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未來或許會調整國家的分級,以及擴大管制范疇,但不變的是中美兩大陣營的壁壘將更加分明。美國的這些新政策對中國有什么影響呢?
2025年新年伊始,美國出臺了一系列針對AI先進半導體相關的政策。1月13日,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了《人工智能擴散框架》(Framework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ffusion)的臨時最終規則(Interim Final Rule,簡稱IFR),該舉措標志著美國政府對先進計算集成電路(advanced computing integrated circuits)和封閉式兩用AI模型權重的出口控制力度進一步加大,并引入了全新的強制性全球許可制度。
該政策不僅針對直接出口,還擴展了長臂管轄,意在限制第三方國家與中國之間的正常貿易往來。新規在發布后還需要接受為期120天的公眾意見征詢,但其最終實施仍需要1月20日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批準。
新管制措施將各個國家劃分為3個等級。第一梯隊(Tier-1)為美國的同盟國英法德、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韓國等18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在先進半導體及AI基礎模型的技術轉讓方面不受限制。
第二梯隊(Tier-2)主要是墨西哥、瑞士、以色列、新加坡等東南亞各國、印度及中東各國,總共約為120個。目前,面向第二梯隊國家的大多數出口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批準。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獲批,有時還不批準。根據新的管制方案,在每年1700塊的數量限制下,將建立一個無需許可證即可向第二梯隊國家出口先進半導體的機制。
1年間,1700塊以內的小規模交易無需許可證,同時將確保能夠隨時掌握數量及出口目的地,牽制經由東南亞或中東向中國進行的迂回出口。
關于第二梯隊國家的先進半導體庫存情況,此前完全無法掌握,但這些國家可能存在大量庫存。在巴西,印度等第二梯隊國家,AI的應用以及美國科技企業的當地業務可能會停滯,因此美國政府將設置例外措施。
第三梯隊(Tier-3)包括中國、俄羅斯、朝鮮等被美國視為敏感或敵對的22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原本就受到美國的出口管制。此次將新設禁止向中國等國家轉讓最先進AI基礎模型的措施。
1月15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宣布更新《出口管理條例》(EAR),將25家中國企業及其相關實體列入實體清單。此次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企業涵蓋了多個高科技領域,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半導體以及量子技術等。具體名單如下:
1.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Beijing Keyi Hongyua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2.北京聆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Ling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3.北京元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Yuany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4.北京智譜未來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Zhipu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5.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Zhipu Huazhang Technology Co., Ltd.)
6.北京智譜領航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Zhipu Linghang Technology Co., Ltd.)
7.北京智譜清言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Zhipu Qingyan Technology Co., Ltd.)
8.杭州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Hangzhou Zhipu Huazhang Technology Co., Ltd.)
9.南京智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Nanjing Zhih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10.上海智譜寰宇科技有限公司(Shanghai Zhipu Huanyu Technology Co., Ltd.)
11.深圳智譜未來科技有限公司(Shenzhen Zhipu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12.成都算澤科技有限公司(Chengdu Suanze Technology Co., Ltd.)
13.福建算豐科技有限公司(Fujian Sophon Technology Co., Ltd.)
14.福建算芯科技有限公司(Fujian Suanxin Technology Co., Ltd.)
15.江蘇算芯科技有限公司(Jiangsu Suanxin Technology Co., Ltd.)
16.青島算能科技有限公司(Qingdao Sophgo Technology Co., Ltd.)
17.渠梁電子有限公司(Quliang Electronics Co., Ltd.)
18.Shanghai Suanhu Technology Co., Ltd.
19.北京算能科技有限公司(Sophgo Technologies Ltd.)
20.算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Soph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21.算力(福建)科技有限公司(Suanli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22.Tianjin Shunhua Technology Co., Ltd.
23.武漢算能科技有限公司(Wuhan Suanneng Technology Co., Ltd.)
24.無錫算能科技有限公司(Wuxi Suanneng Technology Co., Ltd.)
25.廈門算能科技有限公司(Xiamen Sophgo Technologies Limited.)
新加坡
26.Sophgo Technologies Pte. Ltd.. and
27.PowerAir Pte. Ltd.
