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頓環的概念
牛頓環,又稱“牛頓圈”。在光學上,牛頓環是一個薄膜干涉現象。光的一種干涉圖樣,是一些明暗相間的同心圓環。例如用一個曲率半徑很大的凸透鏡的凸面和一平面玻璃接觸,在日光下或用白光照射時,可以看到接觸點為一暗點,其周圍為一些明暗相間的彩色圓環;而用單色光照射時,則表現為一些明暗相間的單色圓圈。這些圓圈的距離不等,隨離中心點的距離的增加而逐漸變窄。它們是由球面上和平面上反射的光線相互干涉而形成的干涉條紋。
在牛頓環的示意圖上,下部為平面玻璃(平晶),A為平凸透鏡,其曲率中心為O,在二者中部接觸點的四周則是平面玻璃與凸透鏡所夾的空氣氣隙。當平行單色光垂直入射于凸透鏡的平表面時。在空氣氣隙的上下兩表面所引起的反射光線形成相干光。光線在氣隙上下表面反射(一是在光疏媒質面上反射,一是在光密媒質面上反射)。
二、牛頓環的產生機理
我們知道,不管是電阻式觸摸屏,還是液晶顯示器,支撐主體都是兩塊ITO玻璃或一塊ITO玻璃,一塊ITOFILM,如果有一面材料產生形變,材料ITO內表面產生一個曲率半徑的曲面,跟平常物理光學里講的產生牛頓環的凸透鏡與平面鏡內表面的效果是一樣的,牛頓環同樣是體現了光線在相對的兩個表面因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光程差與波長間的關系。它同樣的,會因為光程差的增大,也就是兩表面間的距離增加,牛頓環的間距也會增大。5FI》T=QF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不管電阻式觸摸屏也好,液晶顯示器也好,都會把外框支撐處的間隙距離做得比中間的稍微大一些,如果工藝中參數稍有差離,那么這種距離差就沒法消除,這樣就讓兩個表面的產生一定的中間向內凹陷,這樣光線在兩個表面間的光程差就會產生不一樣,在入射光與反射光的互相干涉過程中,就會按不同的光程差區域選擇出不同的波長出來,顯現出對應波長的顏色。
三、實際生產中牛頓環產生的地方與原因
在液晶顯示器模塊中,有三種地方最容易產生牛頓環:
1、液晶顯示器內部產生的彩虹
液晶顯示器的盒厚一般都在10微米以下,如果里面的空間粒子數量不夠,或分布不均勻,或是外框與內部支撐的空間粒子直徑搭配不適合工場設計的工藝,都會產生彩虹缺陷。另一個主要的產生原因是,成盒過程中,盒內被超過空間粒子直徑的外物所污染,這也是液晶顯示器工場對于潔凈環境管控十分嚴厲的緣由。
平凸透鏡和平面透鏡之間的空間薄膜的距離為e,平凸透鏡曲率半徑為R。
2、液晶顯示器與電阻式觸摸屏之間的水波紋(也叫水紋)
這種水波紋,同樣是牛頓環中的一種,特別是電阻式觸摸屏動作時,加在電阻式觸摸屏上的外界壓力引起電阻式觸摸屏下表面彎曲變形時,會隨著力度的變化,牛頓環的色彩半徑也會移動、生成或消失,就跟水面投進石子產生的水波紋一樣,所以這種牛頓環也叫水波紋或水紋,表現出來是會隨動作地點和動作壓力的變化而變化。
3、電阻式觸摸屏內部的牛頓環(也叫彩虹紋)電阻式觸摸屏在生產過程中,為了產生一個觸動區域的變形量,外框的高度一般要比里面的支撐點高出很多,如果印制水性粘膠做外框的話,一般高度在50~70微米左右;如果是使用PET基材雙面膠,一般也在50微米以上,而里面的支撐點,一般不到25微米,如果使用直徑30~45微米的DOT,支撐點最后的成型高度也只有15~25微米左右。加上電阻式觸摸屏的操作面,同樣是為了產生一個觸動區域的變形量,一般都是ITOFILM,材質是柔性的。這樣,如果生產過程中工藝參數控制不精確,不用動作操作,處于產品靠中間部分的ITOFILM,自己都會塌陷,貼在支撐點上,產生曲面變形,這樣,入射光線與兩個ITO內表面的反面光線產生干涉,便形成了牛頓環。
四、如何測算預防牛頓環產生的設計參數
在實際生產中,如何有效的防止牛頓環的產生,同樣可以根據牛頓環的光學規律進行預防。
在我們開始設計產品這初,可以根據產品外形尺寸,計算出內外框的高度數值是多少時,牛頓環的暗環內環半徑,會落在產品尺寸以外,這樣就可以優化出自己的設計參數。(如何計算及原理公式,可參考附件《等厚干涉實驗》)
當然,上面這種方法只是理論上的驗證,實際上,如果真正的按照計算數據,我們就無法做出客戶需求的產品了,不過這種計算,可以指導我們在生產中,如何盡量靠近理論數值。有人會說,那計算出來的不一定準確,生產中又不能避免,就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有,還是參考附件《等厚干涉實驗》的方法,用顯微鏡或千分尺來測出你的上膜往下變形偏移多少時,牛頓環就出現了,再算出你的牛頓環出現時最小的中間空間粒子或支撐點的厚度,如果與壓力計一起配合,還能測出產品出現牛頓環時,所受的壓力是多少。所以問題的出現,先從試驗方法上論證,再從實驗數據上驗證,再從工藝參數上調整。
五、如何從工藝上預防牛頓環的產生
1、液晶顯示器的彩虹
彩虹缺陷可以很快的用顯微鏡找到根源,如果是點狀的,可以在顯微鏡下看到三種情況:空間粒子數量少,空間粒子聚集結團,盒內異物。這樣的缺陷,就按觀察到的現象,可以馬上從調整前面空間粒子撒布機的參數,空間粒子撒布段與組合段的環境潔凈維護兩方面進行預防。
