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新能源車這幾年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從一開始的消費者被迫接受到現在主動認可,新能源車在享受專用號牌、免購置稅、單獨搖號等眾多紅利之下,銷量成倍增長。
2016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1.7萬和50.7萬輛,比2015年同期增長51.7%和53%。2017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再次獲得高速增長,產銷分別完成79萬輛和78萬輛,在2016年的基礎上,同比增長53.8%和53.3%。然而,我國從2011年開始正式進入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階段,時至今日,已經6年時間。根據目前主流市場上汽車制造商提供的電動汽車的電池質保時間,普遍為5~8年,由此看來,第一批電動汽車已經開始進入了置換期。
新能源二手車市場現狀:難出手!
比起火熱的新車銷售,在廣州的市場中,很少能找得到收購新能源二手車的店面。二手車市場也幾乎很難看到新能源的蹤影。很多二手車商表示不愿意做新能源二手車的生意,也有很少一部分表示可以收,但是收購的價格非常低。
對于二手車的收購價格,一般情況下,傳統的燃油車保值率按照每年折舊5%來進行計算,然而,新能源車的保值率卻沒有通用的計算公式。以一輛新車價格10萬元、購買兩年、續航能力150公里的新能源車為例,經銷商給出的收購價僅為2.8萬元左右。
不僅廣州,在北京、上海等對新能源車接受程度較高的一線城市,也存在同樣情況。多數二手車經銷商拒絕接收新能源車的同時,部分經銷商正在嘗試收購,但收購價卻極低,一輛使用一年的新能源車甚至賣不到新車價格的60%,據了解,續航里程的長短并不是左右新能源二手車收購價的唯一因素。一輛新車售價近30萬元、續航能力超過300公里的新能源車,行駛一年多收購價也僅為13萬元。一年的貶值率就達到甚至超過6成,新能源二手車難出手、貶值率高這樣的情況無疑在影響著消費者購置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也在制約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回收體系不完整:遇寒冬!
隨著我國的電動汽車市場蓬勃發展,人們對于使用電池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新能源汽車作為我國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如此蓬勃的發展氣勢為何會在二手車市場遭遇寒冬?這與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回收置換體系以及目前的價格評估體系都有極大關系。據環保專家分析認為,目前我國尚未建立一個完善有效的回收網絡和體系,電池回收利用風險高等是造成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難的主要原因。
由于動力電池涉及到重金屬、電解液以及環保問題,對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而言,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如包裝運輸過程中,廢舊電池狀態不穩定,可能存在破損、漏液等情況,如果沒有進行封裝和安全處理,很容易造成短路、起火,甚至爆炸。因此很多企業不愿意參與到電池的回收處理再利用市場。此外,由于回收企業收到的電池包括各種形態、尺寸、規格、封裝形式,使得拆解時涉及到多種封裝夾具,企業很難實現大規模批量化拆解。尤其是當前新能源車普遍采用的鋰電池,從廢舊鋰電池中直接回收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高附加值的中間品商業化難度很大,造成回收工藝更加復雜。
以2016年為例,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約為252.5億瓦時,實際進入拆解回收的總量卻不足1萬噸,近84%以上的報廢電池仍滯留在車企手上。2017年中國動力電池產量44.5GWh,同比增長44%。雖然也有一些企業也在進行回收利用的工作,但目前還處于初級探索階段,回收過后的電池仍然沒有足夠完善的處置方案。
根據預測,2018年將是車用動力電池回收的小高峰。屆時,我國動力鋰電池廢舊回收市場累計廢舊動力鋰電池超過12GWh、報廢量超過17萬噸,從中回收鈷、鎳、錳、鋰、鐵和鋁等金屬所創造的回收市場規模將超過53億元。到2020年,我國車用鋰電池累計報廢量將會達到20萬噸,市場回收規模達到101億元。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動力鋰電池回收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廢舊電池的明天:何去何從?
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屢創新高的背后,隨之而來的卻是動力電池報廢帶來的環境壓力問題。按照國家規劃,到2020年,國內新能源車累計產銷量將達到500萬輛。到2020年這些新能源車帶來的龐大廢舊電池規模將何去何從?
在新能源車產銷井噴的當下,全球各國都意識到報廢動力電池的處理問題已成為目前嚴峻的課題。對此,各國也在積極開展相關方面的實驗研究和工程應用。目前,美國在電池的階級處理方面較為全面,還建立了電池回收利用網絡;德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電池回收利用制度,按照德國電池回收法規的規定,在德國,本國的電池生產商和進口商必須在政府登記,經銷商要組織收回機制,同時用戶也有義務將廢舊電池交給指定的回收機構,這種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落實和建立了完善的電池回收體系;而日本的電池生產廠商已經建立了一套“電池生產銷售—回收—再生處理”的回收利用體系。這些,都是比較好的電池回收利用方案。
而在國內,針對當前的現狀,工信部提出的國內首個關于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明確指出回收拆解企業應具有相關資質的國家標準《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將從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此外,自2018年2月1日起,《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檢測》等三項動力電池新國標也將正式實施。早在2012年7月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也明確提出,要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建立梯級利用和回收管理體系,國家電網下屬的北京、浙江子公司,在之后馬上投入資金進行梯次利用研究項目,但進展緩慢。
在國家政策對動力電池回收的嚴格要求下,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著手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包括超威集團、猛獅科技、沃特瑪、豪鵬科技、中航鋰電、比亞迪、CATL、國軒高科、比克電池等在內的動力電池企業均展開市場布局。目前包括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在內的多家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商也在醞釀新能源汽車的二手車回購計劃,以及積極推動廢舊電池的梯次利用進展。
小結
從理論上來看,我國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目前已經進行了各方面的布局,但從實際操作上,我國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方案仍然處于摸索階段,需要產業上中下游成立聯盟來共同努力。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想要快速高效地發展,二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提高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需要政府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引導。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回收問題,相關廠商和企業也應該負起責任,建立專業完整的新能源汽車回收、處理以及置換體系,這樣不僅利于企業的長足發展,也能有效地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56瀏覽量
78083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72瀏覽量
100428
原文標題:新能源車將進入置換期 廢舊電池何去何從?
文章出處:【微信號:cqche023,微信公眾號:車聯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與回收產業進行研究分析

動力電池氣動點焊機: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焊接之星
激光焊接機:新能源動力電池焊接的高效解決方案

新能源汽車電池三大散熱方案
激光焊接機:新能源動力電池焊接的高效利器
宏工科技技術向“新”,電池回收預處理段解決方案引關注
我國動力電池市場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長勢頭強勁

紅外技術檢測新能源動力電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