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智能終端的全面普及,遠程辦公成為了金融機構的常態。遠程辦公提升了金融業務的效率、豐富了業務渠道、拓展了業務場景,受到了金融機構的歡迎。但是,在遠程辦公中總會出現一些安全問題,讓金融機構提心吊膽,擔心黑客會順著網線摸進內網,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比如——
金融機構的業務應用多、專業性強,應用的開發、維護離不開外包人員的支持。但是,外包人員難以管控,VPN等傳統遠程接入方案普遍存在身份認證不安全、權限管理不細致的問題。一旦外包人員賬號被竊取,黑客就能直接進入內網、隨意橫移,后果不堪設想。
移動展業所使用的終端設備雖然由金融機構統一派發,但是實際應用中,金融機構難以掌握終端設備的安全狀態,用戶使用行為不可控、應用訪問不可控……非常容易成為攻擊者的突破口。
金融機構的業務應用中有大量敏感數據,如用戶電話、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這些數據不但是黑客的重要目標,還容易遭到“內鬼”泄密。一旦爆發數據泄露事件,金融機構不但要面臨巨額罰款,商譽也會受到損害……
面對這些安全問題,金融機構迫切需要更安全、更便捷、更可控的遠程辦公解決方案,保障自身業務安全和網絡安全,為員工提供更好的辦公體驗,滿足監管機構的合規要求。
金融行業遠程辦公的安全挑戰
當前,金融機構的業務模式、IT架構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在建設遠程辦公系統時,金融機構需要面對以下幾個方面的挑戰:
如何實現“邊界模糊化”網絡環境下的安全接入?
隨著金融機構基礎設施云化、業務互聯網化和辦公移動化,不同角色的人員需要在任意時間、地點,用不同的網絡和設備,訪問業務資源。在分支機構組網、內部員工遠程辦公、運維人員遠程運維,以及外包人員遠程開發、合作伙伴遠程訪問等場景下,人、業務、數據開始走出內網,內網與外網之間的安全邊界逐漸模糊,業務資源在互聯網上的暴露面增大,帶來了新的安全風險。
以VPN為代表的傳統遠程接入解決方案,一則IP、端口公開,無法幫助金融機構收斂資源暴露面,二則存在過度信任、靜態授權的問題,無法實現細粒度的動態訪問控制。在此背景下,金融機構需要重新構建網絡安全邊界,并基于新的邊界實施動態訪問控制,以保障遠程辦公安全。
如何確保終端設備安全可控?
在移動展業、遠程辦公中,金融無法完全掌控員工使用終端設備的安全狀態,BYOD的普及更是使這一問題雪上加霜。一旦分支機構、內部員工、外包人員使用的終端設備被攻破,將成為黑客進入企業內網的跳板,讓企業難以防范。
近年來,金融機構積極推進信創建設,引入了大量信創終端設備。這加劇了終端設備的碎片化,造成終端安全部分產品存在不適配的問題,增加了終端安全的不可控性。
由于傳統的遠程辦公方案終端安全能力有限,金融機構要么強制要求終端設備安裝EDR、殺毒軟件等安全軟件,要么在客戶端中集成其它廠商的殺毒軟件,導致占用資源過度,影響終端設備性能,使得員工的操作體驗不佳。
如何保證敏感數據不被泄露?
金融機構的業務應用中,存儲著海量的敏感數據,時刻被黑客所覬覦。為了保障數據安全,很多金融機構部署了數據防泄漏(DLP)產品,包括終端側的EDLP和網絡側的NDLP。但是,傳統DLP主要關注數據的外發行為,忽視了數據在訪問、傳輸、存儲中的安全問題。
在數據訪問場景下,金融機構難以實現數據訪問的“最小化授權”,精準控制數據的訪問范圍。在數據傳輸上,難以對數據進行加密傳輸,保證信息的完整性、機密性。在存儲上,難以保證敏感數據在終端設備中的安全存儲,防范終端側的數據泄露。
如何滿足金融行業合規要求?
