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2024年,可穿戴設備市場依舊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迎來了新技術應用帶來的變革。同時行業內競爭激烈,各品牌正通過技術創新和服務優化來爭奪市場份額,整個產業朝著多元化且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在2024年,AI技術驅動產業鏈進行技術迭代,智能眼鏡等新品類加速成長,UWB等新技術隨著廠商的投入加速落地。下面分享2025年可穿戴設備市場的五大看點。
一、AI Agent賦能、新品類推動可穿戴設備市場將持續增長
回顧2024年,IDC預測2024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預計將同比增長6.1%,達到5.379億臺。盡管不同類型的可穿戴設備增長速度不一,但總體來看,整個市場仍然保持了穩健的增長態勢。智能戒指、AI智能眼鏡,以及AI Agent(智能代理/智能體)與硬件設備結合帶來的新型可穿戴設備新品類的涌現和技術創新顯著推動了市場的持續增長。
在智能戒指品類,例如三星發布了最新的AI穿戴式設備Galaxy Ring,這款產品不僅能夠提供心率警示、睡眠追蹤等健康監測功能,還可以通過手勢進行拍照、關閉鬧鐘等操作。芬蘭智能戒指品牌Oura在其產品Oura Ring上引入了個人AI健康顧問。澳洲醫療器械公司Opuz推出的Opuz Ring結合新的傳感技術和人工智能,實現了無創監測血糖的功能。
智能眼鏡品類引入了AI助手、攝像頭等功能,并且通過技術迭代實現了輕量化、智能化。2024年11月,Meta AI眼鏡出貨量超過100萬臺,獲得了市場的熱烈反響。
在其他新型可穿戴設備中,美國科技公司Humane推出了Ai Pin,它可以安置在服裝上,通過產品上的微型投影儀投屏在手掌上進行交互。但目前來看,AI Pin并未在可穿戴設備上獲得明顯的增長。
預期未來,AI Agent或將迎來新的成長機會,一方面落地AI Pin。AI Pin往往依賴于云服務來增強其本地計算能力,而獲得AI Agent 的支持可以確保即使是在小型設備上也能實現復雜的 AI 處理,讓AI Pin可以實現更多的功能。另一方面是空間智能體AI模型落地可穿戴設備,帶來除語言交互之外,在視覺上的推理和與三維世界互動的能力。
二、AI智能眼鏡需求爆發!產業鏈更多機會將在2025年釋放
近年來,可穿戴設備市場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新興品類在市場上嶄露頭角。回顧2023年之前,TWS耳機、智能手表等基礎可穿戴設備迅猛發展。2024年上半年,開放式耳機作為TWS的衍生產品備受關注,市場增速一度超過TWS耳機,成為“爆紅”單品。進入2024年下半年,隨著AI技術的落地,智能眼鏡的市場潛力被進一步激發,展望未來,AI智能眼鏡有望繼續成為2025年可穿戴設備市場增長的新引擎。
IDC預測,2025年全球AI眼鏡市場出貨量將達到1280萬副,同比增長26%,而中國市場的出貨量預計將達到280萬副,同比增長107%,到2028年的5年復合增長率58%。這意味著中國市場將迎來翻倍式的增長。雷鳥創始人李宏偉直言,2025年注定是智能眼鏡的世紀大戰之年。
AI智能眼鏡成本下降成為推動該市場普及的關鍵之一。例如,雷鳥創新最新發布的雷鳥V3AI拍攝眼鏡起售價已經下探到1799元人民幣,相比之前的版本有顯著降價。關鍵組件如AR/VR芯片、攝像頭模組及顯示方案等的技術發展將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使得廠商能夠在定價上有更多靈活性,從而加速產品進入消費市場。
在產業鏈機會上,關注AI芯片、傳感器、存儲等關鍵環節。在AI芯片方面,閃極AI拍拍鏡、XREAL Air 2 Ultra等智能眼鏡均內置大模型,由此給AI芯片帶來迭代需求。在傳感器方面,衍生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的基礎功能,在消費者關注健康需求的背景下,AI智能眼鏡也將集成更多健康監測功能,甚至有機會朝著醫療級方向發展。在存儲芯片領域,功能增加帶來的存儲需求被進一步激發。總體而言,AI智能眼鏡帶來的產業鏈機會將在2025年進一步釋放。
邊緣計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響應時間長、帶寬成本高等問題,在可穿戴設備的使用上,可以解決數據隱私、低延遲等問題,特別是在AI大模型的應用下,可以實現在本地處理部分AI任務,減少對云端的依賴。
目前可以看到的是,邊緣智能(Edge AI)通常將AI模型的訓練和推理移動到傳感器等離用戶更近的邊緣設備上,在傳感器上進行實時數據處理、分析數據。例如2024年日本北海道大學與東京大學主導的研究團隊研發出配套開發了一款邊緣計算軟件可穿戴的柔性多模態傳感器貼片,可以對傳感器所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實現對用戶心律失常、咳嗽及跌倒等狀況的監測。
隨著邊緣計算能力的提升,邊緣AI在可穿戴設備上的作用將不僅僅局限在數據采集上。當然,隨著本地端需要處理的任務增加,對存儲、AI芯片等性能的要求也會進一步提升。
藍牙芯片作為可穿戴設備的關鍵半導體器件,隨著可穿戴設備的不斷升級和發展。談及藍牙芯片的迭代趨勢,Nordic Semiconductor 亞太區銷售與營銷副總裁 Bj?rn ?ge “Bob” Brandal在接受電子發燒友網采訪時表示,功耗始終是最關鍵的設計考慮因素,因為它決定了產品的可用性。
可穿戴設備的AI技術已經從傳統AI向生成式AI、多模態大模型等方向迭代,隨之而來的功耗問題亟需解決。當前,已有不少藍牙芯片廠商針對產品功耗進行設計,例如Nordic 最新的系統級芯片(SoC) 將先進的性能與超低功耗相結合,最大限度地延長了電池壽命。Silicon Labs也推出的BG22系列可以在0dBm輸出功率的條件下,TX電流為4.1mA。物奇微電子的產品采用RISC-V+DSP的設計架構,以及多模塊化處理的軟件SDK,實現功耗性能的突破。
