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物聯網與RFID行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未來發展前景廣闊。RFID技術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價值。在物流領域,RFID技術可以實現物品的精準識別、定位和追蹤,提高物流運營效率;在零售領域,RFID技術用于商品庫存管理、防盜防損等場景,提升門店管理效率;在制造領域,RFID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控制和信息追溯,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據中研普華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突破4.01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達15%,其中RFID技術在物流、零售、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滲透率超40%,標簽芯片年出貨量突破120億片。
這一增長背后,是技術迭代、場景裂變與政策賦能的三重共振。
隨著5G-A、邊緣計算與AIoT技術的深度融合,物聯網RFID行業正在從“規模擴張”向“生態重構”加速演進。這些新技術的融合為RFID技術提供了更廣闊的應用場景和更強大的功能支持,推動了行業的產業升級。例如,無源物聯網傳輸距離突破200米,邊緣智能終端連接密度達百萬級/平方公里,為商業化落地奠定基礎。
近年來,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政策,如《“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等。這些政策為RFID行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政策驅動有國家級政策如《物聯網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加速行業規范化。
例如,“智慧城市”基建投資帶來2.2萬億元增量市場,智能電表、智慧交通等領域成為重點布局方向。
物聯網產業鏈涵蓋感知層(芯片、傳感器)、網絡層(通信模組、基站)、平臺層(云計算、大數據)及應用層(智能硬件、解決方案)。RFID技術作為感知層關鍵技術,其“芯片-封裝-讀寫器”全鏈條成本模型持續優化:
芯片國產化:超高頻(UHF)標簽國產化率從2020年的50%提升至2024年的70%,2025年目標達75%。
封裝產能:柔性電子標簽產能從2020年的10億片/年增至2024年的40億片,2025年將突破50億片,支撐零售、醫療等領域規模化應用。
2020-2024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從1.7萬億元躍升至4.01萬億元,CAGR達15%。預計2025年將突破5萬億元,其中工業物聯網(IIoT)連接數將達8億。
2022年中國RFID市場規模為450億元,2024年增至650億元,預計2025年突破800億元,2020-2025年CAGR超20%。零售、物流、醫療三大場景貢獻主要增量,其中零售供應鏈管理市場規模2025年有望達250億元。
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UHF RFID標簽出貨量為300億個,此后逐年增長。預計到2024年E出貨量將達540億個。隨著出貨量的不斷增加,反映出超高頻射頻識別市場規模逐步擴大。這表明該行業發展態勢良好,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未來有望繼續保持增長趨勢,為各相關領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審核編輯 黃宇
-
RFID
+關注
關注
391文章
6419瀏覽量
2419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超高頻RFID技術助力提升倉庫盤點效率
超高頻RFID電子標簽如何存儲數據
RFID讀寫器高頻與超高頻技術特性和應用差異對比
超高頻RFID手持機的10大功能和7大應用分析匯總

手持數據采集終端(PDA)在超高頻RFID技術領域的應用

Fujitsu Frontech超高頻RFID水洗標簽亮相中國洗滌展

評論