近年來,我國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完善,金融監管部門的執法力度與頻率不斷加大。金融機構既要遵守《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還要執行金融行業的《金融行業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實施指引》、《金融數據安全 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范》、《關于加強銀行業保險業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管理的通知》等行業規章和標準,合規壓力不斷加大。2023年以來,多家金融機構因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問題被處罰,給全行業敲響了警鐘。
與此同時,金融行業的信息系統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攻防演練重點關注的行業。如何在攻防演練中保證遠程辦公正常開展,避免遠程辦公系統被攻破,已經成為金融機構必須妥善處理的問題。
芯盾時代SDP,遠程辦公新選擇
面對新的業務模式、新的網絡環境、新的安全挑戰,以VPN為代表的傳統遠程接入方案已經無法滿足金融機構的遠程辦公需求。芯盾時代作為領先的零信任業務安全產品方案提供商,以零信任理念為指引,以軟件定義邊界為架構,以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為支撐,打造了零信任業務安全平臺(SDP),助力金融機構建立新型遠程辦公體系。
在架構上,芯盾時代SDP采用軟件定義的方式,將控制器與網關分離,在安全性、可用性上具備天然優勢。金融機構可以按照自身組織架構、業務需求,以“1個控制器+N個網關”的方式靈活組網。SDP網關支持本地、云上多種部署模式,金融機構能夠用一套系統實現多數據中心、多網絡域的遠程接入,在低改造甚至0改造的情況下將應用、設備與SDP對接,大幅縮減改造周期,降低部署成本,多、快、好、省的建立遠程辦公系統。在功能上,芯盾時代SDP采用All in One設計,全面整合自主研發的全類型身份標識技術、智能風險度量技術、切面安全技術、終端密碼安全技術等核心技術,從網絡、設備、身份、權限、數據五個維度,為金融機構構建零信任安全架構,對每一次業務訪問實施全程的、動態的、細粒度的動態訪問控制,一站式建立安全、便捷、合規的零信任網絡訪問系統,讓遠程辦公更安全。借助芯盾時代SDP,金融機構能從網絡、設備、身份、權限、數據五個維度,保證遠程辦公的安全:
隱藏應用暴露面,有效防范網絡攻擊
網絡掃描往往是網絡攻擊的第一步。只有掃描到了IP、端口信息,黑客才能確定攻擊入口和攻擊方式。VPN的IP、端口暴露于互聯網之上,而且普遍存在靜態認證、授權過度的問題,一旦被黑客利用,后果不堪設想。芯盾時代SDP采用了網絡隱身、加密傳輸、網絡隔離三大技術,能夠幫助金融機構實現業務應用和網關自身的雙重隱藏,有效收斂資源暴露面,防范端口掃描、DDoS攻擊,避免黑客以設備為跳板攻擊內網服務,杜絕“逢攻防演練、先關閉遠程訪問”的尷尬。1.網絡隱身:芯盾時代SDP采用應用代理和SPA單包授權技術,由網關統一代理業務應用訪問流量,同時對所有連接網關的設備進行預認證,不通過認證不開放端口,實現業務應用和網關雙重“隱身”,減少遭受網絡攻擊的風險。2.加密傳輸:通過認證后,芯盾時代SDP能在客戶端與網關之間建立加密隧道,保證數據通過互聯網安全傳輸。加密隧道采用國密算法,讓數據傳輸更加安全可控。
3.網絡隔離:在用戶登錄客戶端訪問內網服務時,禁止其終端設備訪問互聯網,避免終端設備上網時感染病毒,以設備為跳板攻擊內網服務。
把好終端安全關,隱患設備早隔離
終端設備作為遠程辦公的載體,其安全性是確保遠程辦公安全的關鍵所在。芯盾時代基于自主研發的終端安全產品線,賦予了SDP客戶端一體化的安全能力。在PC端和移動端,用戶只需安裝一個客戶端,就能實現多因素認證、終端身份校驗、終端安全基線核查、終端威脅態勢感知、App加固、數據防泄漏等功能,打造安全的遠程辦公操作環境。
1.終端身份校驗:憑借設備指紋技術,金融機構能夠通過SDP客戶端,精準標識設備身份,發現非常用設備登錄、多用戶通過同一設備登錄等風險行為,限制單個用戶最多使用的設備數量,還能夠在攻防演練中開啟設備審批功能,禁止不可信設備接入系統。
2.終端環境檢測:憑借終端威脅態勢感知技術,SDP客戶端能夠識別終端設備是否安裝了殺毒軟件,是否存在遠程控制軟件、模擬器、程序雙開、攻擊框架、Root/越獄等風險,是否加入指定域控,是否安裝了操作系統補丁。在訪問過程中,客戶端持續檢測終端安全態勢、用戶的操作行為,為安全控制中心提供終端側的風險信息。
3.APP加固:在移動端,SDP客戶端可以以SDK形式,集成在泛微、致遠、藍凌或金融機構自建的App移動辦公之中,既能幫助金融機構將移動辦公入口收縮至內網,縮小資源暴露面,還對移動辦公App進行安全加固,防范惡意篡改、病毒/木馬植入等風險,滿足金融機構移動展業、移動辦公的需求。
4.全系統適配:在PC端,SDP客戶端全面適配windows、macOS、Linux等操作系統,以及UOS、中標麒麟、銀河麒麟、深度等國產操作系統;在PC端,適配iOS、Android系統。憑借全面的適配性,芯盾時代SDP能夠在碎片化的終端環境下,幫助金融機構實施統一的終端管控策略,筑牢終端安全防線。
