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殼的生產和質量檢測過程中,高度測量的精度至關重要。激光對焦測量系統和光譜共焦傳感器測量系統作為兩種常見的測量技術,在手機殼測高方面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性能。本文將詳細探討這兩種測量系統在手機殼測高精度上的差異。
測量原理的差異對手機殼測高精度的影響
(一)光譜共焦傳感器
光譜共焦傳感器利用光學色散原理進行測量。白光 LED 等寬光譜光源發射出的復色光,經色散物鏡后不同波長的光聚焦在不同位置。只有聚焦在手機殼表面的波長光線能通過檢測孔并被光譜儀檢測到,通過提取峰值波長實現精確測高。這種非接觸式測量方式具有高精度、高穩定性的特點,能夠適應手機殼各種復雜的表面材質和形狀,為精準測量提供了可靠的技術基礎。
(二)激光對焦
激光對焦主要通過測量激光束從發射到被手機殼反射并返回接收器的時間(或相位差)來計算高度。雖然其也具有一定的精度,但相對而言測量原理較為簡單。在面對手機殼復雜的結構和表面特性時,可能會受到一些限制,例如在一些角落或曲面部位,激光束的反射路徑可能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測量精度。
精度差異在手機殼測量中的體現
(一)光譜共焦傳感器
光譜共焦傳感器在測量手機殼高度時,憑借其高精度的光譜分析和共焦檢測技術,通常能夠達到微米級甚至更高的精度。這對于手機殼這種對尺寸精度要求較高的產品來說,具有極大的優勢。在手機殼的細節部位測量和質量控制環節,能夠準確地檢測出微小的高度差異,確保產品符合高標準的質量要求。
(二)激光對焦
激光對焦的精度雖然也較高,但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例如激光束的發散角、接收器的靈敏度以及環境因素等。在手機殼測量中,這些因素可能導致測量結果出現一定的偏差。相比之下,其精度略遜于光譜共焦傳感器,尤其是在對精度要求極高的手機殼精密部件測量中,差異更為明顯。
適應性差異對手機殼測量的重要性
(一)光譜共焦傳感器
光譜共焦傳感器對手機殼的被測表面特性具有出色的適應性。無論是透明材質的手機殼、鏡面效果的手機殼還是高反光材質的手機殼,都能進行準確測量。這使得在各種不同材質和工藝的手機殼生產和檢測過程中,光譜共焦傳感器都能發揮穩定的測量性能,為不同類型手機殼的質量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激光對焦
激光對焦在面對某些特定表面的手機殼時,如高反光表面,可能會受到干擾,導致測量精度下降。此外,激光對焦對測量環境的要求相對較高,需要避免振動、溫度變化等干擾因素。在手機殼生產現場等復雜環境中,這些要求可能較難滿足,從而影響其在手機殼測量中的應用效果。
應用場景差異在手機殼領域的表現
(一)光譜共焦傳感器
由于其高精度、高穩定性和良好的適應性,光譜共焦傳感器在手機殼的精密測量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例如在電子制造過程中的手機殼零部件高度測量、半導體封裝與手機殼結合部位的精度檢測以及 3D 打印手機殼的尺寸控制等方面,都能夠提供準確可靠的測量數據,有力地支持了手機殼產品的質量提升和生產效率提高。
(二)激光對焦
激光對焦在手機殼領域也有一定的應用,如在一些基本的尺寸測量和簡單的裝配環節中。然而,在需要極高精度和面對復雜表面的手機殼測量場景中,激光對焦的局限性就顯現出來。它可能無法滿足高端手機殼生產對精度和可靠性的嚴格要求。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2瀏覽量
756593 -
機器視覺
+關注
關注
162文章
4406瀏覽量
120733 -
自動對焦
+關注
關注
0文章
34瀏覽量
14619 -
線激光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瀏覽量
6252 -
光譜測量
+關注
關注
1文章
24瀏覽量
951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