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近期,XR市場迎來新的進展,PICO宣布將于8月底舉行PICO 2024新品溝通會,預計此次的新品可能會是PICO 4 Ultra MR一體機。Meta也計劃會在9月展示新款智能AR眼鏡。關于蘋果,則是在早些時候就已經有消息顯示公司將推出AI眼鏡,屆時或將成為Vision Pro的“平替”。
終端市場如此熱鬧,ODM企業也在XR市場上表現出巨大的潛力。近期,ODM企業億道信息在投資者交流平臺表示子公司億境虛擬在AR眼鏡領域已服務多家知名客戶,新品AI眼鏡也在穩步研發中。
除了億道信息,龍旗科技、華勤技術等ODM企業均在XR市場的布局上迎來新進展,與此同時,在AI技術進一步落地的2024年,我們也看到了ODM企業將戰略延伸至“AI +”。
億道信息的主營業務包括消費類電腦及平板產品、加固智能行業終端產品、XR及AIoT產品,當前消費類電腦及平板業務是其主要的營收來源,加固智能行業終端產品、XR及AIoT產品都是其未來實現業績增長的重要業務。其中XR產品包括VR一體機、MR產品、AR運算單元,面向影音游戲、教育培訓等領域。
XR領域主要由億道信息的子公司億境虛擬負責,目前已經推出了包括 VR/MR 一體機、游戲一 體機、輕便化 VR glasses 眼鏡、工業 AR 頭盔、一體式及分體式 AR 眼鏡、AR 主運算單元等多種相關產品。并且與高通合作,基于高通 XR2 芯片的產品已服務了多家行業 XR 客戶。
2023年6 月,蘋果發布的 MR 頭戴設備 Apple Vision Pro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億境虛擬也推出了全新一代入門級MR一體機VisionSE。因為極其相似的外表,業內曾將其稱為“山寨蘋果”。當然,這個外號有貶義也有褒義的兩面性,積極影響的一面是億境虛擬因此“出圈”。
終端市場如此熱鬧,ODM企業也在XR市場上表現出巨大的潛力。近期,ODM企業億道信息在投資者交流平臺表示子公司億境虛擬在AR眼鏡領域已服務多家知名客戶,新品AI眼鏡也在穩步研發中。
除了億道信息,龍旗科技、華勤技術等ODM企業均在XR市場的布局上迎來新進展,與此同時,在AI技術進一步落地的2024年,我們也看到了ODM企業將戰略延伸至“AI +”。
億道信息的主營業務包括消費類電腦及平板產品、加固智能行業終端產品、XR及AIoT產品,當前消費類電腦及平板業務是其主要的營收來源,加固智能行業終端產品、XR及AIoT產品都是其未來實現業績增長的重要業務。其中XR產品包括VR一體機、MR產品、AR運算單元,面向影音游戲、教育培訓等領域。
XR領域主要由億道信息的子公司億境虛擬負責,目前已經推出了包括 VR/MR 一體機、游戲一 體機、輕便化 VR glasses 眼鏡、工業 AR 頭盔、一體式及分體式 AR 眼鏡、AR 主運算單元等多種相關產品。并且與高通合作,基于高通 XR2 芯片的產品已服務了多家行業 XR 客戶。
2023年6 月,蘋果發布的 MR 頭戴設備 Apple Vision Pro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億境虛擬也推出了全新一代入門級MR一體機VisionSE。因為極其相似的外表,業內曾將其稱為“山寨蘋果”。當然,這個外號有貶義也有褒義的兩面性,積極影響的一面是億境虛擬因此“出圈”。

圖:億境虛擬MR一體機VisionSE系列(電子發燒友網攝)
值得一提的是,億境虛擬MR一體機VisionSE系列在美國CES展上受歡迎程度超過預期,億境虛擬總經理石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帶了十幾臺樣機,展會上賣了10臺,每臺價格250美金。
可以說,在蘋果自己的平替產品AI智能眼鏡還未發布前,其他品牌的平替已經率先吃掉了一部分市場份額。
另一家ODM公司華勤技術也已經實現端到端打通 VR/AR 的研發、運營及制造的一站式服務能力,2023 年第三季度實現 VR 全球大客戶的突破。智能手表、VR/AR 等品類已經是龍旗科技具備ODM優勢的領域,在XR品類上,公司早期便與愛奇藝、陸遜梯卡等終端廠商均有合作。
在可穿戴設備中,AI智能眼鏡正在快速崛起,IDC 的數據顯示,2024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 能眼鏡出貨量同比增長 217%。這也成為ODM企業布局的方向。
億道信息表示公司看好可長時間佩戴的傳統眼鏡數字化、AI智能化的新產品方向,這也是公司研發AI眼鏡的原因之一。億道信息還在進行“AI+”戰略轉型,深化與Intel、AMD、微軟、高通、瑞芯微、展銳等原廠伙伴的技術合作,億道信息認為“以人工智能、空間計算、空間感知為技術基礎的AI家庭智算中心、AI glasses等新品類方向的技術賦能愈發重要”。
在近期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上,由于客戶保密協議要求,華勤技術和龍旗科技都沒有透露出具體客戶名稱和產品型號。龍旗科技表示公司已與全球互聯網頭部客戶通力合作,成功推出并持續合作了兩代智能眼鏡產品。得益于 AI 技術的深度融合與創新應用,第二代智能眼鏡產品在市場上表現出色。
XR行業和AI技術帶來的AI智能眼鏡市場發展勢頭依舊強勁。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但機遇同樣巨大。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XR、AI技術將在更多的領域得到應用。ODM企業在關注技術發展和市場變化時,調整公司戰略以保持技術和市場競爭力。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ODM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2瀏覽量
30281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3711瀏覽量
274459 -
MR
+關注
關注
2文章
334瀏覽量
43627 -
AR眼鏡
+關注
關注
4文章
555瀏覽量
23903 -
XR
+關注
關注
0文章
399瀏覽量
963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2025年可穿戴設備市場五大看點:AI眼鏡產業鏈即將釋放,邊緣AI成為趨勢之一
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在2024年,AI技術驅動產業鏈進行技術迭代,智能眼鏡等新品類加速成長,UWB等新技術隨著廠商的投入加速落地。下面分享2025年可穿戴設備市場的五大看點。 一、AI

