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摩爾定律逐漸逼近物理極限,傳統依靠縮小晶體管尺寸來提升性能的方法面臨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先進封裝技術作為超越摩爾定律的重要途徑,正成為半導體行業新的焦點。晶圓廠和封測廠齊發力,共同推動先進封裝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為半導體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本報告將深入探討先進封裝技術的現狀、發展趨勢及其對半導體行業的影響。
一、先進封裝技術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1.1摩爾定律的放緩與封裝技術的崛起
摩爾定律指出,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大約每18至24個月就會翻一倍,處理器性能大約每兩年翻一倍,同時價格下降為之前的一半。然而,隨著工藝制程進入10nm以下,芯片設計成本快速提高,且越來越接近物理極限,摩爾定律明顯放緩。根據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IBS)的數據,16nm工藝的芯片設計成本為1.06億美元,而5nm則增至5.42億美元。
面對這一挑戰,業界開始將研發重點從“如何把芯片變得更小”轉變為“如何把芯片封得更小”。先進封裝技術通過提高集成度和性能、降低成本,成為延續摩爾定律的重要途徑。
1.2先進封裝技術的定義與功能
芯片封裝是用特定材料、工藝技術對芯片進行安放、固定、密封,保護芯片性能,并將芯片上的接點連接到封裝外殼上,實現芯片內部功能的外部延伸。芯片封裝完成后,還需進行芯片測試以確保封裝的芯片符合性能要求。通常認為,集成電路封裝主要有電氣特性的保持、芯片保護、應力緩和及尺寸調整配合四大功能。
二、先進封裝技術的演進與發展現狀
2.1封裝技術的五個發展階段
迄今為止,全球集成電路封裝技術一共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
通孔插裝時代:以DIP(雙列直插封裝)、SIP(單列直插封裝)技術為代表。
表面貼裝時代:以LCC(無引線芯片載體)、SOP(小外形封裝)為代表,用引線替代引腳并貼裝在PCB板上。
面積陣列時代:以BGA(球柵陣列封裝)、CSP(芯片尺寸封裝)、FC(倒裝焊封裝)等先進封裝技術為代表,封裝體積大幅縮減,系統性能顯著提升。
多芯片封裝與系統級封裝時代:MCM(多芯片模塊)、SiP(系統級封裝)、Bumping等技術快速發展,封裝技術從單芯片封裝向多芯片封裝、從封裝元件向封裝系統演變。
立體結構封裝時代:MEMS(微機電機械系統封裝)、TSV(硅通孔)、FO(扇出型封裝)等立體結構型封裝技術相繼出現,封裝產業鏈進入復雜集成時代。
2.2當前主流技術與未來趨勢
當前,全球封裝行業的主流技術處于以CSP、BGA為主的第三階段,并向以SiP、FC、Bumping為代表的第四階段和第五階段封裝技術邁進。根據SemiconductorEngineering預測,全球半導體封裝市場規模將由2020年的650.4億美元增長至2027年的1186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為6.6%。其中,先進封裝復合增長率超過傳統封裝,有望于2027年市場規模超過傳統封裝,達到616億美元。
先進封裝技術多樣,包括FO、WLCSP(晶圓級芯片規模封裝)、FCCSP(倒裝芯片級封裝)、FCBGA、2.5D封裝、3D封裝、SiP等。這些技術通過提高集成度和性能、降低成本,滿足市場對電子設備小型化、系統化和信息傳遞速度不斷提升的需求。
三、晶圓廠和封測廠在先進封裝中的角色與發力
3.1晶圓廠的優勢與布局
晶圓廠在先進封裝中的地位領先,尤其是高端封裝的實現越來越依賴前道技術。臺積電、英特爾和三星等晶圓廠憑借先進封裝需求走高,封裝收入在全球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
臺積電:早在2008年便成立集成互連與封裝技術整合部門,專門研究先進封裝技術。目前,臺積電已形成CoWoS、InFO、SoIC技術陣列,并在2020年宣布將其2.5D和3D封裝產品合并為一個全面的品牌3DFabric技術,進一步加速3D IC生態系統的創新及完備。
英特爾:同樣在先進封裝領域投入巨資,通過不斷迭代新型封裝技術,提升產品性能和市場競爭力。
三星:在3D封裝技術方面取得顯著進展,通過TSV等關鍵技術實現芯片間的垂直互聯,提高集成度和性能。
3.2封測廠的專業化與創新
半導體產業垂直分工造就專業委外封裝測試企業(OSAT)。封測廠通過專業化服務,為晶圓廠提供高質量的封裝測試解決方案。在先進封裝領域,頭部OSAT廠商如安靠、日月光、長電科技等憑借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不斷推動封裝技術的進步。
四、先進封裝技術的市場前景與機遇
4.1市場規模與增長潛力
根據Yole的預測,全球先進封裝市場將持續增長。2023年全球先進封裝營收為378億美元,占半導體封裝市場的44%,預計2024年將增長13%至425億美元,2029年增長至695億美元,CAGR達11%。其中,2.5D/3D封裝增速最快,高端封裝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43億美元增長至2029年的280億美元,CAGR達37%。
4.2應用領域與市場需求
先進封裝技術在多個應用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在高性能計算領域,先進封裝技術通過提高集成度和性能,滿足超算和AI芯片對算力和帶寬的極致需求;在消費電子領域,隨著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產品的不斷迭代升級,對芯片封裝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汽車電子和工業物聯網領域,先進封裝技術通過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保障產品的長期穩定運行。
4.3國產替代與全球競爭
面對美國等國家的制裁和技術封鎖,中國半導體行業加速國產替代進程。在先進封裝領域,國內企業如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等憑借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逐步縮小與國際領先企業的差距。未來,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的持續復蘇和中國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國產先進封裝技術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五、結論與展望
先進封裝技術作為超越摩爾定律的重要途徑,正成為半導體行業新的焦點。晶圓廠和封測廠齊發力,共同推動先進封裝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為半導體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未來,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的持續復蘇和中國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先進封裝技術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國內企業需加強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提高國產先進封裝技術的國際競爭力,為半導體行業的自主可控貢獻力量。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5078瀏覽量
129009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909瀏覽量
140194 -
封測
+關注
關注
4文章
359瀏覽量
353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臺積電最大先進封裝廠AP8進機
日月光2024年先進封測業務營收大增
格創東智受邀出席封測年會,共話先進封裝CIM國產方案

整合為王,先進封裝「面板化」!臺積電、日月光、群創搶攻FOPLP,如何重塑封裝新格局?

賦能創芯,共筑生態:航順芯片HK32MCU新品發布,強勢打破行業內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