實施多因素認證,身份認證更安全
零信任的本質是以“身份”為核心實施細粒度的動態訪問控制。芯盾時代在IAM市場占有率穩居前三,技術能力行業領先,芯盾時代SDP也由此具備了強大的身份安全能力,能夠幫助金融機構提升身份安全能力,消除網絡釣魚、撞庫攻擊、弱密碼帶來的安全風險。
1.多因素認證:借助芯盾時代SDP,金融機構能夠一站式實施全局多因素認證,為員工提供短信驗證碼、動態口令、App掃碼、指紋識別、人臉識別、企業微信/釘釘/飛書認證等多種認證方式,提升身份認證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借助統一應用門戶和單點登錄功能,員工能夠通過一個門戶直接訪問權限內的業務應用,實現“一次認證、全網通行”。
2.動態認證:芯盾時代SDP能夠綜合身份、設備、IP、時間、行為、位置等因素,對每一次訪問全程進行實時的風險評估,根據風險級別自適應執行身份認證、訪問控制策略。在身份認證上,SDP能夠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動態調整認證策略,自適應執行免認證、默認認證、增強認證、禁止登錄等策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優化員工的操作體驗。
落實“最小化授權”,風險訪問全阻斷
VPN等傳統遠程辦公方案,普遍存在靜態授權、過度授權的問題。黑客一旦侵入內網,就能夠越權訪問,在內網橫向移動,給金融機構造成巨大風險。為了落實零信任的“最小化授權”原則,芯盾時代首創零信任切面安全能力,無改造地為業務系統注入安全能力,將權限管理能力至URL級,幫助金融機構對每一次訪問實施細粒度的動態訪問控制。
1.細粒度訪問控制:芯盾時代SDP支持多種權限管理模型,對于業務資源的管理能力細至URL級。金融機構能夠對于內部員工與外部分員工、各個部門與臨時項目組的不同角色,授權不同的訪問權限,實現對訪問權限的差異化、精細化管理。
2.自適應動態授權:在訪問控制上,SDP提供多種風險策略模型,金融機構能夠根據自身需求靈活定義模型,綜合設備、IP、時間、行為、賬號、位置等維度的風險信息,對每一次訪問實施動態訪問控制,實現“安全訪問全程無感,不確定訪問強化認證,不安全訪問直接拒絕”。
數據安全三把鎖,保證數據不泄露
在數據安全上,芯盾時代SDP具備安全工作空間、數據脫敏、Web水印三大功能,能夠在遠程辦公場景下,實現數據訪問權限動態決策、數據資源隱藏與隔離、數據加密傳輸,有效提升數據安全防護水平,滿足金融行業數據安全合規要求。
1.安全工作空間:借助SDP客戶端,企業可以在終端設備中構建與本地空間完全隔離的安全工作空間,實現“數據不落地”,并實施禁止復制、禁止截屏、禁止打印、外發審批等行為管控,阻斷數據外發。在軟件供應商、外包人員遠程訪問內網的場景下,SDP能夠對終端數據進行保護,有效防止數據泄露。
2.自定義數據脫敏:借助動態數據脫敏功能,金融機構可以對業務應用中的手機號、銀行卡、身份證號等敏感數據進行動態脫敏。針對不同人群,金融機構可以自定義脫敏內容、脫敏長度,精確控制敏感數據的訪問范圍。
3.Web水?。横槍eb應用,芯盾時代SDP可以在無改造的情況下為Web頁面添加水印,對用戶進行安全教育、安全震懾和安全追溯,降低拍照截屏外發風險。
在合規層面,芯盾時代SDP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既滿足《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對訪問控制、身份認證的要求,也滿足《金融行業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實施指引》、《金融數據安全 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范》等行業規章和標準對網絡安全防護、個人信息保護的要求。同時,芯盾時代SDP全面適配國產芯片、數據庫、中間件、云平臺等信創產業鏈軟硬件,能為金融機構建立信創化的零信任網絡訪問體系,為信創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憑借先進的架構、全面的功能、強大的性能,芯盾時代零信任業務安全平臺(SDP)在實際應用中展現了巨大的價值,在替換VPN、攻防演練、多云接入等場景下,展現了領先的安全性、可用性、適配性,有力保證金融機構遠程辦公安全,獲得了金融機構的高度認可。
如果你也想讓每一名員工在任何時間、地點,用任何網絡和設備,安全便捷的進行遠程辦公,芯盾時代零信任業務安全平臺(SDP)是你的不二之選。
-
金融
+關注
關注
3文章
435瀏覽量
15962 -
SDP
+關注
關注
0文章
35瀏覽量
13212 -
芯盾時代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8瀏覽量
1911
原文標題:金融行業遠程辦公解決方案丨芯盾時代SDP,開啟遠程辦公“零信任”時代
文章出處:【微信號:trusfort,微信公眾號:芯盾時代】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