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擔任應用工程師之前,我在TI 的職位是 IC 測試開發工程師。我的項目之一是對 I2C 溫度傳感器進行特性描述。在編寫一些軟件之后,我手工焊接了一個原型設計電路板。由于時間倉促,我省去了比較麻煩的去耦電容器。誰會需要它呢,對吧?
我收集數據大概有一個星期了,但獲得的任何結果都無法與預期結果相匹配。于是我做了大量更改,試圖提升性能,但都沒有效果。最后,我決定添加一個去耦電容器,不出所料,問題解決了。
這讓我不禁思考……,會不會總是需要使用去耦電容器?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考證在不使用去耦器件時會出現什么問題。
圖 1 為帶去耦電容器和不帶去耦電容器(C1 和C2)情況下用于驅動 R-C 負載的緩沖電路。我們注意到,在不使用去耦電容器的情況下,電路的輸出信號包含高頻 (3.8MHz) 振蕩。對于沒有去耦電容器的放大器而言,通常會出現穩定性低、瞬態響應差、啟動出現故障以及其它多種異常問題。
圖 1:采用去耦和不采用去耦的緩沖電路(測量結果)
圖 2 闡述了為什么去耦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電源線跡的電感將限制暫態電流。
去耦電容與器件非常接近,因此電流路徑的電感很小。在暫態過程中,該電容器可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向器件提供超大量的電流。
未采用去耦電容的器件無法提供暫態電流,因此放大器的內部節點會下垂(通常稱為干擾)。無去耦電容的器件其內部電源干擾會導致器件工作不連續,原因是內部節點未獲得正確的偏置。
圖 2:帶去耦合和不帶去耦合情況下的電流
除了使用去耦電容器外,您還要在去耦電容器、電源和接地端之間采取較短的低阻抗連接。
圖 3 將良好的去耦合板面布局與糟糕的布局進行了對比。您應始終嘗試著讓去耦合連接保持較短的距離,同時避免在去耦合路徑中出現通孔,原因是通孔會增加電感。大部分產品說明書都會給出去耦合電容器的推薦值。如果沒有給出,則可以使用 0.1uF。
圖 3:良好與糟糕 PCB 板面布局的對比
正確連接去耦電容器會給您省去很多麻煩。即便在試驗臺上不使用去耦合電路也能工作得很好,但若進入量產階段時再因工藝變化和其他實際因素的影響,您的產品可能就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吸取我的教訓吧,別掉進不使用去耦合的陷阱里!
-
電容器
+關注
關注
64文章
6263瀏覽量
100336 -
去耦電容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28瀏覽量
902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去耦電容在PCB板設計中的應用
去耦電容真的有必要嗎?
運放電源去耦旁路圖
![運放電源去<b class='flag-5'>耦</b>旁路圖](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5/EA/wKgZomUMOsaAQkwTAAAJMqC_N5w796.gif)
基于電源去耦回路電流的介紹
![基于電源去<b class='flag-5'>耦</b>回路電流的介紹](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9/D0/pYYBAGKhvGSAVYG1AAAawwyCtEQ240.jpg)
去耦電容、旁路電容”而你卻時常分不清,到底它們是什么?
看看去耦電容的擺放要遵循什么規則
探索光耦:高速光耦與普通光耦的差異
![探索光<b class='flag-5'>耦</b>:高速光<b class='flag-5'>耦</b>與普通光<b class='flag-5'>耦</b>的<b class='flag-5'>差異</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4/5D/wKgaombD6GKAeCeYAAD8Y3tlPog462.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