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箱與第一印象
1.1包裝設計與配件清單
眺望電子 T536 開發板采用工業級防靜電包裝,內含核心板、載板、超六類網線、Type-C調試線、12V/2A 電源適配器及接插件端子。

配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7寸LVDS電容屏(需額外購買),其分辨率達 1024×600,接線直接驅動,為工業 HMI 開發提供了完整的硬件驗證環境。

1.2工業設計亮點
- 開發板整體尺寸為 170mm×120mm,布局十分緊湊,通過BTB + 固定螺絲孔雙重固定設計確保抗震性。
- 載板接口布局遵循工業標準:一側集中布置 CAN-FD、USB、RS485/RS232 等串口,另一側為雙千兆網口與 TYPE-C調試燒寫口。


1.3快速上手體驗
1.核心板出廠默認已燒寫好適配7寸LVDS屏的固件,接好電源適配器與屏幕,撥碼上電即可,簡單方便。
2.首次上電通過TYPE-C debug調試口終端輸出日志日志,這里必須得肯定一下廠家的設計巧思,TTL調試串口通過CH340轉成TYPE-C接口,這樣標配的TYPE-C線既可以用作debug調試,也能用在USB下載燒錄中,省去不少麻煩。
3.開機出現廠家公司的logo圖片,詢問客服,后續有需要可以按需替換,也可以提供指導自行編譯。

4.進入系統后,出現一個桌面,經查詢是TaloweAPP,廠家自主設計開源的一個QT應用程序,可以快速對開發板接口功能進行測試,雖然一些按鈕的UI自適應有點問題,但對于簡單的前期測試還是很好用的。這里不得不說一句,程序開源真香!
二、硬件深度解析
2.1核心配置拆解
2.2擴展接口分析
- LocalBus 接口:官方標稱16 位并行總線支持 100MHz 時鐘,實測與 FPGA 通信時吞吐量可達 1.6GB/s。但廠家未提供具體時序參數及示例代碼,需開發者自行調試。
- PCIe 2.1 x1:通過RTL8111H PCIE轉千兆以太網轉接卡連接,Iperf3實測最大讀寫速度 940MB/s,接近理論值,適合高速存儲擴展。
- CAN-FD 接口:采用CMT1042 收發器,看著與 TJA1042T 兼容,估計是某個國產替代品牌,在 5Mbps 波特率下連續發送 10 萬幀無丟包,穩定性還是不錯。
三、軟件生態與開發體驗
3.1軟硬件設計資料包
廠家提供了飛書資料包,部分以飛書文檔呈現,固件和sdk等通過鏈接到百度網盤進行下載,用起來還是比較清晰。

硬件:提供核心板引腳復用表、封裝與底板allegro工程文件;
軟件:包含指導手冊,SDK,虛擬機,燒寫固件,交叉編譯工具鏈以及常用的開發工具軟件;
不足:工業協議棧(如 EtherCAT),RTlinux實時補丁,AMP通訊示例等代碼未開源,需聯系商務獲取授權。
3.2SDK 與虛擬機環境
廠家提供提供 Ubuntu 20.04 虛擬機鏡像(含 Tina SDK),開箱即用。但需注意:虛擬機內存需分配至少 8GB 才能流暢編譯內核,初次編譯耗時約 45 分鐘。NPU 開發工具鏈 Acuity Toolkit 需手動安裝依賴包(如 OpenCV 等),對新手不夠友好。
四、橫向對比與場景適配
4.1競品對比
4.2綜合性價比評分:8.5/10
眺望電子T536 開發板以工業級性能、國產化生態和高性價比,成為邊緣智能領域的標桿產品。建議廠商在后續版本中加強 ESD 防護并完善文檔,有望沖擊工業控制芯片市場領導地位。
-
工業
+關注
關注
3文章
1947瀏覽量
47339 -
開發板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274瀏覽量
99918 -
邊緣智能
+關注
關注
1文章
75瀏覽量
77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米爾-全志T536開發板試用體驗】異核心開發
【米爾-全志T536開發板試用體驗】總結與建議
智能配電新紀元:基于飛凌嵌入式T536核心板的DTU解決方案
T536行業首發!飛凌嵌入式FET536-C/FET536-S核心板驚艷亮相

米爾全志T536核心板正式發售,賦能電力與工業市場
解析眺望 T536 核心板 Local Bus 總線通信功能

眺望T536核心板NPU開發入門指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