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硬件設備越來越趨于一致性,軟件定義了未來制造業的說法變得更為現實。近幾年來,全球工業自動化提供商施耐德電氣通過收購工業軟件公司,不斷擴大其工業軟件平臺產品,為企業提供更多工業物聯網(IIoT)的價值。
軟件已經被視為未來制造業競爭力的核心,同時軟件也為工業物聯網(IIoT)提供價值。施耐德電氣作為一家硬件供應商,在2014年便收購了英維思,一家為數不多的工業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供應高,業務包括過程控制和離散制造。
施耐德電氣現在軟件品線已經覆蓋工藝工程、運營控制、信息管理、資產管理、運營管理、供應鏈管理六部分。每個階段都涵蓋整個生命周期,包括設計、計劃、操作、分析和優化。在這一點上,軟件產品已經涵蓋了工業供應鏈和各個市場領域。
據了解,施耐德電氣早在五六年前就開始并購活動,并繼續投資其原有的軟件產品。2014年,施耐德電氣成立了一個軟件部門來整合相關資產、技術和人員。全球軟件業務人員數量為3000人。另外,施耐德電氣擁有10個研發中心和1000多名研發人員。
面對全球智能制造業的浪潮,施耐德電氣在2017年初發布EcoStruxure物聯網架構,而EcoStruxure作為三層架構,既不是物聯網平臺,也不是工業云平臺。底層包括具有互連能力的各種硬件產品,中間層是邊緣點控制,最上層包含各種應用程序、分析和服務。
工業物聯網只能通過信息數據、通信和應用這三層的互通來實現。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一個操作系統級的軟件平臺來支持和連接這個三層體系結構。EcoStruxure也是施耐德電氣為工業領域應用開發人員設計的一個響應式、可擴展、開放的軟件平臺。該平臺作為第二層與第三層之間的連接環節,能夠實現信息技術(IT)與運營技術(OT)之間的融合。這也是EcoStruxure的核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用戶可以在平臺上導入組件構建應用所需的功能模型,例如監視、控制和數據采集功能,實現制造執行系統(MES)、數據分析和資產管理等應用。EcoStruxure系統平臺是開放的,可以實現與其它系統平臺的無縫連接,實現數據共享和交互,并向后兼容Wonderware產品。
數據本身不能帶來價值,企業必須將原始數據升級為信息,從信息中挖掘知識,提煉知識轉化為智慧,反饋到決策層和執行層,實現為企業帶來價值的人員、資產和運營閉環。施耐德電氣從操作控制到運營管理的強大軟件實力幫助企業實現了IIoT的潛力。
施耐德電氣還為其軟件業務(基于訂閱的模式)推出了基于云的軟件消費模式。用戶可以根據需要的功能模型和要點購買軟件。軟件在訂閱期間免費升級。這種授權模式可以降低用戶的成本,提供更靈活方便的產品組合,甚至為用戶或合作伙伴帶來更多的財務靈活性,幫助實現IIoT的商業價值。
-
軟件
+關注
關注
69文章
5013瀏覽量
88084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53瀏覽量
53721 -
工業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5文章
2384瀏覽量
64959
原文標題:軟件定義未來制造 釋放工業物聯網價值
文章出處:【微信號:ofweekgongkong,微信公眾號:OFweek工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