如果是整個液晶顯示器都是彩虹,那要么是外框和盒內部空間粒子搭配錯誤,要么是盒內空間粒子數量不夠或沒有。這樣的缺陷,可能檢查前面空間粒子撒布的工藝材料參數,粒子檢測數據上,調整參數進行預防。
2、電阻式觸摸屏與液晶顯示器間的水波紋
要防止水波紋的產生,一是增加電阻式觸摸屏的強度,比如說原來是用PC基材的換成受力更大的壓加力或玻璃材質,或者是由原來薄的基材,換成厚的基材。這也是為什么尺寸超過一定的電阻式觸摸屏產品就要用2MM厚度的玻璃或強化玻璃的原因之一。所有的設計參數變化,都是有道理的,并不是從外面瞎抄就能抄到的,如果不明原理瞎抄,要么浪費你的材料和品質成本,要么無法避免自己潛在的品質缺陷與產品良品率其次是可以在滿足客戶要求的情況下,電阻式觸摸屏與液晶顯示器之間的組裝雙面膠選用更厚的厚度,讓牛頓環的暗環移到產品尺寸之外。或者在電阻式觸摸屏與液晶顯示器的組裝面也印制上支撐點,把外來壓力通過支撐點轉移到液晶顯示器和主板外殼上,減少電阻式觸摸屏的變形量,預防牛頓環,也就是水波紋的產生。如果能夠滿足產品的顯示需求,在能接受顯示效果的條件,也可以把電阻式觸摸屏與液晶顯示器組合面液晶顯示器上的偏光片換成防眩偏光片。注意,防眩偏光片的近觀顯示效果比普通偏光片顯示效果要差很多,特別是QVGA以上液晶顯示器,如果更換后,顯示圖案的精細度、反應速度和對比度,都會明顯下降,所以一定要最終客戶確定顯示效果后才能更換
3、電阻式觸摸屏的牛頓環
電阻式觸摸屏的牛頓環預防起來確實要比較麻煩,因為多數電阻式觸摸屏的操作面,采用了柔性的ITOFILM基材。
預防電阻式觸摸屏的牛頓環,首先要在ITOFILM調質處理過程中,選擇好適合自己的工裝治具和設備的調質處理參數,讓ITOFILM各部分同步收縮,不產生因收縮不均勻產生的不平整,或把裝載治具上的不平整轉移到ITOFILM上。這種因ITOFILM調質處理沒做好而產生的牛頓環,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如果是組合再分粒的產品,組合好后看不到牛頓環,但在產品分粒后48小時左右就會出現
支撐點的高度控制,也是預防牛頓環的主要方式,通過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出,去撐點的高度超過一定的數值,就會很難形成了,或都是間距很大,被淡化了,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證一定的支撐點高度
支撐點的高度肯定與支撐點附著面積有一定的關系,在同樣的條件下,高度越高,支撐點附著面積也越大,對于一些精細畫質的液晶顯示器來說,像素大小可能只有60到90微米,如果一個支撐點大小超過像素大小的一半以后,那么這個像素就會產生顯示畸變,在一定的距離上觀察,能把整個支撐點布局從顯示畫面上顯現出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日本廠家在窄邊設計的小尺寸產品中,使用模具或加墊片組合的方式,讓產品填充空氣,人為的增加產品內表面間的距離,即避免了牛頓環的出現,也不用為外框設計十分復雜又難制作的通氣通道,同時也可以設計出附著面積很小的支撐點來充氣方式的缺陷是,不能用在溫差變化劇烈的環境里或大尺寸產品中。特別是印制水性粘膠的產品,由于又是窄邊設計,又難以操作,造成粘結力不足。在溫度劇烈變化后,很容易造成漏氣,漏氣后,避免牛頓環作用就沒了。很多廠商的產品在出廠前放在自己恒溫倉庫沒有問題,拿到客戶的普通倉庫放置一個星期,或干脆只是經過了汽車運輸,產品就出現的牛頓環現象,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充氣并不是對付牛頓環一招鮮的祖傳秘方,如果不考慮產品的使用條件與環境,再加上其他的輔助工藝配合的話,起不到真正的作用。電阻式觸摸屏敏感區的牛頓環,同樣是各個工藝材料厚度的組合以及FPC熱壓溫度壓力參數不合適產生的,基本上可以調整FPC材料厚度和熱壓參數就可以解決
至于一些觀看距離比較遠的大尺寸顯示器產品,因為像素尺寸也比較大,完全可以用50到60微米大小的支撐點,除非是支撐點印制不均勻或支撐點高度塌陷,一般不會出現牛頓環現象了。
六、牛頓環的應用
判斷透鏡表面凸凹、精確檢驗光學元件表面質量、測量透鏡表面曲率半徑和液體折射率。
在加工光學元件時,廣泛采用牛頓環的原理來檢查平面或曲面的面型準確度。
應用于光譜儀、把復合光分離成單色光的組成。
-
牛頓環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688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等厚干涉的應用—用牛頓環測定平凸透鏡的曲率半徑
matlab牛頓迭代法全解
等厚干涉及其應用—牛頓環、劈尖
Ptl00鉑熱電阻溫度計算問題及牛頓法與解析法的應用特性
![Ptl00鉑熱電阻溫度計算問題及<b class='flag-5'>牛頓</b>法與解析法的應用特性](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9/5F/poYBAGKhwKiAKENLAAAxhSkBwH438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