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近年來,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從自動駕駛到生成式AI,從智能制造到醫療診斷,AI的應用場景不斷擴展,推動了對AI人才的巨大需求。
當前,企業對AI人才的需求如何?一則公開的招聘信息顯示,DeepSeek正在用百萬年薪招AI人才。智聯招聘的報告顯示,2024年三季度企業招聘薪酬T20職業中,人工智能工程師的平均薪酬月薪高達2.19萬元,超過芯片工程師、大模型全棧工程師等崗位。
全球AI競賽中的人才爭奪戰:百萬年薪崗位頻出
作為全球科技巨頭之一,Meta一直在AI領域保持領先地位。特別是在元宇宙項目受困的情況下,Meta加碼自研AI芯片,以提高在AI芯片競爭優勢。進入2025年,Meta進一步加大了在AI領域的投入,包括在今年1月宣布推出第四代自研AI芯片MTIA v4,該芯片專為Llama 4大模型優化,單卡算力達2.5PFLOPS,能效比前代提升400%。
AI賽道新品頻出、競爭激烈,Meta的布局也表現得尤為迫切。Meta在招聘方面大張旗鼓,在宣布裁員5%(約占3600名員工)的同時,急招加速機器學習工程師。該崗位的基本年薪約為17.3萬美元到25.1萬美元(126萬-183萬人民幣),另有獎金、股權和福利。
業內招聘網站顯示,DeepSeek公布近40個在招職位,包括全棧開發工程師、深度學習研究員、核心系統研發工程師、資深UI設計師等關鍵崗位。
在薪酬方面,多個崗位全年14薪,面向在校/應屆應聘者的核心系統研發工程師崗位、深度學習研究員-AGI崗位的月薪為6萬到9萬元,年薪可達126萬元。面向在校/應屆應聘者的核心系統研發工程師崗位的月薪為5萬到8萬元,年薪可達112萬元。當然,在高薪的背后,對應聘者的要求也非常嚴格。
面向AI機器人領域,宇樹科技也高薪求才,從招聘軟件上看到,宇樹科技招聘的崗位包括AI算法工程師(大模型)崗位,月薪2.5萬到5萬元,機器人控制算法專家崗位月薪7萬到10萬,全年13薪,年薪可達130萬元。
從招聘要求看,宇樹科技更加看重應聘者的跨學科背景和實際項目經驗。AI算法工程師(大模型)崗位負責大模型(視覺或語言)的預訓練開發和調優工作,要求熟悉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具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機器人控制算法專家崗位要求有3到5年工作經歷,精通C/C++,且有豐富的多關節機器人控制經驗,精通機器人動力學、運動學等。
從全球范圍來看,AI人才市場也呈現出需求旺盛、薪資攀升的特點,同時企業對于高質量AI人才的高度認可和迫切需求。互聯網大廠、科技公司和智能制造企業成為AI人才的主要需求方。
AI技術人員高薪拉高半導體行業薪酬水平,AI技術人才缺口近300萬
智聯招聘公布的2024年三季度行業招聘薪酬排行榜中,人工智能行業招聘薪酬排名第二,僅次于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平均薪酬為12768元/月,中位數高達10500元/月。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也能憑借11426元/月的平均薪酬在國內排名第九。
圖源:智聯招聘
從職業來看,國內有三種職業的平均薪酬高于2萬/月,人工智能工程師依舊是國內平均薪酬最高的崗位,平均薪酬21930元/月,接下來是高級管理、芯片工程師,芯片工程師的平均薪酬為20127元/月。
圖源:智聯招聘
在薪酬增長的同時,AI技術崗位招聘數量也呈現明顯增長的趨勢,企業發布的職位數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AI 大模型對我國勞動力市場潛在影響研究》顯示,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算法、深度學習、智能駕駛系統工程師、導航算法這五大職業中,招聘數量增速最快的是自然語言處理,2024年上半年的增速高達111%,機器人算法和深度學習崗位的增速分別提到76%、61%。
自然語言處理崗位的競爭最為激烈,招聘數量的快速增長表明該領域正在經歷快速的技術進步、市場應用擴展。可以看到,近年來AI技術在智能助手、機器翻譯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AI大模型的應用需求帶動了自然語言處理和深度學習等相關崗位的需求。當前,vivo、京東集團、華為等企業均發布了自然語言處理算法工程師的招聘,vivo提供的月薪高達6萬。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市場規模達5381億美元,預計近三年的復合增速為19.21%。從當前AI人才市場的現狀來看,整個市場似乎又回到了2年前。2023年,在ChatGPT熱潮下,業內開啟了一輪搶人大戰,ChatGPT相關崗位的薪酬均大幅提升,某企業要求3年及以上經驗的大模型nlp算法工程師月薪為5萬到8萬元,14薪。百萬年薪似乎從兩年前開始就逐漸成為資深AI技術人員的標配。
電子發燒友網曾統計了2023年國內42家半導體上市公司的研發人均薪酬情況。2023年包括思達、四維圖新、韋爾股份、寒武紀在內的56家公司的年平均薪酬約為51萬元。超過這56家年平均薪酬的有17家,包括匯頂科技、晶晨股份、海光信息、寒武紀、思特威等,其中寒武紀的研發人員平均薪酬達到91萬元,恒玄科技的研發人員平均薪酬為56.4萬元。
圖:2023年42家上市半導體企業研發人員薪酬情況
(電子發燒友網制圖)
隨著技術的發展,AI技術的應用范圍正在不斷擴大,不僅限于傳統的軟件領域,還擴展到了硬件領域,如視覺芯片、MiniLED顯示芯片等。這種趨勢促使企業加大對AI相關崗位的需求,以滿足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的要求。當前各家上市半導體企業的2024年財報還未完全發布,但從AI芯片人才市場的需求來看,預計2024年的半導體企業的研發人員年平均薪酬將被AI技術相關崗位的薪酬拉高,出現一定的漲幅。根據企業數據信息平臺ZoomInfo的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2024年第二季度新增了10萬個AI領導職位,是2022第二季度的3倍。2024年前三季度,高薪崗位刷新紀錄。
需要提及的是,與AI技術人員需求強勁同時出現的還有人才緊缺。脈脈在發布的《2024年度人才遷徙報告》中提到,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多個頭部公司AI人才緊缺,涉及深度學習、大模型算法、語音算法、算法研究院、人工智能工程師等崗位。業內報告指出,到2030年,中國AI人才缺口將達到400萬。
但與兩年前,半導體行業的“搶人大戰”有所不同,如今的半導體行業趨向理性,大多數企業在高薪聘請剛需崗位的同時,采取了降本增效的管理策略,這意味著人才市場不再盲目“搶人”。從前文提到的部分崗位需求來看,企業在亮出高薪招牌的同時,也拉高了門檻。某國內機器人大廠的招聘人員表示,公司目前關閉了一些崗位的投遞渠道,投遞的簡歷看不過來,需要仔細篩選。
小結:
隨著全球范圍內AI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展,對AI專業人才的需求進入新的階段。各家公司紛紛拋出高薪橄欖枝,力圖吸引頂尖AI技術人才加入。然而,在這場激烈的搶人大戰中,AI人才缺口依舊顯著,尤其是深度學習、大模型算法等領域的人才更是供不應求。你認為,未來AI技術人才的薪資還會繼續上漲嗎?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834瀏覽量
2706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