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 / 吳子鵬)近日,一則消息引發業界廣泛關注:英特爾決定向以色列員工發放相當于 0.8 個月工資的年度獎金,與此前定期發放的 2.5 - 3 個月工資獎金相比,大幅縮水。對此,英特爾回應稱:“今年還將依據業務成果向員工發放獎金。”
然而,從第三方統計數據來看,英特爾當前業績狀況不容樂觀,已然陷入市場危局。
數據中心出貨量暴跌 80%
據 SemiAnalysis 的分析師 Sravan Kundojjala 預測,2024 年英特爾數據中心 CPU 的銷量將比 2011 年減少 20%,相較于 2021 年的峰值更是銳減超過 80%,降至近十四年來的最低點。(見圖 1)
圖 1:數據中心 CPU 銷量變化趨勢
當地時間 1 月 30 日,英特爾發布了 2024 年第四季度財報及全年年報。盡管英特爾在第四季度取得了 2024 年最佳財季成績,營收、毛利率均達到全財年最高水平,但從全年范圍來看,營收、毛利率均出現個位數同比下滑,全年凈虧損高達 188 億美元。
在糟糕的財務表現背后,英特爾在各項核心業務層面都面臨著來自 AMD 和英偉達等公司的巨大沖擊,產品競爭力持續減弱,其中數據中心 CPU 業務更是屢屢敗退。隨著云數據中心的蓬勃發展,英特爾在數據中心 CPU 市場的銷售自 2010 年起迎來顯著增長。然而,這一增長勢頭并未持續,AMD 和基于 Arm 架構的競爭對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服務器需求日益增加,英特爾在數據中心領域的業務遭受重大挫折。
在競爭對手方面,AMD 的 EPYC 系列處理器憑借高性能、低功耗等優勢,吸引了眾多服務器制造商和數據中心運營商的青睞,搶占了英特爾的市場份額。以 EPYC 系列處理器為例,其產品理念契合當下 AI 算力需求爆發的趨勢。AMD 指出,許多數據中心的可用空間或電力已接近滿負荷運轉。基于 AMD EPYC 處理器的服務器憑借出色的性能和能效,能夠有效整合工作負載,為現有數據中心騰出更多空間和電力來支持新的 AI 工作負載。數據顯示,14 臺全新 AMD EPYC 9965 CPU 服務器可替代原有的 100 臺服務器。
AMD EPYC 9965 CPU 是該公司最新發布的 AMD EPYC 9005 系列處理器的一部分,采用 “Zen 5” 核心架構,兼容被廣泛部署的 SP5 平臺,擁有 192 個核心,可為包括 TPCx-AI(衍生)在內的端到端 AI 工作負載提供更高的性能。
去年年底,英特爾曾表示,沒有應對 AMD 銳龍 3D V-Cache 消費級處理器的規劃,而是將數據中心處理器作為業務重點,即將推出的 Clearwater Forest 數據中心 CPU 至關重要。不過,英特爾臨時聯席首席執行官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us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坦承,至強服務器處理器在性能方面仍然落后于競爭對手,即便 Granite Rapids 和 Clearwater Forest 在數據中心某些領域帶來一些優勢。Sravan Kundojjala 透露,隨著英特爾承認在 Granite Rapids 和 Clearwater Forest 推出后可能仍存在競爭差距,其產品主管再次暗示將會為數據中心產品聘請外部代工廠。
更壞的消息是,英特爾 18A 工藝的旗艦處理器 —— 英特爾 Intel Xeon Clearwater Forest 因封裝問題,推出時間從 2025 年第三季度推遲到了 2026 年第一季度。實際上,單看數據中心 CPU 領域,Clearwater Forest 非常值得期待,預計將搭載 Darkmont 能效核架構,采用最新的 RibbonFET 晶體管技術和 PowerVia 背面供電設計,通過 Foveros Direct 3D 先進封裝技術實現高度集成,還配備了 Intel 3 制程基礎芯片和 Intel 7 制程的 I/O 模塊,旨在提升性能并降低能耗?。
Clearwater Forest 被定義為英特爾在數據中心業務逆襲的一款產品,不過目前英特爾在先進制程和先進封裝方面的推進出現進度錯配,在追趕臺積電 CoWoS 封裝體系時,尚未突破硅中介層微凸點間距(5μm 以下)的良率瓶頸。很多人將這種情況定義為戰略的 “死亡交叉”,給這款旗艦產品的未來帶來很大不確定性。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數據中心市場預計到 2027 年將以 15% - 20% 的復合年增長率擴張,市場前景較為明朗。然而,業內人士表示,英特爾需要警醒的是,數據中心業務正在從傳統數據中心向智算中心轉移,除了在傳統云原生市場面臨挑戰,Clearwater Forest 在推理市場的表現也有待進一步觀察,英特爾正在為前幾年創新力不足買單。
