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測量超光滑的表面及中等粗糙表面的表面高度,通過干涉技術,可在任何放大倍率下實現相同的系統噪聲,它可實現優于 0.01 nm 的系統噪聲。
干涉工作原理
干涉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將光分成光學傳播路徑不同的兩個光束,然后再合并,從而產生干涉。干涉物鏡允許顯微鏡作為干涉儀而工作;焦點對準后,可在樣本上觀察到條紋。
CSI (白光干涉)使用白光掃描光滑到中等粗糙表面的表面高度,任何放大倍率下均達到 1 nm 的高度分辨率。
采用干涉法,3D 測量能以高精度進行。可沿 Z 軸掃描,在整個樣本上獲得條紋,用獲取的不同像素的高度重新構建 3D 圖像。
如需了解詳細情況,請咨詢邱經理17701039158(同微信)。
審核編輯 黃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CSI
+關注
關注
1文章
36瀏覽量
510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通過改變光的偏振態,從而實現白光干涉中的光學相移原理
通過改變光的偏振態,從而實現白光干涉中的光學相移原理,是一個涉及光學原理和技術的復雜過程。以下是對這一過程的詳細解釋:
一、光的偏振態與白光干涉
光的偏振是指光波在傳播過程中,光矢量
![通過改變光的偏振態,從而實現<b class='flag-5'>白光</b><b class='flag-5'>干涉</b>中的光學相移原理](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0C/wKgZO2duRgyAPaEuAACmMg2-DiE462.png)
反射鏡的移動,實現白光干涉中的機械相移原理
在白光干涉測量中,通過反射鏡的移動來實現機械相移原理是一種常見且有效的方法。以下是對這一原理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原理
白光干涉測量技術基于光的波動性和相干性原理。當兩束相干光波在空間
![反射鏡的移動,實現<b class='flag-5'>白光</b><b class='flag-5'>干涉</b>中的機械相移原理](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F5/wKgZO2d7QX2AWWL-AACiDhVVFUM095.png)
光學元件的插入與移除,實現白光干涉中的機械相移原理
在白光干涉測量中,通過光學元件的插入與移除來實現機械相移原理是一種獨特而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光學元件(如透鏡、反射鏡、棱鏡等)對光路的改變,從而實現對相位差的調制。以下是對這一
![光學元件的插入與移除,實現<b class='flag-5'>白光</b><b class='flag-5'>干涉</b>中的機械相移原理](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F5/wKgZO2d7QX2AWWL-AACiDhVVFUM095.png)
白光干涉中的光學相移原理
一、基本原理
在白光干涉儀中,光源發出的光經過擴束準直后,通過分光棱鏡被分成兩束相干光:一束作為參考光,另一束作為待測光。這兩束光在空間某點相遇時,會產生干涉現象,形成明暗相間的干涉條
![<b class='flag-5'>白光</b><b class='flag-5'>干涉</b>中的光學相移原理](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3F/wKgZO2dx-NeAasdnAABc1vYjjFE132.png)
白光干涉儀測量原理及干涉測量技術的應用
白光干涉儀利用干涉原理測光程差,測物理量,具高精度。應用于半導體、光學加工、汽車零部件制造及科研等領域,雙重防撞保護保障測量安全。基本原理:白光干涉
發表于 12-16 15:04
?0次下載
激光共聚焦和白光干涉儀哪個好?
激光共聚焦和白光干涉儀哪個好?在精密測量領域,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和白光干涉儀是兩種不同的高精度光學測量儀器。它們各自有著獨特的應用優勢和應用場景。選擇哪種儀器更好,取決于具體的測量需求和
發表于 05-06 09:41
?0次下載
激光共聚焦和白光干涉儀哪個好?
在精密測量領域,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和白光干涉儀是兩種不同的高精度光學測量儀器。它們各自有著獨特的應用優勢和應用場景。選擇哪種儀器更好,取決于具體的測量需求和樣品特性。在選擇適合特定應用的技術時,需要
![激光共聚焦和<b class='flag-5'>白光</b><b class='flag-5'>干涉</b>儀哪個好?](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7/88/wKgZomYogHKAaw6jAABknq-GyBM93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