025年生產的HBM產品也基本售罄。此前,公司對外宣布2024年HBM的產能已被客戶搶購一空。
在價格上漲方面,集邦咨詢指出,今年第二季已開始針對2025年HBM進行議價,不過受限于DRAM總產能有限,為避免產能排擠效應,供應商已經初步調漲5%至10%,包含HBM2e、HBM3與HBM3e。
然而從2023年開始HBM就開啟了暴漲模式。2023年開年后三星、SK海力士兩家存儲大廠HBM訂單快速增加,HBM3規格DRAM價格上漲5倍。而HBM3原本價格大約30美元每GB。
目前,各家存儲芯片廠商在HBM3e上展開競爭,英偉達 Blackwell B100 GPU 將配192GB HBM3e顯存,不過三星HBM3e通過英偉達的認證仍存在不確定性。6月初,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表示,公司正在核驗三星和美光科技的HBM芯片。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獲得英偉達的認可才能與SK海力士直接競爭,SK海力士率先向英偉達供應HBM3和更先進的HBM3e芯片。
DRAM供應減少,價格上揚
臺媒近日報道,供應鏈人士爆料稱,SK海力士將對旗下LPDDR5、LPDDR4、DDR5等DRAM產品全面漲價15-20%。供應鏈人士還指出,SK海力士DRAM產品的價格,從2023年第4季開始逐月上調,目前已累計上漲約60%-100%不等。預計這波存儲器漲勢,要等到下半年才會趨緩。
過去兩年DRAM庫存量大,原廠縮減資本支出,減少供應以促進供需平衡,反而HBM的熱銷擠壓DRAM的產能,DRAM產品供應將會減少乃至供不應求。
TrendForce集邦咨詢調查顯示,2024年第一季DRAM產業主流產品合約價走揚、且漲幅較2023年第四季擴大,帶動營收較前一季度成長5.1%,達183.5億美元,推動多數業者營收延續季增趨勢。第二季即使消費性需求減少,原廠的出貨位元數仍將反映季節效應而季增;價格方面,預估最終DRAM合約價將上漲13%~18%。
QLC NAND優勢明顯,取代HDD,需求看漲
出于存儲性能、容量以及低功耗等因素考慮,QLC企業級SSD在人工智能應用中顯示出,是比HDD更好的選擇。
根據Solidigm公司的分析,傳統上HDD陣列具有較高的容量價格比,適合大量數據的長期存儲。但它是以較低的訪問量為前提,而人工智能的應用中,數據攝取、數據準備、訓練等環節均需要高效吞吐量以提高CPU和GPU的利用率。在人工智能應用的不同工作負載中,SSD相對HDD具有十倍甚至數千倍的性能優勢。
另外,容量方面,現階段企業級QLC SSD的最大容量已經達到了64TB,而服務器所使用的HDD主流容量在22/24TB。
以構建10PB的存儲資源為例,需要1786塊24TB HDD,而如果換成D5-P5336 61.4TB則只需要343塊,這是5倍的差別。與此同時,需要的服務器和機架數量直接縮減了9倍。對比五年的能耗成本,基于D5-P5336的方案,電費不到HDD方案的三四分之一,而整體的TCO也降低了近一半。
在與TLC的比較中,同樣QLC SSD更適合于人工智能的應用。Solidigm公司分析,因為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應用存在著典型的“讀多寫少”的特點,在寫入部分又以順序寫入(數據攝取、檢查點)為主,這種操作特點非常適合QLC SSD發揮。另外,QLC SSD還具有容量方面的優勢,尤其是30、60TB等級容量點上,主流的TLC SSD難以參與競爭。
目前,QLC企業級SSD的供應商有三星、Solidigm、美光、鎧俠等。鎧俠CTO柳茂知在此前的公開演講中表示,2023年由于庫存過剩導致SSD價格下跌,但這并不完全是壞事,因為SSD和NL HDD之間的每GB價差縮小,低價有助于市場需求由NL HDD向SSD轉移。NL HDD容量增長微乎其微,與此同時QLC SSD容量卻在急劇增長。去年鎧俠發布基于BiCS 8 Flash的QLC SSD,單die容量2Tb,其在E3.S規格最高容量可達60TB,U.2規格容量最高可達120TB。
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第二季AI服務器對大容量SSD的需求持續看漲,除了推升第二季Enterprise SSD合約價格續漲超過兩成,預估第二季Enterprise SSD營收成長幅度仍有機會續增20%。由于企業級QLC SSD供應商較少,產能吃緊,使得相關產品的價格持續上漲,預計漲勢會持續至今年第三季度,季度漲幅5~10%。
小結:
在生成式AI的帶動下存儲芯片走出上漲的行情,尤其是HBM、DRAM和QLC SSD最為顯著,不過也應該看到持續的上漲恐壓制市場對存儲芯片的需求。盡管第二三季度仍是漲價的預期,但是漲價會持續多久,原廠產能固然能調控,而一旦AI訓練基礎建設出現飽和,轉向AI推理的擴大應用,存儲芯片的規格和價格也將轉向。
-
存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4467瀏覽量
86888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3540瀏覽量
274118 -
生成式AI
+關注
關注
0文章
524瀏覽量
67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聚云科技獲亞馬遜云科技生成式AI能力認證
聚云科技榮獲亞馬遜云科技生成式AI能力認證
聚云科技榮獲亞馬遜云科技生成式AI能力認證 助力企業加速生成式AI應用落地
Google兩款先進生成式AI模型登陸Vertex AI平臺
大模型下的新風口,AI耳機帶飛存儲!
三行代碼完成生成式AI部署

如何用C++創建簡單的生成式AI模型
生成式AI的基本原理和應用領域
聯發科攜生態伙伴發布《生成式AI手機產業白皮書》,引領手機生成式AI風潮

聯發科聯合生態伙伴推出《生成式AI手機產業白皮書》,生成式AI手機發展路線明確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