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別(RFID) 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縮寫。
射頻識別技術是自動識別技術的,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對記錄媒體([電子標簽]或射頻卡)進行讀寫,從而達到識別目標和數據交換的目的.
其原理為讀寫器與標簽之間進行非接觸式的數據通信,達到識別目標的目的。RFID 的應用非常廣泛,典型應用有動物晶片、汽車晶片防盜器、門禁管制、停車場管制、生產線自動化、物料管理。
RFID系統基本組成包括 RFID 電子標簽、讀寫器、應用軟件,是一種利用射頻識別技術進行數據采集與傳輸的自動識別系統。
通常情況下,RFID 電子標簽進入讀寫器發射的電磁場后,將從天線獲得的感應電流,經升壓電路后轉化為芯片的電源, 同時將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通過射頻前端電路變為數字信號送入邏輯控制電路進行處理,需要回復的信息則從標簽存儲器中發出,經邏輯控制電路送回射頻前端電路,最后通過天線發回讀寫器。
RFID讀寫器可以按照工作頻率分為低頻、高頻、超高頻、微波
射頻識別技術依據其標簽的供電方式可分為:
無源RFID:
產品發展最早,也是發展最成熟,市場應用最廣的產品。比如,公交卡、食堂餐卡、銀行卡、賓館門禁卡、二代身份證等,這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屬于近距離接觸式識別類。
有源RFID:
最近幾年慢慢發展起來的,其遠距離自動識別的特性,決定了其巨大的應用空間和市場潛質。在遠距離自動識別領域,如智能監獄,智能醫院,智能停車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及物聯網等領域有重大應用。
半有源RFID:
無源RFID自身不供電,但有效識別距離太短。有源RFID識別距離足夠長,但需外接電源,體積較大。而半有源RFID就是為這一矛盾而妥協的產物。半有源RFID又叫做低頻激活觸發技術。在通常情況下,半有源RFID產品處于休眠狀態,僅對標簽中保持數據的部分進行供電,因此耗電量較小,可維持較長時間。當標簽進入射頻識別閱讀器識別范圍后,閱讀器先現以125KHz低頻信號在小范圍內精確激活標簽使之進入工作狀態,再通過2.4GHz微波與其進行信息傳遞。也即是說,先利用低頻信號精確定位,再利用高頻信號快速傳輸數據。其通常應用場景為:在一個高頻信號所能所覆蓋的大范圍中,在不同位置安置多個低頻閱讀器用于激活半有源RFID產品。這樣既完成了定位,又實現了信息的采集與傳遞。
通常來說,射頻識別技術具有如下特性:
1、 適用性 :RFID技術依靠電磁波,并不需要連接雙方的物理接觸。這使得它能夠無視塵、霧、塑料、紙張、木材以及各種障礙物建立連接,直接完成通信。
2、 高效性 :RFID系統的讀寫速度極快,一次典型的RFID傳輸過程通常不到100毫秒。高頻段的RFID閱讀器甚至可以同時識別、讀取多個標簽的內容,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傳輸效率。
3、 獨一性 :每個RFID標簽都是獨一無二的,通過RFID標簽與產品的一一對應關系,可以清楚的跟蹤每一件產品的后續流通情況。
4、 簡易性 :RFID標簽結構簡單,識別速率高、所需讀取設備簡單。尤其是隨著NFC技術在智能手機上逐漸普及,每個用戶的手機都將成為最簡單的RFID閱讀器。
審核編輯 黃宇
-
閱讀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302瀏覽量
27979 -
RFID射頻
+關注
關注
0文章
24瀏覽量
68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