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在電動汽車,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升壓快充”的概念,這也是大多數電動汽車提高充電速度的主要方式。今年5月,比亞迪發布的e平臺3.0 Evo中,提到了一個比較新鮮的概念——“升流充電”。那么升流充電有什么優勢,技術難度在哪?
升流充電是升壓充電的“逆向操作”
在升壓充電推出時,電動汽車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是,2017年之前國內公共直流充電樁中,500V充電樁的比例一度超過90%。這也意味著,如果車輛電池包的電壓高于500V,即電池包電壓大于充電樁能提供的最高電壓,那么將無法充電。
所以,要想讓電動汽車適配更多市面上的充電樁,就需要通過某種方式,將充電樁輸入的電壓提升到電池包相同或更高的水平。傳統的做法是在車內增加額外用于升壓的DC-DC模塊,采用boost升壓電路進行升壓,不過額外增加的模塊,一方面增加成本,另一方面也占用車內寶貴的空間。
有沒有更低成本的方法?在boost升壓電路中,一般是由功率開關管,比如IGBT、SiC MOSFET等,以及整流二極管、電感電容等元器件構成。恰好電機控制模塊中,其實也是由類似的元件構成。在平時充電的時候車輛都會處于靜止狀態,那么閑置的電機控制電路就可以復用作為充電時升壓使用。
比亞迪在2021年發布的e平臺3.0上,推出了復用電驅系統的升壓充電方案,通過控制信號的改變,除了可以實現boost電路的升壓之外,還能實現buck電路降壓,將電池包高壓降為220V,外放輸出給電器設備使用,即V2L功能。
當然,比亞迪積極推進這種技術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比亞迪是較早在電動車上使用高壓電池包的車企,早在2015年比亞迪就在唐DM上使用了712V的電池包,而當時其他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型電池電壓還停留在400V以下的水平。
后來現代E-GMP平臺也采用了復用電驅的升壓方案,充電時用后驅動電機系統進行升壓。
電驅復用升壓充電也有一些局限性,充電功率的上限,取決于電機逆變器的功率設計。比如后電機的最大功率是160kW,那么升壓充電的最大功率也會被限制在160kW。
升流充電顧名思義,提升充電功率的方式從提高電壓,改為增大電流。傳統的充電方法通常受限于較低的電流,這是因為大部分充電基礎設施,尤其是公共充電樁,設計時考慮的是普遍適用性和安全性,因而電流上限不高。
實際上,經過最近幾年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充電樁已經得到了多輪升級,目前根據騰勢統計的數據,750V以上的高壓充電樁,已經占到目前市場上公共直流樁的80%以上。另外800V平臺車型,絕大部分的電池包電壓都在700V附近,所以目前對于電動汽車來說,升壓對于提升充電功率的作用已經沒有過去那么明顯。
對于公共充電樁而言,過去的充電樁國標中,充電槍最高輸出電流被限制在250A。當然有一些新勢力車企的自建樁可以達到更高的電流,以達到更高的充電功率,但總體來說,在公共充電樁中占比較小。
比亞迪統計的數據顯示,市場上的公共直流充電樁中,最大電流250A及以下的充電樁占比98%。
然而以750V的充電樁為例,在最大電流250A的情況下,最大充電功率是750V*250A,即187.5kW。如果電池包電壓小于750V,比如600V,那么對應的最大充電功率就受限于電流,為600V*250A,即150kW,顯然沒有完全利用充電樁的功率輸出。
所以在e平臺3.0EVO上,比亞迪給出的方案是臨時搭建750V電壓平臺與充電樁對接,跑滿功率,而在輸入電池包的階段將電壓降至電池包電壓。在降壓的過程,如果電池包電壓是600V,那么電流就會變成187.5kW/600V,即312.5A。
所以通過這種方式,相比普通的充電方案,從150kW充電功率提高至充電樁峰值187.5kW,如果電池包電壓更低,那么提升的幅度將會更大。
可以看到,升流充電的方式,最大的好處是更好地適配市面上的存量充電樁,即在任何750V充電樁上都可以跑滿功率。
大電流帶來的新挑戰
市面上,提高充電功率的思路,大部分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從充電樁上,采用自建充電樁,液冷充電線纜等提高電壓和電流;二是提高電池的充放電能力,比如理想的5C電池包。
確實這種是徹底提升充電功率,實現充電和加油時間差不多的方式。不過面對市場上存量的充電樁,盡可能提高充電功率也是一種思路。
