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離子束顯微鏡(FIB-SEM)作為一種前沿的微觀分析與加工工具,將聚焦離子束(FIB)和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技術深度融合,兼具高分辨率成像和精密微加工能力,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電子工業、生命科學及納米技術等領域,成為現代科研與工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設備。FIB-SEM其獨特的雙束系統設計,使SEM能夠實時監控FIB操作,實現了高分辨率電子束成像與精細離子束加工的完美協同,為微觀世界的探索與改造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FIB-SEM工作原理
FIB-SEM系統巧妙地整合了兩種互補的技術,實現了材料的高精度成像與加工。其中,FIB技術利用電透鏡將液態金屬離子源產生的離子束進行加速和聚焦,作用于樣品表面,能夠實現納米級的銑削、沉積、注入和成像操作。這種技術可以對材料進行精準的微觀加工,為后續的分析和研究提供理想的樣品形態。而SEM部分則通過電子槍發射電子束,經電磁透鏡加速和聚焦后,與樣品相互作用產生多種信號,如二次電子和背散射電子。這些信號蘊含著樣品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信息,包括形貌、成分和晶體結構等。通過對這些信號的檢測和分析,研究人員可以直觀地了解樣品的微觀結構和性質。FIB與SEM的協同工作是FIB-SEM系統的核心優勢。在實際操作中,FIB可以對樣品進行加工和改造,而SEM則實時監控加工過程,確保加工的精度和效果。這種“觀察-加工-分析”的全鏈條能力,使得FIB-SEM能夠在微觀尺度上實現對材料的全方位研究和改造。
FIB-SEM主要應用領域
1.截面分析
截面分析是FIB-SEM的典型應用之一,通過在樣品表面挖出一個垂直于表面的截面,可以詳細研究樣品的內部結構。這種技術廣泛用于分析多層結構的厚度、夾角和組成成分。例如,在半導體制造中,FIB-SEM被用于檢測光刻膠層的厚度和均勻性,同時通過附帶的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EDS)系統進行元素成分分析。隨著集成電路從中小規模向大規模、超大規模甚至系統級芯片發展,失效分析對技術精度的要求日益提高,而FIB-SEM能夠滿足納米級別的分析需求,為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2.FIB-TEM樣品制備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是一種能夠觀察材料微觀結構的高分辨率工具,但對樣品厚度要求極高,通常在100納米以下。然而,絕大多數固體樣品無法直接滿足TEM的要求,這時就需要借助FIB-SEM的精準加工能力來制備超薄樣品。制備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典型步驟:首先,在樣品的關鍵區域進行保護性涂層沉積,以避免制樣過程中由高能離子束引起的表面損傷;然后,使用FIB技術對樣品進行初步銑削;最后,通過精細銑削將樣品厚度進一步降低至TEM可用的標準。通過這種方式制備的樣品,能夠為TEM表征提供理想的微觀結構信息,從而推動材料科學等領域的深入研究。
結論
FIB-SEM作為一種高端的微觀分析與加工設備,憑借其獨特的雙束協同工作模式和強大的功能,在材料科學、電子工業、生命科學以及納米技術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FIB-SEM將在微觀世界的研究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
SEM
+關注
關注
0文章
253瀏覽量
14651 -
顯微鏡
+關注
關注
0文章
602瀏覽量
23634 -
fib
+關注
關注
1文章
79瀏覽量
112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Dual Beam FIB(雙束聚焦離子束)
聚焦離子束應用介紹
聚焦離子束掃描電鏡(FIB-SEM)技術原理、樣品制備要點及常見問題解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