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壓配電系統中,有時低壓集中無功補償設備并不是直接安裝在 低壓母線側 ,主要出于以下技術和經濟因素的考慮:
1、避免補償容量浪費和補償不精準
集中補償設備直接安裝在低壓母線側時,可能對系統整體的無功需求進行 過度或不足補償 ,因為負荷的無功需求在不同時間段內波動。
負載變化頻繁時,在母線上補償難以跟隨實際需求進行精確調整,會造成補償效率降低或產生 過補償 ,引發不必要的電壓升高。
2、減少諧波干擾的風險
母線側匯集多種負載 ,其中一些非線性負載(如變頻器、整流器)會產生諧波。如果在低壓母線上直接補償,補償電容器可能會與系統的諧波電流發生 諧振 ,導致電壓畸變或電容器過熱損壞。
分散補償或分級補償能夠有效降低諧波疊加的風險,并且能更好地配合諧波濾波設備運行。
3. 降低開關操作沖擊和電壓波動
在低壓母線側安裝大容量補償設備時,投切電容器會引起母線電壓的波動甚至涌流沖擊,影響其他敏感設備的正常運行。
逐段或分組補償能有效減少單次操作帶來的沖擊,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4. 系統保護和協調問題
母線上設備眾多,若直接在母線上補償,出現故障時難以 快速定位問題 。分布式補償可以更容易隔離和診斷問題,同時提高系統的 維護便利性 。
5. 經濟性與效率權衡
在低壓母線側集中補償需要配置較大的補償容量及高電流能力的開關設備, 投資成本較高 。
若選擇在負載側或配電柜內分散補償,不僅可以降低設備容量需求,還能更精準地應對局部無功需求。
適合的補償位置建議
1、負載側分散補償:對于大功率感性設備(如電動機)可直接安裝電容器組,減少線路損耗。
2、配電柜內分組補償:適用于多個負載共用的配電區,能有效降低補償過度的風險。
3、變壓器低壓側補償:部分場合可在變壓器低壓側進行集中補償,減少變壓器的無功負載,提高變壓器的出力。
在低壓母線側安裝集中補償并非最佳選擇,主要是因為會增加補償的難度、諧波風險和系統不穩定性。更合理的做法是根據實際需求,在負載端、配電柜內或變壓器低壓側分段補償,以實現高效穩定的無功管理。
審核編輯 黃宇
-
無功補償
+關注
關注
12文章
553瀏覽量
22939 -
母線
+關注
關注
0文章
172瀏覽量
166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