AI在可穿戴領域狂飆,混合式AI模式加速落地
并不陌生,它帶來了更加個性化的推薦和更加人性化的交互方式。 ? 在可穿戴設備上,蘋果、三星、360、索尼、XREAL等做智能手表、XR設備的硬件廠商都將生成式AI用到了自己的產品上。在

UWB行業開啟新副本!高通入局,產業鏈玩家瞄準可穿戴市場
花了不少功夫,外媒報道,Wear OS 5或將支持UWB技術。 ? 盡管UWB技術在當下還是不溫不火,但很顯然,多家可穿戴設備廠商都在往更深處布局UWB。除了谷歌,布局UWB技術的廠商還有華為、蘋果、三星。那么,UWB技術在可穿戴

AI 時代,如何突破可穿戴設備的能效邊界??
從智能化升級邁向場景化深度應用,再到全新交互方式的探索,AI 正重塑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未來走向。在芯原舉辦的以 “智慧可穿戴:始終在線、超輕量、超低能耗” 為主題的技術研討會上,芯原股份解決方案架構
發表于 04-16 16:00
?146次閱讀

芯原戴偉進:可穿戴設備是通往AI的入口
4 月 16 日下午,芯原舉辦了以 “智慧可穿戴:始終在線、超輕量、超低能耗” 為主題的技術研討會,聚焦 AI 技術與可穿戴設備的融合創新。此次研討會邀請了產業鏈內相關企業的決策者以及戰略、技術專家
發表于 04-16 14:38
?207次閱讀
芯原戴偉民:DeepSeek顯示AI+可穿戴能 “巧力出奇跡”?
4 月 16 日下午,芯原舉辦了以 “智慧可穿戴:始終在線、超輕量、超低能耗” 為主題的技術研討會,聚焦 AI 技術與可穿戴設備的融合創新。此次研討會邀請了產業鏈內相關企業的決策者以及戰略、技術專家
發表于 04-16 13:59
?228次閱讀
ODM企業AI眼鏡布局加速!技術積淀+先發優勢引爆增長
和制造過程中,確保最終產品的高性能與可靠性。當前,AI智能眼鏡的ODM企業包括但不限于龍旗科技、億道信息、佳禾智能等。這些公司憑借自身強大的研發能力和成熟的生產工藝,在推動AI智能眼鏡的發展進程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 智能
AI眼鏡形態席卷可穿戴市場!谷歌眼鏡幾次“流產”,將靠AI翻盤
技術前沿的谷歌,始終在尋找AI技術的最佳落地場景,可穿戴設備是其中一個目標。 ? 谷歌最近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特別是MR設備領域迎來多個進展,包括Project Astra將通過眼鏡原型設備進行測試
回顧2024年可穿戴芯片新品:AI技術迭代加速,醫療監測成為發展新主線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2024年,可穿戴設備市場持續發展,上游各家廠商創新不斷,在芯片解決方案、傳感器技術、無線通信模塊等方面不斷創新,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功能需求,例如更精準的健康監測、更長

可穿戴設備多個環節完成融資,XR芯片、顯示技術潛力待挖掘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今年,可穿戴設備市場隨著消費市場的回暖獲得了一定的成長,產業鏈上的企業也獲得了同步的成長。與此同時,隨著行業的快速增長,資本市場對可穿戴設備產業鏈上的企業給予了更多

Humane首款可穿戴AI設備遭退貨潮沖擊
近期,Humane公司的首款可穿戴AI設備AI Pin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據公司內部銷售數據透露,自今年5月至8月,AI Pin的退貨量驚人地超過了其銷售量,顯示出消費者對該產品的接受
基于一種AI輔助可穿戴微流控比色傳感器系統
存在的挑戰限制了這項技術的實際應用。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為了克服這些挑戰,來自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工智能(AI)輔助的可穿戴微流控比色傳感器系統(AI-WMCS),用于快速、無創、同步檢測人類淚液中

#參考設計#可穿戴心電圖設計方案
可穿戴心電圖參考設計可測量心率數據和運動,并實現物聯網連接以實現健康管理。 *附件:可穿戴心電圖參考設計.pdf 心電圖 (ECG) 心臟數據提供了心臟功能的詳細信息,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每分鐘心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