德國市場份額不足 8%
從數據端來看,英特爾不僅核心業務困局重重,面臨較大沖擊,在一些重要市場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根據德國著名零售商 Mindfactory 的最新數據,AMD 在今年 1 月的德國 CPU 市場中表現出色,銷售量占據總銷量的 92.16%。從銷售收入來看,AMD CPU 的收入達到 830 萬歐元,占總收入的 93.45%;而 Intel 的銷售額為 58.2 萬歐元,占比 6.55%。
值得注意的是,AMD 并未采取低價競爭策略搶占市場,相反,AMD CPU 在德國的售價比英特爾 CPU 更貴,AMD 的平均售價為 352 歐元,英特爾則為 290 歐元。從市場表現來看,AMD Ryzen 7 9800X3D 型號處理器成為今年 1 月份德國最暢銷的 CPU,售出 8390 枚。英特爾 Arrow Lake 系列處理器的銷售成績未達預期。其中,Core Ultra 7 265KF 作為該系列中銷量相對較好的型號,實際售出數量僅為 50 枚;而處于該系列頂端的 Core Ultra 9 285K 型號,銷售情況更為慘淡,僅錄得 10 個的銷量數據。
雖然相較于中美市場,德國市場體量相對較小,但這樣的市場表現讓英特爾不得不警醒,因為消費者的選擇往往具有一定共通性。例如,此前亞馬遜官方透露的零售 CPU 方面的市場數據顯示,在整個歐洲市場,英特爾和 AMD 在零售 CPU 方面的市場份額達到夸張的 1:9。在歐洲消費級 CPU 市場中,銷售排行榜前五名均被 AMD 銳龍處理器占據。而英特爾方面,僅有兩款 CPU 躋身銷量榜前十之列。其中一款是 i5 12400F,具備 6 核心 12 線程配置;另一款則是 i5 10400F,同樣擁有 6 核心 12 線程。值得一提的是,i5 12400F 是英特爾兩年前推出的產品,而 i5 10400F 更是英特爾四年前推出的產品。
通過數據中心 CPU 和消費級 CPU 市場可以看出,英特爾由于創新不足導致的產品競爭力下降問題已經十分嚴峻。英特爾曾以 “Tick-Tock” 戰略(工藝-架構交替升級)引領行業,但自 2014 年 14nm 節點后,其制程迭代明顯放緩。盡管近期提出 “四年五個節點” 計劃(如 Intel 7、Intel 4、Intel 3 等),但量產進度仍落后于臺積電和三星,如今備受矚目的 Clearwater Forest 處理器甚至遇到了制程和封裝 “死亡交叉” 的問題,而制程與封裝的協同能力不足,暴露了英特爾垂直一體化模式的短板。在消費市場關鍵的 AI PC 方面,英特爾也錯失良機,盡管近期推出酷睿 Ultra 系列集成 NPU 以推動 AI PC,但市場滲透仍需時間,且競爭對手 AMD 的 Ryzen AI 已占據先機。
結語
曾經,垂直一體化模式是英特爾的優勢,憑借這一優勢,英特爾在數據中心和消費級 CPU 市場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即便被吐槽 “擠牙膏”,市場地位依舊穩固。然而,市場在變遷,競爭對手在成長,如今 AMD 在 x86 架構的很多產品性能上都領先英特爾,英偉達的 GPU 更是牢牢把控智算中心的核心市場。未來,英特爾需在制程突破、架構革新(如擁抱 ARM 或 RISC-V)、生態合作(如與云計算廠商定制芯片)之間找到平衡,方能在激烈的競爭中重獲生機。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014瀏覽量
1723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英特爾換帥 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帕特·基辛格)正式退休
英特爾CEO Gelsinger宣布退休
英特爾Intel 18A制程芯片2025年量產計劃公布
拜登政府突擊撥款 英特爾將獲80億美元
英特爾將獲80億美元政府撥款用于工廠建設
英特爾向聯想交付首款18A工藝CPU樣品
英特爾至強品牌新戰略發布
英特爾和AWS共同投資定制芯片
英特爾裁員1.75萬,利潤暴跌85%
英特爾數據中心XPU產品最新進展:預計2027年發布
英特爾是如何實現玻璃基板的?
英特爾加速AI PC發展,預計到2028年占據80%市場份額
英特爾開啟新時代:Intel 3制程節點引領性能與能效飛躍
英特爾優化AI產品組合,助力微軟Phi-3家族模型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2/CA/wKgaomXe7j6ANGaHAAWN2L7mdBA367.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