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54攻城獅
電驅系統的驅動芯片是連接控制系統與電機之間的關鍵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將控制信號轉換為驅動電機所需的功率信號,并確保電機高效、安全地運行。所以其選型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英飛凌1EDI3050AS
驅動芯片選型的關鍵因素可以系統地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驅動功能
輸出電流。確保芯片能夠提供足夠的電流和功率,以滿足負載需求輸出能力,一般推薦10A以上的驅動IC會內置推挽輸出。
2.原副邊傳輸延時。最大傳輸延時,越小越好,影響死區時間。
3.電壓范圍。原副邊供電電壓范圍,一般原邊是5V供電,副邊供電范圍可調,推薦最大供電在20V以上,兼容Si和SiC驅動。
4.支持最大開關頻率,越高越好,推薦40kHz以上,滿足升壓充電等特殊需求。
二、保護功能。
選擇具備過流、過壓、過溫保護功能的芯片,提升電驅系統可靠性。
1.故障上傳。可通過SPI,也可通過占空比方式上傳給MCU。當前主流驅動芯片大部分都是SPI故障上傳,SPI上傳快速但是抗干擾性較差,且占用MCU資源,有誤報的風險。占空比上傳通常基于PWM信號,其數據傳輸速度相對較慢,抗干擾能力相對較強。
支持ASC。盡可能選原副邊ASC均支持的芯片,原邊ASC低壓側可省隔離器。
3.原副邊電源過欠壓監控,且有故障響應機制。推薦副邊供電過欠壓可配,可兼容Si和SiC驅動。
4.死區互鎖。支持上下橋臂硬件互鎖防直通保護,死區時間可配。
5.過流保護。具備過流保護功能,一般推薦使用Desat保護,盡可能選取Desat保護閾值可軟件配置。
過溫保護。支持故障告警和封波可選。
有源鉗位。觸發后軟關斷或者2電平關斷。
8.米勒鉗位。當開關器件關斷時,漏極電壓快速上升,通過Cgd耦合到柵極,產生過壓。 米勒鉗位電路通過輔助開關快速導通,將柵極電壓鉗位在安全范圍內,防止過壓損壞。
9 兩電平和軟關斷。本質上都是通過控制門極驅動波形關斷時候的斜率,降低dv/dt或di/dt)減少開關過程中產生的尖峰電壓和電流,從而保護器件免受過應力的影響。盡可能選擇可配置時間和閾值的芯片。
PWM監控。PWM輸入到PWM輸出到功率模塊門極路徑進行監控,盡可能選取支持OSM(三態)+門極監控。
三、基本功能。
1.封裝形式和尺寸。選擇合適的封裝,越小越好,需綜合考慮散熱和安裝方式。
3.最高工作結溫。不小于150℃。
4.功能安全。支持系統到ASIL D。
5.原副邊隔離耐壓。越高越好,盡可能支持800V系統。
6.原副邊CMTI。越高越好,由其SiC開管速度較快。
7.原副邊隔離。一般是磁隔離和容隔離,ST和TI容隔產品居多,其他廠家磁隔離較多。磁隔離的抗干擾性更強,但是成本相對更高。
四、高級功能。
驅動 IC的高度集成化設計有助于提高電驅系統的魯棒性和可靠性。
1.支持ADC采樣。一般可用于母線電壓備份冗余采樣和功率模塊的溫度采樣,可節省隔離器及其外圍電路,達到降本和降體積目的。
2.集成反激電源芯片。類似四代特斯拉采用的STGAP4驅動IC,根據合適的電源拓補+小磁芯的平面變壓器實現體積和成本的收益。
3.智能驅動電阻調節。可以根據電壓、電流和模塊結溫實時調節驅動參數,使得電控達到最優的輸出效率。
4.主動放電功能。可通過Vgth監控和Desat-Vce狀態監控,調節開關頻率、占空比達到快速泄放掉母線電容電荷的目的。省去主動放電電阻和外圍電路實現體積和成本的收益。
-
控制系統
+關注
關注
41文章
6734瀏覽量
111541 -
電機
+關注
關注
143文章
9190瀏覽量
147540 -
驅動芯片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346瀏覽量
55685
原文標題:簡述驅動芯片選型注意事項
文章出處:【微信號:芯長征科技,微信公眾號:芯長征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