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新能源項目(具體指風電、光伏)上網電量全額進入電力市場,電價從保障性收購、有序入市進入到全面入市階段。針對建設成本分攤至電費行為,強制配儲不再作為新建項目核準、并網、上網等的前置條件。
新政發布下,基于風光發電的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峰谷區間電價差會進一步擴大,收益模式將從過去的固定電價向完善的現貨結算市場轉化。同時,緣于強制配儲時代的結束,新能源項目建設的初始投資壓力大幅減輕,儲能行業正式由“政策驅動”轉向“價值驅動”,擺脫對傳統商業模式的依賴,儲能廠商短期內將面臨客戶需求變化、用戶群體變更、技術方向變革等諸多挑戰。
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1.68億kWh,但行業快速發展的背后,存在著充放利用率低、投資回本遲緩的現象。伴隨6月1日差價機制電價的實施,新能源電站不再具備國家托底式穩健收益,能夠積極響應綠電交易需求的風光儲項目,才能在下一輪競爭中獲取市場青睞。
儲能行業從“計劃經濟”價格戰向“市場經濟”價值戰轉變,儲能廠商順勢開啟商業模式創新,領先的經濟模型及智能調度,是未來儲能設備的核心競爭力。天合深耕儲能產業鏈多年,成熟的產研體系可覆蓋芯-艙-AC直流側的全棧產品組合,配置AI仿生液冷技術專利+天合云平臺交互能力,實現硬件到軟件全端口智慧運行,云邊協同預測負荷波動,有效執行柔性充放策略,滿足容量租賃、輔助服務、虛擬電廠等多樣化客戶獲益應用場景。
貼近終端市場,除開技術方案、調試時效的能力建設,天合將一站式前期規劃-中期選配-最終安裝交付的服務體系,作為下一階段品牌附加值開發方向。產品性能與售后保障的雙軌優化,將天合與單一低價競配企業拉開身位,儲能設備的科學調用與高效運行,是新政貫徹落實下,真正賦予用戶高效益價值的長期方案。而主導儲能投資經濟性和穩定性的關鍵因素,天合選擇了搶占差異化戰略轉型先機,雙碳目標踐行下,如何支撐新型電力系統下儲能身份的轉變,盡情期待下期《告別“強配”依賴,搶占轉型先機,天合儲能厚積薄發——極致能效·篇》。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679瀏覽量
108205 -
天合光能
+關注
關注
0文章
348瀏覽量
10457 -
儲能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753瀏覽量
33325
原文標題:風光發電全額入市,天合如何主導儲能價值戰?
文章出處:【微信號:天合光能,微信公眾號:天合光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