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廣州市黃埔區盛大召開的2024中國量子計算產業峰會及量子計算開發者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強調:“量子計算不應僅局限于實驗室的象牙塔內,唯有積極融入產業應用,方能在實戰中錘煉成長,我國迫切需要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量子計算應用生態系統。”
與會權威專家共識認為,中國正步入量子計算技術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得益于早期的戰略布局,我國量子計算研究已躋身國際前沿第一方陣。”郭光燦進一步闡述,雖然第一方陣國家間總體研發實力相當,但各國在特定技術領域各有所長,展現出多樣化的技術競爭格局。
面對全球范圍內量子計算技術日益嚴峻的競爭態勢,特別是部分國家采取的封鎖與限制策略,中國計算機學會量子計算專業委員會執行委員趙雪嬌指出,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若想實現突破,必須堅定不移地走自主研發之路,不斷提升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
會上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自今年1月6日正式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1100萬人次的訪問,并成功完成了25萬個計算任務,標志著我國首次實現了長時間、大規模且穩定的全球自主量子算力服務供給,彰顯了我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顯著進步與實力。
此外,產學研深度融合被視為推動量子計算技術邁向新高度的關鍵引擎。廣州市,特別是黃埔區,憑借其產業集聚度高、基礎設施完善的優勢,率先布局量子科技等前沿產業,通過構建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和豐富的應用場景,為量子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與保障。
郭光燦院士還展望了量子計算機與電子計算機的共生未來,他指出:“量子計算機并非電子計算機的終結者,而是其強有力的伙伴,共同解決技術瓶頸,提升效率。比如在醫藥領域,量子計算機能顯著縮短新藥研發周期,為民眾健康帶來更多福祉。”這一觀點為量子計算技術的應用前景描繪了一幅充滿希望的藍圖。
-
量子計算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15瀏覽量
35092 -
量子計算機
+關注
關注
4文章
533瀏覽量
2557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