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費電子制造業巨頭、知名蘋果供應鏈公司藍思科技發布公告稱,計劃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并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在公告中,藍思科技還披露了赴港上市原因,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增強其綜合競爭力。
高工機器人觀察到,2025年以來港股流動性明顯改善。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9日收盤,港股日均成交額約1840億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36.87%,今年已經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A+H”或者“A拆H”的方案,計劃登陸港股交易市場。
藍思科技計劃二次上市的消息固然引人注目,但藍思科技在20余年從玻璃廠到3C行業千億市值巨頭的成長歷程(注:截至3月21日收盤,藍思科技市值達到1253億元),以及近年來在機器人領域的深度布局,同樣值得外界關注。
消費電子巨頭主動邁出“舒適區”
藍思科技成立于2003年,最早專注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玻璃屏幕防護產品,2007年藍思科技通過蘋果供應鏈認證,開始為蘋果的iPhone系列提供玻璃防護產品。
近十年來,蘋果一直是藍思科技的第一大客戶,據藍思科技2023年財報顯示,蘋果對藍思科技營收貢獻占比接近60%。藍思科技也伴隨著蘋果這家科技巨獸一同成長,從零部件到模組、整機、ODM,一步步成為果鏈的核心成員。
盡管智能手機、手表、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的ODM/OEM業務為藍思科技帶來可觀的營收和利潤,但和所有果鏈企業一樣,與一家企業深度綁定始終存在風險,尤其是3C行業存在“大小年”現象,行業周期性明顯。
據藍思科技財報數據顯示,在2016年和2018年,藍思科技曾因蘋果業績波動和“砍單”,凈利潤分別下降21.98%、68.88%。為了減少深度綁定大客戶帶來的不確定性,藍思科技逐步確定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領域”的發展戰略。
自2015年在創業板上市后,藍思科技將業務從手機、電腦等領域逐步開拓至新能源汽車、光伏、可穿戴設備、ARVR眼鏡、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領域。
2016年,藍思科技成立了專攻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研發制造的子公司藍思智能,據其年報顯示,藍思科技已自主研發和量產應用六軸機器人、AOI視覺檢測機器人、無人搬運機器人、復合機器人產品,并且在物流分揀機器人、AOI檢測機器人上已經嘗試嵌入大模型技術。
目前藍思智能擁有10萬平方米制造車間,具有年產4000臺/套以上大型自動化設備的研發制造能力,從經營數據來看,藍思智能在2024上半年取得4.16億元營收,凈利潤為660萬元。
藍思科技在2024年H1財報中表示,除了3C消費電子領域的聚焦,其在結構件加工工藝、輔材、裝備、自動化生產線、智能機器人、生產過程及產品的 AI 視覺檢測、智能倉儲、自動包裝等一系列軟硬件系統方面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將積極推進自動化與智能智造。
同時藍思科技還在蘋果之外積極開拓新客戶,其已成為華為、三星、LG、小米等知名消費電子品牌的供應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特斯拉、比亞迪、奔馳、理想、蔚來等國內外30多家車企達成了合作,戰略性降低對蘋果的依賴風險,2023年蘋果對藍思科技的營收貢獻占比從70.9%下降至57.8%。
2024年,受益于AI產品驅動,國內3C電子行情快速復蘇,2024年前三季度,藍思科技實現營收462.28億元,同比增長36.74%,市值穩定在1000億以上。
深度布局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工業、人形雙開花
在2月26日舉辦的長沙市民營企業座談會上,藍思科技創始人周群飛表示,藍思科技在聚焦消費電子、智能汽車之外,積極拓展Al智能終端、人形機器人、元宇宙智能設備等新興市場,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結合對3C業務實際需求,以及對自動化制造的理解,藍思科技已經在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領域大手筆布局,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藍思科技建立了專門團隊研發人形機器人關節、靈巧手、軀干、頭部殼體及表情面罩等模組及整機組裝。藍思科技透露,其已具備為人形機器人從設計到量產的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務能力。
目前藍思科技已與國內及北美頭部人形機器人公司開展合作,包括特斯拉、智元機器人、重擎機器人、小米機器人等。
今年1月,藍思科技首次公布了與智元機器人的合作細節。藍思科技深度參與了智元機器人旗下的靈犀X1機器人的關節模組、DCU控制器、OmniPicker(夾爪)等核心部件的生產組裝與測試控制,相關產品成功批量交付。
藍思科技在官方平臺透露,其自主研發的六維力矩傳感器、行星滾柱絲杠等核心零部件已進入量產階段。
高工機器人觀察到,多家果鏈企業已經深度切入機器人賽道,比如長盈精密與安川電機合資設立了天機機器人,去年又設立了專攻人形機器人的子公司長盈機器人;從博眾精工拆分設立的靈猴機器人,專注在工業機器人本體和驅動器、控制器的研發,其已實現盈虧平衡;領益智造設立了子公司領鵬智能,目前已研發出RV減速器、工控機、并聯機器人等產品。
高工機器人通過調研了解到,部分果鏈企業在3C制造中研發的新材料、新工藝,以及其具備的模組和結構件設計能力、整機精密裝配能力等,同樣可以遷移到機器人產業。
這些經驗有助于3C制造企業更好切入機器人產業,比如為工業機器人提供制造場景數據、拓展生產線中不同工藝的自動化應用,又如為人形機器人本體及核心零部件在輕量化、模塊化、結構化設計上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
越來越多3C制造企業的入局,給機器人行業帶來新的關注熱度,同時也在推動市場格局的變化,新技術、新材料、新資本、新產品、企業生態、價格競爭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也在悄然進行。
今年證監會公布一系列政策支持內地企業境外上市,加上全球資本對中國人工智能技術、智能機器人領域的關注,港股流動性在不斷增強。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港股恒生科技指數較1月低點累計飆漲近40%,據Choice數據顯示,僅2025年以來就有56家企業選擇遞表港交所,港股已經迎來排隊IPO的小高峰。
對于藍思科技本次計劃啟動”A+H”雙重上市,是否有”趁熱打鐵“迎合資本市場對智能機器人行業的關注熱度,以及啟動赴港上市前后在機器人領域會有何布局規劃,我們暫且不得而知。
但從藍思科技3月3日公開的一份投資者調研記錄中,透露了其在機器人領域的“雄心”——推動人形機器人從工業場景向家庭服務、醫療養老等場景延伸,目標成為高度垂直整合的中國最大具身智能硬件核心制造平臺。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89瀏覽量
182404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516瀏覽量
202150 -
藍思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65瀏覽量
5537
原文標題:千億市值消費電子巨頭擬赴港IPO,沖刺A+H
文章出處:【微信號:gaogong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消費電子產業蓬勃發展,CITE 2025展現無限潛力

內地機器人廠商掀起赴港上市潮
和輝光電計劃赴港IPO加速國際化
元光科技集團獲證監會備案,擬赴港IPO
科技巨頭動態:賽力斯計劃赴港二次上市 榮耀回應國資背景股東退出 抖音副總裁回應大模型價格戰
淺談水溫測量型消費電子如何選擇NTC溫度傳感器
0.3s高靈敏NTC溫度傳感器用于消費電子
晶科電子成功登陸港交所
mems傳感器在消費電子中的應用有哪些
世界消費電子展:從深圳出發,引領全球消費電子行業新風向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