在高端化方面,為了應對開放式耳機、AI智能音頻等可穿戴設備帶來的開放式音頻系統的挑戰,不少藍牙音頻SoC加入AI技術。例如物奇微電子將邊緣計算AI處理技術引入藍牙音頻SOC中,在降風噪等方面都實現了提升。
市場研究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耳機市場規模已達到715 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638億美元。隨著AI大模型的落地,AI耳機在耳機品類中加速成長,在2023年的全球市場規模已達到數十億美元。除了AI耳機,AI智能眼鏡、AI智能戒指等細分品類均快速增長。
隨著語音助手、智能健康監測(心率、血壓等)、圖像識別和多模態交互等AI功能的引入,可穿戴設備需要處理的數據量大幅增加。這不僅要求更大的存儲容量來保存用戶數據、模型參數和中間計算結果,同時也對讀寫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確保實時性和流暢性。
我們觀察到,在2024年,NOR Flash受益于AI技術的落地迎來了新一波的增長。此前,普通耳機需要的存儲容量為64Mb(8MB)到128Mb(16MB)用以完成記憶指令與快速連接功能,例如vivo TWS 4 Hi-Fi版搭載了 64KB加密存儲Flash,最大8KB SRAM。而AI耳機三星Buds AI耳機的閃存容量達到了256Mb(32MB),有了明顯的提升。
2023年,TWS耳機的出貨量約為3.86億臺,帶動了超過7.7億顆Flash芯片的需求。可以期待的是,隨著AI智能手表、AI智能戒指、AI耳機,再加上AI智能眼鏡等細分領域對存儲的需求增加,Flash 芯片的銷量將保持增長。同時,芯片廠商將保持存儲容量的升級,以減少終端中使用的數量,保持可穿戴設備的輕量化。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相關推薦
據外媒最新報道,Meta公司正積極拓展其可穿戴設備領域,致力于升級并推出更多創新產品。其中,備受矚目的智能眼鏡項目將迎來全新升級,同時Meta還在探索智能手表和帶攝像頭的耳機等新型可穿戴設備的研發。
發表于 01-23 15:11
?259次閱讀
1067.78億元。可見,AI眼鏡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 ? 消費市場看好,資本市場的表現也不差,2025
發表于 01-14 00:56
?2337次閱讀
2025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將迎來一系列變革性的發展,智能手表的銷量將實現5%的顯著提升,這一
發表于 01-13 17:28
?356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CES 2025已經于美國太平洋時間1月7日正式開始,作為全球消費電子風向標,AI成為此次盛會的主題。電子發燒友網關注到,已有不少關于可穿戴設備的新品亮相
發表于 01-09 00:03
?2771次閱讀
和多元化的創新趨勢,依舊有不少具備市場潛力的企業獲得了新一輪的融資。 ? 根據電子發燒友網的不完全統計,2024年下半年約有28起國內可穿戴設備
發表于 01-02 00:24
?2998次閱讀
技術前沿的谷歌,始終在尋找AI技術的最佳落地場景,可穿戴設備是其中一個目標。 ? 谷歌最近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特別是MR設備領域迎來多個進展,
發表于 12-26 00:12
?2670次閱讀
可穿戴設備洞見分析
電子發燒友網官方
發布于 :2024年11月12日 15:08:06
可穿戴設備洞見分析
電子發燒友網官方
發布于 :2024年11月12日 14:24:39
隨著AI技術的發展,AI和可穿戴設備產業融合得越來越緊密,包括藍牙芯片、算法、應用等產業鏈上下游多個環節都有
發表于 10-22 01:19
?3386次閱讀
2024年10月15日,由全球知名電子科技媒體 和慕尼黑華南電子展聯合主辦的2024年IoT大會可穿戴設備論壇成功舉辦。本次會議,芯海科技、江波龍、東芯半導體、艾邁斯歐司朗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專家
發表于 10-16 08:21
?1250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今年,可穿戴設備市場隨著消費市場的回暖獲得了一定的成長,產業鏈上的企業也獲得了同步的成長。與此同時,隨著行業的
發表于 09-24 01:00
?3964次閱讀
AR眼鏡。行業人士認為,AR眼鏡有望成為AI落地的理想載體。 ? AI 眼鏡對視覺芯片的要求 ?
發表于 08-21 00:22
?3966次閱讀
,可以實現對交通狀況的實時分析和優化,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4.醫療健康:在醫療設備和可穿戴設備中應用 NanoEdge AI,可以實現對患者健康狀況的實時監測和預警,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3
發表于 03-12 08:09
方面,三星、小米、OPPO以及HTC VIVE等廠商都帶來了最新產品,從這些新品中,我們將看到產業鏈發展的最新趨勢,以及各家廠商全球化布局的進展。 ? ? 三星入局智能戒指市場,AI
發表于 02-29 01:27
?8736次閱讀
值得關注的是,三星可穿戴設備或將內置AI軟件,助力推進數字健康發展,引領“全新智能健康體驗新時代”。盡管尚未確認此類設備的具體名稱,但結合此前信息,可以推測Galaxy AI將首先進入
發表于 02-22 15:00
?734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