相比之下,降壓升流充電相比以往的升壓充電,更大的電流也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
首先是在電池上,電池本身具有內阻,增大充電電流會增加電池內部的熱量生成,這對電池包冷卻系統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同時,升流充電要求更復雜和精確的電池管理策略,BMS需要能夠實時監測電池狀態并調整充電參數,以防止過充或過放,同時確保電池溫度和電壓在安全范圍內。
同時大電流對于導線和連接器的要求也更高。首先導電線纜需要足夠的截面積,以減少電阻和電壓降;連接器需要能夠承載高電流,具有足夠的截面積和適當的形狀,以降低電阻并提高機械強度。
比如Amphenol的1000V 14mm雙孔金屬180°大電流高壓連接器系列中,在屏蔽線95mm2尺寸下最大可負載電流為400A,在120mm2尺寸下最大可負載電流為450A。
對于降壓部分,從比亞迪的方案來看,同樣是復用電驅系統的電路。在Buck降壓轉換電路中,電流通過電感,將能量以磁的形式存儲在電感中,通過控制開關管的導通和斷開,基于電感的自感應特性,就可以將電磁能轉化為電能。同時電容起到平滑輸出電壓的作用,加上通過PWM控制,來降低輸出的電壓。
而在這個過程中,電感的散熱也是一個難點之一,在降壓的過程中,電感起到類似于燃油車變速箱的作用。所以可能需要支持大電流,散熱更強的電感。比如科達嘉的VPAB系列一體成型大電流電感,電感值0.82μH~3.30μH,飽和電流176A~335A,通過AEC-Q200標準最高級別Grade 0測試,產品工作溫度-55℃~+165℃。
小結:
升流快充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對存量充電樁進行適配,實現大多數場景下都能達到盡可能高的充電功率。不過隨著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充電樁也將會繼續往更大功率發展,包括國標也有chaoji充電接口的備選方案,預留了1000A以上的超大功率充電空間,而此前250A限制的2015版充電國標,也早已有了升級版。 所以升流快充未必會在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但在現階段確實是一個較為實用,有效提高充電體驗的方案。
升流充電是升壓充電的“逆向操作”
在升壓充電推出時,電動汽車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是,2017年之前國內公共直流充電樁中,500V充電樁的比例一度超過90%。這也意味著,如果車輛電池包的電壓高于500V,即電池包電壓大于充電樁能提供的最高電壓,那么將無法充電。
所以,要想讓電動汽車適配更多市面上的充電樁,就需要通過某種方式,將充電樁輸入的電壓提升到電池包相同或更高的水平。傳統的做法是在車內增加額外用于升壓的DC-DC模塊,采用boost升壓電路進行升壓,不過額外增加的模塊,一方面增加成本,另一方面也占用車內寶貴的空間。
有沒有更低成本的方法?在boost升壓電路中,一般是由功率開關管,比如IGBT、SiC MOSFET等,以及整流二極管、電感電容等元器件構成。恰好電機控制模塊中,其實也是由類似的元件構成。在平時充電的時候車輛都會處于靜止狀態,那么閑置的電機控制電路就可以復用作為充電時升壓使用。
比亞迪在2021年發布的e平臺3.0上,推出了復用電驅系統的升壓充電方案,通過控制信號的改變,除了可以實現boost電路的升壓之外,還能實現buck電路降壓,將電池包高壓降為220V,外放輸出給電器設備使用,即V2L功能。
當然,比亞迪積極推進這種技術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比亞迪是較早在電動車上使用高壓電池包的車企,早在2015年比亞迪就在唐DM上使用了712V的電池包,而當時其他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型電池電壓還停留在400V以下的水平。
后來現代E-GMP平臺也采用了復用電驅的升壓方案,充電時用后驅動電機系統進行升壓。
電驅復用升壓充電也有一些局限性,充電功率的上限,取決于電機逆變器的功率設計。比如后電機的最大功率是160kW,那么升壓充電的最大功率也會被限制在160kW。
升流充電顧名思義,提升充電功率的方式從提高電壓,改為增大電流。傳統的充電方法通常受限于較低的電流,這是因為大部分充電基礎設施,尤其是公共充電樁,設計時考慮的是普遍適用性和安全性,因而電流上限不高。