“16nm/14nm節點”及以下工藝管制
同時,BIS還更新先進計算半導體的出口管制,根據EAR文件中的定義,先進節點集成電路包括滿足以下任一標準的集成電路:
(1)采用非平面晶體管結構或“生產”“技術節點”為16/14 nm或以下的邏輯集成電路;
(2)128層及以上的NOT AND(NAND)存儲集成電路;
(3)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集成電路,具有:i)存儲單元面積小于0.0019 μm 2;或 ii)內存密度大于每平方毫米0.288 gigabits。
而且美國還將加強對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晶圓代工廠的盡職調查,并防止其流向中國。要求對尋求出口某些先進芯片的代工廠和封裝廠實施更廣泛的許可要求,除非滿足如下三個條件之一:
① 出口到值得信賴的“經批準(Approved)”或“授權(Authorized)”集成電路設計商,由該設計商證明芯片低于相關性能閾值;
② 芯片由澳門以外地點或D:5國家組的目的地的前端制造商封裝,由制造商核驗最終芯片的晶體管數量;
③ 芯片由“經批準”的外包半導體組裝和測試服務(OSAT)公司封裝,該公司核驗最終芯片的晶體管數量。
此外,BIS還首次加大對生物技術設備實施新的出口管制,涉及腦機接口、AI制藥、新材料等領域。路透報道稱,因擔心中國問題,還稱相關實驗室設備可用于“增強人類能力、腦機接口、仿生合成材料,甚至生物武器。”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這些規則將進一步針對和加強我們的管制,以幫助確保中國和其他試圖規避我們的法律并破壞美國國家安全的人的努力失敗,我們將繼續通過限制先進半導體的獲取、積極執行我們的規則以及主動應對新出現的威脅來維護我們的國家安全。”
對中國企業的影響
中國與美國的科技戰已經演變成AI戰爭,半導體和模型管制成為重要一環。特朗普政府未來或許會調整國家的分級,以及擴大管制范疇,但不變的是中美兩大陣營的壁壘將更加分明。美國的這些新政策對中國有什么影響呢?
首先,增加了中國企業獲得先進芯片的難度。新的管制措施針對東南亞和中東地區,在設置“數量限制”的同時,建立便捷的出口機制,目的在于掌握先進半導體在海外的流通和庫存數據,封堵向我國的迂回出口。這讓原來我國企業與東南亞和中東地區國家的正常貿易受到限制。
其次,中國芯片企業業務受到影響。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目前已經有246家中國半導體企業被美國政府列入了實體名單,占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會員總數的1/4左右,如果算上波及的外企會員,總數超過1/3。這么多企業在實體名單中,很多業務都受到了影響。
三是,破壞了全球半導體產業長期以來達成的公平、合理、無歧視的共識和WTO公平貿易的宗旨,傷害了包括中國半導體企業在內的全球半導體從業者團結協作的努力。給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安全穩定造成了實質性損害。
四是增加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成本。隨著美國出口管制措施的不斷加碼,對我國管制措施的隨意性,對包括中國和美國企業在內的全球芯片企業造成了供應鏈中斷、運營成本上升等影響,影響了美國芯片產品的穩定供應。美國芯片產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中國相關行業不得不謹慎采購美國芯片。
芯查查觀點:
1、美國的芯片出口管制直接限制了中國企業獲取高端AI芯片的能力,因此中國企業需要加大研發投入,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尤其是在光刻機、EDA工具、先進制程工藝等方面取得突破。
2、芯片設計企業可通過與海外合作伙伴合作,并購或投資海外技術公司,獲取先進技術資源或共同研發符合要求的AI產品。
3、面對美國禁令帶來的挑戰,中國企業需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合作, 整合國內資源,形成從芯片設計、制造到封裝測試的完整產業鏈,并推動國產替代產品的普及。
4、美國禁令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短期內會形成壓力和困難,需謹慎對待做好防范,中國企業需要建立多元化的供應鏈體系,避免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例如,通過與多家代工廠合作,分散生產風險。在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方面,中國企業應建立應急儲備機制,確保在極端情況下仍能維持生產。
本文資訊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芯查查APP的立場。如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刪除,請聯系xinchacha@xcc.com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220瀏覽量
427379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62瀏覽量
27037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國企業占據日本平板電視市場半壁江山
軟通動力ESG創新實踐入選2024中國企業ESG藍皮書
軟通動力ESG創新實踐成功入選2024中國企業ESG藍皮書
![軟通動力ESG創新實踐成功入選2024<b class='flag-5'>中國企業</b>ESG藍皮書](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E6/wKgZO2d5JSyAGQBcAAD3pUB8L_Q047.jpg)
立訊精密入選“2024中國企業ESG100指數”
軟通動力入選2024中國企業ESG藍皮書案例
施耐德電氣助力中國企業綠色出海
高通發布《2023高通中國企業責任報告》
十字路口的全球化,中國企業的破局之道
Meta商業技術負責人出席“2024中國企業出海高質量發展創新大會暨鈦動科技秋季AI產品發布會”
![Meta商業技術負責人出席“2024<b class='flag-5'>中國企業</b>出海高質量發展創新大會暨鈦動科技秋季<b class='flag-5'>AI</b>產品發布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CA/wKgaomcV8XKAN-r5AAC39mDF8uY360.png)
中國企業揚帆出海正當時 ADVANCE.AI 出海大咖薈 上海站圓滿落幕!
![<b class='flag-5'>中國企業</b>揚帆出海正當時 ADVANCE.<b class='flag-5'>AI</b> 出海大咖薈 上海站圓滿落幕!](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5/EF/wKgaomZ-OAqAVpkjAANCiaNEtTc033.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