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制造領域,輪廓掃描的精度直接關系到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隨著光譜傳感技術的突破,特別是光譜共焦傳感器與多模態檢測系統的融合,工業輪廓掃描已邁入毫米級甚至亞毫米級精度的新時代。這一技術革新不僅解決了傳統接觸式測量的局限性,還為復雜曲面、微型元件及高反光材料的檢測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光譜傳感器原理:從光譜分析到三維重建
光譜共焦傳感器基于光學共焦原理,通過發射寬譜白光并利用色散透鏡將其分解為不同波長的單色光,形成一系列焦點平面。當光線反射回傳感器時,系統通過波長與焦點位置的對應關系,精準計算被測物體表面的三維坐標,從而實現非接觸式的高精度測量。例如,立儀科技的光譜共焦傳感器通過單頭模式(單一光源與接收器)和雙頭模式(雙光源雙接收器)的靈活配置,可適應不同材質與測量環境,精度可達±0.1μm

此外,結合工業視覺相機的同軸布置技術,光譜共焦傳感器能夠同步獲取被測物體的3D點云數據與高分辨率圖像,實現“測量-成像”一體化,進一步提升復雜輪廓的解析能力
光譜傳感器優勢

1、高精度與高適應性
光譜共焦傳感器不受材質反射率、透明度或表面粗糙度的影響,可精準測量金屬、玻璃、陶瓷等多種材料。例如,在半導體制造中,其能夠檢測晶圓表面的納米級起伏。
2、非接觸式測量與動態掃描能力
傳統接觸式測量易損傷工件表面,而光譜傳感器通過非接觸方式,可在高速流水線上實時掃描運動中的物體。
3、復雜幾何結構的精準解析
對于內腔、微孔或帶臺階的零件,傳統工具難以觸及或易產生誤差。普密斯光譜傳感器SFS系列實現金屬內壁輪廓的高效掃描,解決了傳統檢測設備安裝受限的難題。
隨著光譜傳感技術與人工智能、物聯網的深度融合,工業輪廓掃描將向更高精度、更廣適用性方向發展。例如,納米級光譜解析技術已開始應用于超薄材料厚度監測,而多物理場耦合檢測將進一步擴展光譜傳感器的應用場景。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9文章
52048瀏覽量
760713 -
光譜圖像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9279 -
光譜測量
+關注
關注
1文章
26瀏覽量
9582 -
圖像測量
+關注
關注
0文章
25瀏覽量
86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光譜傳感器的用途
光譜傳感器是什么_光譜傳感器什么作用
光譜傳感器的一般原理
ICL1122 | 矽典微新一代毫米波傳感器SoC

揭秘半導體檢測新寵:立儀光譜共焦傳感器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