實際上,經過最近幾年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充電樁已經得到了多輪升級,目前根據騰勢統計的數據,750V以上的高壓充電樁,已經占到目前市場上公共直流樁的80%以上。另外800V平臺車型,絕大部分的電池包電壓都在700V附近,所以目前對于電動汽車來說,升壓對于提升充電功率的作用已經沒有過去那么明顯。
對于公共充電樁而言,過去的充電樁國標中,充電槍最高輸出電流被限制在250A。當然有一些新勢力車企的自建樁可以達到更高的電流,以達到更高的充電功率,但總體來說,在公共充電樁中占比較小。
比亞迪統計的數據顯示,市場上的公共直流充電樁中,最大電流250A及以下的充電樁占比98%。
然而以750V的充電樁為例,在最大電流250A的情況下,最大充電功率是750V*250A,即187.5kW。如果電池包電壓小于750V,比如600V,那么對應的最大充電功率就受限于電流,為600V*250A,即150kW,顯然沒有完全利用充電樁的功率輸出。
所以在e平臺3.0EVO上,比亞迪給出的方案是臨時搭建750V電壓平臺與充電樁對接,跑滿功率,而在輸入電池包的階段將電壓降至電池包電壓。在降壓的過程,如果電池包電壓是600V,那么電流就會變成187.5kW/600V,即312.5A。
所以通過這種方式,相比普通的充電方案,從150kW充電功率提高至充電樁峰值187.5kW,如果電池包電壓更低,那么提升的幅度將會更大。
可以看到,升流充電的方式,最大的好處是更好地適配市面上的存量充電樁,即在任何750V充電樁上都可以跑滿功率。
大電流帶來的新挑戰
市面上,提高充電功率的思路,大部分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從充電樁上,采用自建充電樁,液冷充電線纜等提高電壓和電流;二是提高電池的充放電能力,比如理想的5C電池包。
確實這種是徹底提升充電功率,實現充電和加油時間差不多的方式。不過面對市場上存量的充電樁,盡可能提高充電功率也是一種思路。
相比之下,降壓升流充電相比以往的升壓充電,更大的電流也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
首先是在電池上,電池本身具有內阻,增大充電電流會增加電池內部的熱量生成,這對電池包冷卻系統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同時,升流充電要求更復雜和精確的電池管理策略,BMS需要能夠實時監測電池狀態并調整充電參數,以防止過充或過放,同時確保電池溫度和電壓在安全范圍內。
同時大電流對于導線和連接器的要求也更高。首先導電線纜需要足夠的截面積,以減少電阻和電壓降;連接器需要能夠承載高電流,具有足夠的截面積和適當的形狀,以降低電阻并提高機械強度。
比如Amphenol的1000V 14mm雙孔金屬180°大電流高壓連接器系列中,在屏蔽線95mm2尺寸下最大可負載電流為400A,在120mm2尺寸下最大可負載電流為450A。
對于降壓部分,從比亞迪的方案來看,同樣是復用電驅系統的電路。在Buck降壓轉換電路中,電流通過電感,將能量以磁的形式存儲在電感中,通過控制開關管的導通和斷開,基于電感的自感應特性,就可以將電磁能轉化為電能。同時電容起到平滑輸出電壓的作用,加上通過PWM控制,來降低輸出的電壓。
而在這個過程中,電感的散熱也是一個難點之一,在降壓的過程中,電感起到類似于燃油車變速箱的作用。所以可能需要支持大電流,散熱更強的電感。比如科達嘉的VPAB系列一體成型大電流電感,電感值0.82μH~3.30μH,飽和電流176A~335A,通過AEC-Q200標準最高級別Grade 0測試,產品工作溫度-55℃~+165℃。
小結:
升流快充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對存量充電樁進行適配,實現大多數場景下都能達到盡可能高的充電功率。不過隨著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充電樁也將會繼續往更大功率發展,包括國標也有chaoji充電接口的備選方案,預留了1000A以上的超大功率充電空間,而此前250A限制的2015版充電國標,也早已有了升級版。 所以升流快充未必會在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但在現階段確實是一個較為實用,有效提高充電體驗的方案。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比亞迪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422瀏覽量
54940 -
電氣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187瀏覽量
539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DDL系列全自動溫升試驗裝置操作使用
升流器是各行各業在電氣調試中需要大電流場所的必需設備,應用于發電廠、變配電站、電器制造廠及科研、試驗室等單位,屬于短時或斷續工作制,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性能好,使用維修方便等特點。
發表于 03-14 18:21
?0次下載
直流充電安全測試負載方案解析
響應異常工況,驗證充電樁保護機制的時效性(如過流保護動作時間≤100ms)。
能量安全處理
傳統電阻負載難以處理故障狀態下的能量突變(如短路瞬間兆瓦級功率沖擊)。
二、安全測試負載系統設計
硬件架構
發表于 03-13 14:38
全自動溫升試驗裝置產品說明
升流器是各行各業在電氣調試中需要大電流場所的必需設備,應用于發電廠、變配電站、電器制造廠及科研、試驗室等單位,屬于短時或斷續工作制,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性能好,使用維修方便等特點。
發表于 03-07 13:49
?0次下載
地平線征程6全球首發落地比亞迪天神之眼
近日,比亞迪在智能化戰略發布會上重磅發布全民智駕戰略,并推出天神之眼C高階智駕三目版(以下簡稱天神之眼C)。此次發布標志著地平線最新一代車載智能計算方案征程6系列正式全球首發落地比亞迪天神之眼。作為
來吧,拆個比亞迪!
系統、電驅系統等等。
細看電池系統與電驅系統
該團隊對比亞迪“元”的續航情況認為,滿荷電量42度,交流慢充充滿大概7小時,從25%-80%用時3個半小時。直流快充充電功率大概在40kW左右,0.5h
發表于 02-10 11:38
什么是溫升試驗
電氣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由于電流通過某些元件產生的熱量,可能會導致設備溫度升高。如果設備長時間在高溫狀態下工作,可能會降低絕緣材料的性能,增加電擊、燙傷或火災的風險。設備內部的高溫還可能影響產品

比亞迪乘用車品牌亮相韓國
近日, 比亞迪在韓國仁川中區成功舉辦品牌發布會,正式宣布比亞迪乘用車業務在韓國的戰略及車型發布計劃。今年內,比亞迪將陸續引入三款車型:元PLUS、海豹以及海獅07EV。其中,比亞迪元P
淺談電動汽車充電站箱變電氣安全系統設計與應用
程瑜 187 0211 2087 摘要: 基于物聯網技術架構提出了一種適用于電動汽車充電站箱變的電氣安全物聯監測系統設計方案。該系統由電氣安全智能感知設備、通信網關、

PL7305鋰電池充電IC,高效升壓型3節電池充電控制芯片
PL7305鋰電池充電IC,高效升壓型3節電池充電控制芯片
原裝正品PL7305 3.0V-6.5V升壓鋰電池充電管理IC集成電路****
PL7305升壓型鋰電池
發表于 09-28 15:35
PL7304升壓型雙節鋰電池充電控制芯片,高效充電管理IC
3.0V到6.5V的工作電壓范圍設計,采用先進的恒流和恒壓充電管理模式(Quasi-CVTM),確保鋰電池的安全、快速充電。
PL7304內部集成了基準電壓源、電感電流檢測單元、電池電
發表于 09-28 15:34
過流保護和過電流保護的區別是什么
過流保護和過電流保護是電氣工程中的重要概念,它們都涉及到電路在異常情況下的保護機制。盡管這兩個術語在日常使用中經常被互換,但它們在技術上有著細微的區別。 過流保護(Overcurren
比亞迪整車電子電氣架構4.0平臺獲TüV南德ASPICE 2級能力評估認可
深圳2024年8月13日?/美通社/ --?8月8日,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TüV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üV南德")為比亞迪汽車工業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自主研發的全新整車電子電氣架構

谷景科普電感溫升電流越大的影響
電感作為電子電路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電子元器件,它的溫升和電流承載能力是評估其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有人問,電感溫升電流越大是不是電感就越好?本篇我們就來簡單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我們知道電感的
發表于 05-11 21:17
?0次下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